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细辛荜茇含嗽治牙疼

医案日记 2023-04-29 19:20:28

细辛荜茇含嗽治牙疼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组方 细辛6克,荜茇9克。

用法 加水200毫升,水煎100毫升,每半小时含嗽一次。因药味辛辣,此方不宜内服。连续含嗽至多3日,牙疼可缓解。

细辛、荜茇二药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对龋齿、牙根周围炎、牙髓炎、冠周炎等引起的牙疼,有迅速止痛作用。据观察,本方对化脓性口腔病变疗效较差。因药味辛辣,儿童不宜服用。

治牙疼的处方

1、独头蒜煨熟治风虫牙痛 [用料]独头蒜2-3头。 [制用法]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 [功效]消炎杀菌,解毒。用治风虫牙痛。 2、垂杨柳根炖瘦肉治牙痛 [用料]垂杨柳树根30克,瘦猪肉15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柳根洗净切条,猪肉切小块,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炖,待将熟时下调料少许。饮汤食肉。 [功效]滋阴润燥,祛风清热,清肺止痛。用治风火牙痛、虚火牙痛及牙龄炎等疾患。 3、蕹菜根醋治龋齿痛 [用料]蕹菜根200克,醋、水各250克。 [制用法]共煎汤。待水凉后频频含漱多次。 [功效]清热,止痛。用治龋齿牙痛。 4、花椒浸酒治诸牙痛 [用料]花椒15克,白酒50克。 [制用法]将花椒泡在酒内10-15天,过滤去渣。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一般牙痛用药酒漱口亦有效。 [功效]消炎镇痛。用治虫蛀牙痛。 5、酒煮黑豆治虚火牙痛 [用料]黑豆、黄酒各适量。 [制用法]以黄酒煮黑豆至稍烂。取其液漱口多次。 [功效]消肿止痛。用治热盛引起的牙痛、牙龈肿痛。 6、桃柳树皮清热治牙病 [用料]桃树皮4克,柳树皮4克,白酒适量。 [制用法]砂锅放入白酒,以文火煎煮桃柳树皮,趁热含酒液漱口。当酒液含在口中凉后即吐出,日漱数次。 [功效]清热止痛,祛风散肿。用治风火牙痛和牙周发炎。 7、外用独头蒜清热止痛 [用料]独头大蒜1个。 [制用法]剥去蒜皮,将蒜捣成泥。将蒜泥敷于虎口穴上,男敷左,女敷右,然后用贝壳盖上,并用布带固定。俟敷药处略有烧灼感时,揭去贝壳与药膏,随即起一水泡,用针刺破不再敷药,牙痛可止。 [功效]清热,止痛。常用治虫蛀牙痛、胃火牙痛、伤风牙痛等。 8、丝瓜姜汤清热解痛 [用料]丝瓜500克,鲜姜100克。 [制用法]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两味加水共煎煮3小时。日饮汤2次。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 9、冰糖水治虚火牙痛 [用料]冰糖100克。 [制用法]清水一碗放入锅内,下冰糖煮溶,至只剩半碗水即成。一次饮完,每日2次。 [功效]清热,润肺。用治虚火上升引起的牙痛。 10、生地煮鸭蛋治风火牙痛 [用料]生地50克,鸭蛋2个,冰糖5克。 [制用法]用砂锅加入清水两碗浸泡生地半小时,将鸭蛋洗净同生地共煮,蛋熟后剥去皮,遭受入生地汤内煮片刻,服用时加冰糖调味。吃蛋饮汤。 [功效]清热,生津,养血。用治风火牙痛、阴虚手心足心发热等。 11、白菜根疙瘩治风火牙痛 [用料]白菜根疙瘩1个。 [制用法]将菜疙瘩洗净,捣烂后用纱布挤汁。左牙痛滴汁入左耳,右牙痛滴汁入右耳。 [功效]清热,散风。用治风火牙痛。 12、咸鸭蛋韭菜治各种牙痛 [用料]咸鸭蛋2个,韭菜100克,盐9克。 [制用法]将上三味加水共煮。空腹服。 [功效]清热消炎。用治风火或风寒引起的牙痛。 13、红茶水漱服治牙质过敏 [用料]红茶50克。 [制用法]水煎后用茶液漱口,然后饮服。每日数次。不可中断,直至痊愈。此方为每次量,再漱饮需用新茶,不宜再煎。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用治全口及局部牙本质过敏,有一定疗效。 14、姜矾粉止牙痛 [用料]老姜、枯矾等分。 [制用法]老姜用瓦焙干,研末,枯矾研细,与姜末调匀。涂搽病牙。 [功效]止牙齿疼痛。 15、芥菜秆治牙龈肿烂 [用料]芥菜秆。 [制用法]芥菜秆烧灰存性,研为细末。涂抹患处。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用治牙龈发炎、红肿疼痛。 16、马齿苋清热解毒 [用料]鲜马齿苋1握。 [制用法]洗净,用口嚼汁浸渍患处。或将马齿苋晒干,研细,涂搽患处。 [功效]消炎化肿。用治风火牙痛,牙龈红肿。 17、韭菜根花椒止龋齿痛 [用料]韭菜根10根,花椒20粒,香油少许。 [制用法]洗净,共捣如泥状,敷病牙侧面颊上。 [功效]止痛。 18、蜂房灰涂龋止痛 [用料]露蜂房1个,酒精少许。 [制用法]将蜂房放入酒精中点火烧成黑灰。用灰涂龋齿。 [功效]收敛止痛,攻毒杀虫。用于治疗龋齿痛、风火牙痛。 19、胡椒绿豆立止牙痛 [用料]胡椒、绿豆各10粒。 [制用法]将胡椒、绿豆用布包扎,砸碎,以纱布包作一小球,痛牙咬定,涎水吐出。 [功效]清热,止痛。用治因炎症和龋齿所引起的牙痛。 20、杏仁头发膏塞龋止痛 [用料]杏仁、头发各少许。 [制用法]杏仁烧存性,头发洗净,剪极碎,共研调成膏。填塞龋齿洞。 [功效]止痛。 注据《本草拾遗》介绍,此方用治龋齿疼痛极验。据《普济方》载:用针穿杏仁,于灯火上烧冒烟,趁热搭病牙上,又复烧搭7次,绝不痛。 21、茄蒂末治走马牙疳[用料]茄蒂、硼砂各适量。 [制用法]将鲜茄蒂阴干烧灰存性,研末,每0.3克入硼砂0.6克。涂抹患处。 [功效]清热消肿。用治走马牙疳。

