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药膳

医案日记 2023-06-10 10:13:14

中医药膳

药膳原本不属于普通的膳食,而是中医食疗性膳食的一个组成部分。膳食的形式涉及各种菜肴、羹汤、粥饭、膏滋、糕点、米面食品、酒类、饮料等,食品类型十分广泛。加用中药的膳食称之为“药膳”,始于西周时期宫中官职人员掌管帝王的膳食保健工作。涉及药膳的书籍诸如《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食治篇》、《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等。

药膳不仅具有可食性,更因具有保健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应用遍及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各国友人。随着人们健康保健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追逐回归自然的步伐,我们将介绍有关药膳的常识性知识,以飧读者。

药膳的原料 药膳的原料主要分为食物和中药两部分。食物的种类十分广泛,涉及人们常见的“谷肉果菜”,如各种谷物粮食和薯芋、豆类;禽兽肉类,鱼类和龟鳖、蚌蛤、蟹虾,以及部分虫、蛇类;水果、干果和部分野果;各种蔬菜野菜。除此之外,调味品、香料、茶和代茶饮品实际上也属于食物。用于药膳的中药除用其功能外,应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故不如食物那样广泛。它们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须无毒性,如党参、枸杞子、人参、白附片等。其次,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可以咀嚼食下,如党参、山药、茯苓等;或者原料中药有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如小茴香、甘松、砂仁、草果、桂皮等。所以药膳应用的中药只是全部中药的一小部分。按中药功能分类看,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温里药、化湿药、消食药中,其它类别中药较少。至于药性猛然、有毒的中药,绝不能用于药膳。由于一些中药是可食的,所以这一部分中药与食物有交差,即有一部分原料既是食物又是中药,即有营养作用,又有药物作用,在药膳中具有双重性质,是构成药膳的基础。

药膳的配方 药膳的配方与一般食品配方不尽相同,它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佐关系,一是膳食的调配原则。前者,在组成药膳配方时,对所使用的原料应有主次辅佐关系。后者,主要是指要使药膳既有中药的特点又要符合膳食的要求,有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美感。二者必须互相协调,有利于增强药膳的食疗效果。

药膳配方主次辅佐关系,除与配方中各种原料的作用有关外,也和各种原料的用量蜜切相关。一般来说,居于主要地位的原料其用量应大于其它原料,而一般性食物原料如大米、面粉和某些蔬菜、肉类,由于膳食种类如粥饭、糕点、菜肴所决定,它们虽占有较大的分量,一般并不居于主要地位。

确定一种药膳的用量,首先是以一人食用为准,确定其总量,供一人一次食,或一日、二日食,作一日食的通常是分二次食用,供二日食的以此类推。在总量的范围内,按比例决定各种原料的用量。每种原料的一日用量,食物部分,按个人的食量确定,并参照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膳食营养标准;中药部分,参照中药学或国家药典规定。究竟一种药膳用多大的用量,要考虑药膳制作的可操作性。如做茶、做粥,可考虑用一次量;而做糕点,做一次用的就很不方便,应考虑供多日、多次食的用量。

养生药膳是如何分类的

有四种分类:

1、按形态分

一为流体类,如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的茶包;

二为半流体类,如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的稠膏;

三为固体类,如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面食类食品。

2、按制作方法分

有炖、焖、煨、蒸、煮、熬、炒、熘、卤、烧和炸。

3、按功用分

一为养生保健延寿类,如补益气血药膳:适用于平素体质素虚或病后气血亏虚之人,如十全大补汤、八珍糕等;

二为美容美发类,如增白祛斑药膳:适用于皮肤上有黑点、黑斑、色素沉着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等,以美容增白;

三为祛邪治病类,如解表药膳:具有发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

4、按滋补形式分

平补:指用甘平和缓的补益方药治疗体虚久病、病势发展较慢者,是一种缓补法;

清补:清补是专指夏天的补养,它指选用具有一定驱暑生津功效的饮食,以补充人体的消耗;

温补:用温性补益药治疗虚寒证的方法;

峻补:用强力补益药治疗气血大虚或阴阳暴脱的方法。因极度虚弱和危重证候时非大剂峻猛补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此命名。

扩展资料:

养生药膳的应用原则

1、因证用膳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3、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4、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膳

人民网-想用药膳来养生?注意事项需了解

药膳是什么呢?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即包括食疗内容。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中医药膳食疗保健,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结古人经验的础基上,得以进一步完善,其运用更加附合中医理论的发展,并注意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具备其理论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其发展特点更具有多样化。

中医药膳粥谱有哪些?

