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每日学一方【葛根芩连汤】

荆十三 2024-02-29 10:31:07

葛根芩连汤

中药经方

主治:协热下利 

出处:《伤寒论》


微信图片_20240120113805.png

[组成用法]

葛根30g、炙甘草6g、黄芩9g、黄连9g。先煮葛根,再加诸药,煮成分两次温服。

[方证]

1.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或胸中烦热,或午后高热,头痛酸楚,身重疲乏,口干苦,心烦,心悸,或项背拘急,或胸闷喘促,出汗。

2,腹痛,下利,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肛门灼热,上脘痞痛。

3.舌边尖偏红,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滑数。

[现代应用]

1. 以腹泻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等多见本方证。

2.热性传染病如肠伤寒、乙型脑炎、痧疹、麻疹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3.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因此,本方又可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等出现胸闷、头晕的场合。

4.其他还用于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征、脱肛、中风、脊髓炎、湿疹,糖尿病、头痛、失眠、口疮、盗汗等疾病。

[经验]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身大热”,谓黄连主“肠辩”、“下利”,谓黄芩主“肠癖”、“泄利”。因此,本方在临床上多用于外感性、腹泻性疾病。这些疾病既可以是胃肠道本身的感染,也可以是其他部位感染造成的中毒性腹泻。

        《橘窗书影》云:“凡大热下利挟惊者,葛芩连也;昏睡不醒者,为重证;下利剧者,亦葛芩连也;缓者,葛根加黄连”。丹波元坚说:“此方移治滞下有表证,而未要攻下者,甚效”。

例:一4岁男孩,突然发热40°C,意识不清,泻下臭味之粘液便,呈现所谓促脉。与葛根黄连黄芩汤,发热逐渐下降,下利亦减少。第3日热退。第4日诉口渴,但水入口即吐,因有烦躁与小便不利,故与五苓散,呕吐立刻停止而痊愈(们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本方治疗腹泻病,除了与黄连、黄芩的止利有关外,葛根的“升清”作用也不容忽视。外感病,即使没有腹泻也町以使用本方,如胡天雄治疗流行性感冒,凡是出现壮热、头痛、面赤、气粗四证者都可以使用本方,并认为其疗效优于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医临床家·胡天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

例:车某,男,52岁,1984年5月6日初诊。主诉脱肛两月余,三月前患肝硬化腹水住某院内科,经护肝、利尿、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处理,腹水消退而出院。因便意频频,临厕努挣而使直肠下垂。近来逐渐加剧,始则用手推后可以还纳,以后手推也难以还纳。曾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治疗月余未见起色。珍见胸闷腹胀,烦热口苦,肢体困重,疲乏神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四诊合参,当属湿热之邪阻滞肠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治以清热化湿,疏利气机。处方:葛根30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5g、木香5g、麻仁15g、杏仁10g,5剂。一周后复诊,患者胸闷腹胀减轻,大便通畅,便后直肠能自行还纳。药既对证,效不更方,宗上方调理半月,脱肛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7;2:36)。

例:冯某,女,48岁,1987年10月15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时有面部及全身烘热,继而汗出热退如常人,每日发作数次,不分昼夜。因服知柏地黄丸,其热较前加重而来我科求治。来诊时正值发痫,证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肌肤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嗜辛辣厚味习惯。此乃湿热内蕴,熏蒸头面肌表所致。治当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以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 8、黄芩log、黄连10g、甘草6g、紫草10g、蒲黄10g,3剂,水煎服。二诊自述发热减轻,次数减少,继服5剂而愈(国医论坛,1989 33:37)。

例:一60岁妇女.因高血压病6年,左眼底出血,左半身知觉麻痹。最近感冒后,无食欲,出冷汗,大便软,心下痞硬,在右脐旁有瘀血之压痛点。用葛根黄连黄芩汤一周,诸症好转,两周后血压基本正常(130/90毫米汞柱)(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1卷4号)。需要指出,并非所有的高血压病都能使用本方。那些形体肥胖、面色通红、结膜充血、舌质坚老的病人才比较适合应用。葛根主“项背强(僵)”,因此,对于高血压病伴有颈项不舒的病人本方更为合适。

