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血液病的三大类型划分

医案日记 2023-06-07 21:41:57

血液病的三大类型划分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病系统疾病。将血液病分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三大类

一.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症、骨髓纤维化。

三、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病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纤维化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液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为

1、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2、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3、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4、贫血: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 白、头晕、心悸等。

5、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6、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7、皮肤及黏膜病变: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

8、神经系统炎症:蛛网膜、脑膜等处可以发生白细胞浸润,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肢体瘫痪等症状。

9、骨骼及关节病变:病变浸润骨骼及关节后,常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出现骨及关节压痛。

10、其他: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眼眶、泪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同时伴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减轻。

易经推理注意血液病有哪些

血液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的造血组织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红细胞疾病,常见的是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还有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疾病,最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还有粒细胞性缺乏症等等。
三、免疫系统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还有多发性骨髓瘤。
四、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血管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可使人体气机紊乱。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可加重气滞,气滞血瘀形成体内蕴毒,热毒不能排出体外而侵犯骨髓,损坏了正常的骨髓造血功能,使血液的生成过程发生变异,就形成了血液系统疾病。那么,如何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血液病的发生呢?一靠增强体质,即通过日常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运动,使体魄强健、精力旺盛,增强抗病能力;二靠乐观的情绪、积极的生活态度。“气生百病”,就是说,不良情绪是致病的根源。既然如此,人们就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心情平静、排除烦恼,避免过度的喜悲、惊恐、盛怒等情绪对人体脏腑的损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1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