中药古今研究:荜茇

一、典籍摘要

1、《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2、《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3、《本草便读》: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4、《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5、《本草备要》:除胃冷,散浮热 。辛热除胃冷,温中下气,消食祛痰。治水泻气痢,虚冷肠鸣,冷痰恶心,呕吐酸水,痃癖阴疝;辛散阳明之浮热,治头痛、牙痛,鼻渊。多服泄真气,动脾肺之火,损目。

6、《本草乘雅半偈》:主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阴疝癖。

7、《本草衍义》:荜茇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8、《本草从新》:除胃冷、散浮热。辛热除胃冷,祛痰消食下气。治水泻气痢,虚冷肠鸣,冷痰恶心, 癖阴疝;辛散阳明之浮热,治头痛,牙痛,鼻渊。

9、《本草纲目》: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

10、《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11、《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温中下气,消食开痰,治阴疝,止霍乱,除泻痢日久,疗心腹冷痛。

20、《玉楸药解》温脾胃而化谷,暖腰膝而止痛,吐泄皆医,疝瘕并效。治水谷不消、肠鸣水泄、心腹疼胀、呕逆酸心之病甚佳。

21、《本草分经》:辛热,除胃冷,祛痰散阳明浮热,亦入大肠经,治泻痢,散气动火。

22、《本草撮要》:功专除胃冷。温中下气,消食祛痰,得牛乳点服,治水泻气痢;得干姜、细辛治牙因寒痛,鼻流青涕,以末吹之甚效。

23、《本草择要纲目》: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阴疝癖、霍乱冷气、心痛血气、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痢。与阿魏和合良;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脏腑虚冷肠鸣神效,治头痛鼻渊牙痛。

24、《本经逢原》:荜茇辛热浮散,为头痛、鼻渊要药。

25、《得配本草》:温中下气。散风寒,疗头痛。治水泻肠鸣呕逆,醋心牙痛,鼻渊、 癖、阴疝。得诃子、人参、肉桂、干姜,治虚冷肠鸣神效。配胡椒,化蜡丸麻子大,治风虫牙痛。配肉桂、良姜,治暴泄身冷。配大黄、麝香,治瘴气成块。治偏头风痛,及鼻流清涕,并擦牙疼。

26、《药性切用》:性味辛热,逐胃冷,祛痰涎,下气,散浮热,止牙痛、头痛。

27、《本草易读》:温中下气,消食除冷。解虚冷之肠鸣,退逆冷之口酸,止风虫之牙痛,驱冷痰之恶心。水泻虚之疾,头痛鼻渊之 。定霍乱而暖阴疝,补腰脚而杀腥气。多用令人上气。

28、《冯氏锦囊秘录》:荜茇,消宿食下气,除胃冷温中, 癖阴疝痛立驱,霍乱冷气并却,禁水泄虚痢,止呕逆醋心。

29、《医学入门》:荜茇热辛除胃冷,下气消痰破积猛,呕酸泻痢腹心疼,治肾寒疝腰脚眚。除胃冷下气,消痰饮宿食,痃癖,呕逆醋心,水泻,虚痢,霍乱,冷气心腹满痛。又治肾冷寒疝,核肿阴汗,腰膝酸痛,妇人内冷无子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胡椒碱、四氢胡椒酸、胡椒次碱、胡椒新碱,及挥发油等。《中国药典》规定:含胡椒碱不得少于2.5%。

2、作用:本品有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3、药理作用:

(1)胡椒碱有镇静、抗惊厥及抗癫痫作用,并能降低大鼠直肠温度及破坏家蝇的神经及肌肉组织[2]。

(2)荜拨提出之挥发油在体外对葡萄球菌、大肠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对抗作用,并能预防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挥发油中的部分成分能降血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8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