恽铁樵认为木条方证比较简略,其中或有错简。编者认为,正确认识好葛根证与芩连证可以补充认识上的不足。兹结合编者的研究作相关沦述。葛根证:根据原文,不难看出,仲景使用葛根多见于项肯强兀兀及下利。项背强兀兀,指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强痛。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头痛,头昏等。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若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常可触及凝结挛急或痛点。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大便溏薄,或时干时溏;重者为泄泻不止。临床可见这种患者的大便经常溏薄,呈慢性化。四肢肌肉并见松软而背部反强痛拘急。项背强兀兀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下利更非葛根证所独有。若下利而兼项背强痛者则为葛根证所独有。黄连证:黄连主治心中烦热而兼心下痞者,旁治腹痛、呕吐,下利、脉促、血证。心中烦热包括烦躁不安,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热感、胸中苦闷感、心悸动感、脉数以及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证。心下痞指胃脘部不适感、隐痛、胀痛或灼痛、并伴有口苫、嗳气、恶心、呕吐等证。按压上腹部常有轻度弥漫性压痛。此外黄连证有独特的舌象,可称之为黄连舌,即舌质坚老暗红,舌苔黄腻而厚。只要烦痞同见并有此舌象,即可放胆使用黄连。相反若舌质淡红胖嫩,舌黄薄白或无苔者,黄连就应慎用。黄芩证: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旁治心下痞、下利、千呕、胸胁苦满。烦热多为手足心烦热,胸中闷热为明显,与黄连证的烦热略有不同。对心下痞而吐血、衄血者,则非黄芩不可。其所治的下利,当以血痢为主。葛根芩连汤以葛根、黄连、黄芩同用.则其方证亦是以三种药证为主体的。凡以项背强痛不舒,下利便溏伴心中烦、心下痞为主证,并见舌质坚老,苔黄腻者,不沦何病,皆町考虑用本方化裁。若脉沉迟或微弱证属虚者,不宜用本方。

应用本方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关方证的比较。本方证和白虎汤证都有发热、大汗出、口渴等热象,但本方证以上火证和腹泻为特点,且舌苔多黄腻,而白虎汤证则多为舌面干光无苔。但在早期腹泻不是很明显时,容易混淆。

例:一3岁流行性乙脑患儿,表现为高热、有汗、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日二次,微溏,脉数。初辨为暑邪入阳明气分,用白虎汤加味,高热不退,便溏加重。后仔细辨为本方证,以原方二剂,高热退,大便转佳(《岳美中医学文集》,2000,392)。本方的腹证与泻心汤相似,也可表现为心下痞,或痞硬,或心下悸,也要仔细鉴别。葛根汤也主利,但其兼有表证,证下利程度也比不上本方证。二是葛根用量宜重,通常在30g以上,尤其治头痛、颈项强痛、腰背拘急疼痛等病症,葛根可达60~100g以上,而且要先煎。三是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增加了本方的应用机会。素有内热或上火体质者享用空调过长,每每会见到头重昏沉或颈项不舒,此时即可选用本方。

[点睛]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述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条)

葛根半斤、甘苹(炙);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数或促。

葛根证 根据原文,不能看出,仲景使用葛根多见于项背强几几及下利。项背强几几,指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强痛。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头痛、头昏等。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若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常可触及凝结挛急或痛点。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大便溏薄,或时干时溏;重者为泄泻不止。临床可见这种患者的大便经常溏薄,显慢性化。四肢肌肉并见松软而背部反强痛拘急。项背强几几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下利更非葛根证所独有。若下利而兼项背强痛者则为葛根证所独有。


黄连证 黄连主治心中烦热而兼心下痞者,旁治腹痛、呕吐、下利、脉促、血证。心中烦热包括烦躁不安、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热感、胸中苦闷感、心悸动感、脉数以及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证。心下痞指胃脘部不适感、隐痛、胀痛、或灼痛,并伴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等证。按压上腹部常有轻度弥漫性压痛。此外黄连证还有独特的舌象。黄老师称之为黄连舌,即舌质坚老暗红,舌苔黄腻而厚。只要烦痞同见并见有此舌象,即可放胆使用黄连。相反若舌质淡红胖嫩,舌苔薄白或无苔者,黄连就应慎用。


黄芩证 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旁治心下痞、下利、干呕、胸胁苦满。烦热多为手足心烦热,胸中闷热为明类,与黄连证的烦热略有不同。对心下痞而吐血、衄血者,则非黄芩不可。其所治的下利,当以血痢为主。


葛根芩连汤以葛根、黄连、黄芩同用,则其方证亦是以三种药证为主体的。凡以项背强痛不适,下利便溏伴心中烦、心下痞为主证,并见舌质坚老,舌苔黄腻者,不论何病,皆可考虑用本方化裁。若脉沉迟或微弱证属虚者,不宜用本方。黄老师根据对本方的认识,将之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证等而获得良好的疗效。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方在《方剂学》中列入解表清里之剂。一般认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主治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的病证,并认为本方为太阳、阳明经药。葛根是阳明经药,其方当是阳明经脉方,其主症是前额痛连后项、目痛鼻干、苔白或薄黄、舌正常或偏红,脉浮。只要具备以上症状,就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其能治颈项不舒等症,原因是: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其病因为阳明经燥热,葛根能滋养津液柔筋脉;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夹鼻上行,相交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脉相会,下行沿鼻外上齿中,还出,环口绕唇,下交承浆,分别沿下颌的后下方,经大迎,过耳前,沿发际至于前额;又芩连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例 l.额窦炎 王某某,男,34岁,西医医师,1970年9月4日初诊,自诉患鼻炎多年,每因受寒发作加剧,现症前额痛以胀痛为主,后项不适,流鼻涕,鼻干燥,口或渴,饮食、二便如常,苔微黄,舌正,脉弦,两寸浮,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0g,黄芩10g,黄连6g,甘草5g,以下量同)合四逆散加牡蛎、吴茱萸,初服3剂,额痛明显减轻,连服15剂,前额痛消失,鼻涕大减。以后也屡有发作,即自服上方,疗效均好。该患者以后用上方治疗其他类似病人,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按:《内经》云“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而肝胆互为表里,今患者脉弦,显然与肝有关,故用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加味;用牡蛎、吴茱萸,乃据日人认为,此2药能减少鼻中分泌物,且吴茱萸能入肝胃。 


例 2. 肺心病心衰 朱某之母,80岁,患肺心病多年,近来感冒之后又发热,口渴欲冷饮,咳嗽痰黄,气喘,动则加剧,心慌胸闷,面红,前额不适,纳减,小便黄,苔薄黄,舌红,脉弦数有间歇,两寸脉浮,投以葛根芩连汤合宣痹汤,3剂热退,胸闷心慌气逼减轻,再服5剂,病近期控制。 

按:本案具有前额不适,脉弦数有间歇,寸脉浮,故主用葛根芩连汤加味。为何用宣痹汤?因该方由射干、郁金、枇杷叶、白通草、淡豆豉组成,具有清上焦湿热,除胸闷平喘的作用,故合并用之,疗效极佳.因缺淡豆豉,方中未用,同样有效。 

例3. 痿证 舒某某,女,67岁,1986年7月24日初诊。前日外出,在大雨中走了几分钟,因久未下雨,一下雨地面热气很重,回家后即感两脚无力,第2天,竟不能起床,不能走路,二便均需人接,脚不痛,但觉无力,口渴,有汗,全身无力,脉濡寸旺,初用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味3剂,症不见减,后思治痿独取阳明,加之患者前额痛,后项不适,于是用葛根芩连汤加白鲜皮、地肤子,服5剂,能起床走路,但不稳,连续服50余剂,康复如初。 

按:《内经》云“治痿者独取阳明”。本案虽属痿证,但并有前额痛,后项不适,脉软寸浮,故用葛根芩连汤加味;又因“风为百病之长”、“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病起因是淋雨,故加用白鲜皮、地肤子祛风除湿。 

例 4.神经官能症 熊某某,女,40岁,1989年5月27日初诊。经常头昏头痛,前额不适,后项不舒,喉常痛,心烦脾气急,睡眠不好,口或渴,纳可,多食则胀,口苦,大便如常,小便黄,月经稍提前,量偏多,色红,经期上症加重。脉两寸浮,苔白,舌红,喉充血有滤泡,遂用葛根芩连汤合银翘马勃散,连续服用,病逐渐减轻,服至春节前病愈,上班恢复工作。 

按: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因头痛、前额不适、后项不舒、两寸浮,故用葛根芩连汤,以“胃络通心”故也;使用银翘马勃散,因患者还有咽痛之症。 

其治远不止以上4例,以此方加白茅根、焦桅仁,5剂,治愈鼻衄;加蒲公英、焦桅仁、厚朴、枳实,5剂治愈口疮;加牡蛎,7剂治愈盗汗;合温胆汤加茵陈、焦桅仁、蒲公英,5剂治愈牙龈肿痛;加陈皮、竹茹、益元散、法夏、生姜治愈呕吐、小儿泄泻;加薄荷、槟榔、山楂、枳壳,3剂治愈痢疾;以本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肠伤寒【用于伤寒初期,增进期和极期。证为发热、恶寒、头痛、肌肤壮热(38-40℃或以上)、身重、肢疼、项强、腹痛、泄泻、小便黄赤、脉濡数或浮数,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末(冲服),甘草,水煎】,12例均获痊愈;加花粉,10余剂治愈颈椎病疼痛;加刺蒺藜、钩藤,连服50余剂,治愈重症肌无力。就不一一列举了,临床运用只要抓住葛根芩连汤证的病因、病位、主症,不管西医诊断为什么病,均可用本方取得疗效,这就是异病同治。
  
葛根芩连汤治五更泄 
葛根芩连汤是治疗阳明热利的主方。五更泄又称肾泄,传统认为属肾虚而需用四神丸治之。赵师用葛根芩连汤治疗五更泄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认为五更泄发生于黎明之时,以晨起即泄为特征,其泄势急迫,刻不容缓,泄下如注,顷刻而毕,《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或有腹痛者,泄后痛减,或无腹痛者,泄后亦感舒适。此皆邪实之征,何虚之有!况黎明为阳气发动之时,于四季为春,肝胆所主之时,病发于此时,岂非木旺克土,又有何疑哉!故定其病机为肝胆郁热下迫阳明,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为治。葛根芩连汤泻阳明之热而坚阴止利,痛泻要方抑木扶土,二方合用以治五更泄疗效甚佳。如治李某,患五更泄3年余,屡服四神丸之属不效。赵师诊其脉弦数,观其舌红,苔黄,询其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其泻势急不可待,泻而后快。故辨为木郁乘土,热迫阳明之证。疏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灶心土、荆芥炭。3剂而愈。此法不独治疗五更泄,凡泄泻如暴注下迫者,无问远近,皆当作热利治之,用此方法必效。 

葛根芩连汤是清里解表之剂,用于治出血,取异病同治之理.芩、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血热妄行;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泻,临床观察似有止便血之效;地榆炭凉血止血,泻火敛疮,动物实验有使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缩短的作用,初投药时宜重用至,俟血止后再逐渐减量;于苦寒之品中反佐以小剂量干姜,温中散热;木香行气止痛,解除平滑肌痉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以防木来乘土,有人研究其对大鼠有抗炎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并有抑制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效.诸药配合严谨,标本兼治,清热化湿,凉血止血,解痉止痛,达到止血之目的.本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脾胃湿热型)疗效确切.[以柏油样大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为依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124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