(1)山药蛋黄粥

[原料]生淮山药250克,熟鸡蛋黄两个。

[做法]取淮山药末,以凉水调匀,用文火熬粥,待粥将成时,将准备好的鸡蛋黄捏碎,搅拌于粥中即可。

[功效]健脾消食,补虚健体。适宜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2)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2克,大米50克,生姜3片,葱白2茎。

[做法]将吴茱萸择净,研为细末;姜、葱洗净,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吴茱萸粉、葱、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健脾暖胃,和中止呕。适宜于溃疡病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泻泄等患者食用。

(3)荔枝粥

[原料]荔枝肉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荔枝去壳取肉,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适宜于溃疡病脾胃亏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头目昏花、血虚崩漏、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患者食用。

(4)茯苓栗子粥

[原料]茯苓30克,栗子肉5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前8味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净的粳米,用文火熬煮成稠粥,调味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开胃健脾,养心益智。适宜于消化不良者食用,也可用于心悸、记忆力减退者。

(5)陈皮粥

[原料]陈皮1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

[做法]将陈皮择净,切丝,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或将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已沸的稀粥中,同煮为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和胃理气,化痰止咳。适宜于溃疡病脾胃亏虚、脘腹胀满、肋胁疼痛、嗳气频作、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患者食用。

(6)白梅粥

[原料]白梅花5朵,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放入白梅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适宜于溃疡病肝胃气滞、胸闷腹胀、嗳气食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患者食用。

(7)双芽牛肚粥

[原料]牛肚100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0克,粳米50克,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将牛肚洗净,切成小丁;粳米淘洗干净;把谷芽、麦芽、鸡内金放入纱布袋内,与牛肚、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粥稠,调入食盐、味精即可。每日l剂。

[功效]健脾开胃,除疳积。适宜于消化不良、疳积者食用。

(8)麻仁苏子粥

[原料]火麻仁、紫苏子各4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两药淘洗干净,烘干打成细粉,加入热水适量,用力搅匀,倾取上清药汁备用;大米淘净入锅内,加入药汁,用文火徐徐煮熬成粥即成。每日1次。

[功效]润肠通便,养胃阴,益胃气。适宜于产后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津亏便秘等症。

(9)甘松粥

[原料]甘松5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甘松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l剂,连续5~7天。

[功效]行气健脾,补脾健胃。适宜于溃疡病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呕吐、肢软乏力等症患者食用。

(10)桃仁粥

[原料]桃仁、生地各10克,桂心粉2克,红糖50克。

[做法]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洗净的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适宜于消化性溃疡大量出血者恢复期。

(11)黄鱼莼菜粥

[原料]黄鱼肉150克,莼菜50克,火腿末10克,糯米100克,葱末、生姜末、精盐、味精、胡椒粉、猪油各适量。

[做法]将黄鱼肉切成小丁块;莼菜用开水烫透,捞出放入碗中;糯米淘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置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至米粒开花时,放入黄鱼肉丁、葱姜末、火腿末、猪油、精盐煮成粥,调入味精、胡椒粉拌匀,盛入莼菜碗内即成。

[功效]开胃益气,明日安神。适宜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也可用于肺结核者。

(12)香菇牛肉粥

[原料]香菇100克,牛肉100克,粳米100克,葱末10克,生姜末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牛肉煮熟,切成薄片,与洗净的香菇、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调入葱、姜、盐、味精等调料,继续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和胃调中,理气止痛。适宜于慢性胃炎者食用。

(13)葱白粥

[原料]连须葱白7根,生姜5克,糯米100克,醋15毫升。

[做法]将糯米淘洗净,与生姜一起放入锅内,用文火煮一二沸,加入葱白熬粥,待粥将成时,加醋再稍煮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和胃止吐,发表散寒。适宜于脾胃虚寒型呕吐者食用,也可用于体虚外感风寒之呕吐者。

(14)仙人粥

[原料]制首乌30克,粳米50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首乌煎取浓汁,过滤去渣后,同粳米、红枣入锅内煮粥,待米开粥稠时,加入红糖调味,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养血。适宜于头昏耳鸣、发须早白、腰膝软弱、大便秘结以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患者食用。

(15)白术猪肚粥

[原料]白术30克,猪肚1只,大米60克,生姜少许。

[做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汁约600毫升,再加大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功效]健脾胃,消食通便。适宜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患者食用。

(16)榛子粥

[原料]榛子50克,粳米50克,蜂蜜20克。

[做法]将榛子水浸去皮,水磨取其浆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成稠粥,调入蜂蜜即可。每日l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益气力,宽肠胃。适宜于脾胃气弱型腹泻者食用。

(17)无花果蜜粥

[原料]无花果30克,蜂蜜适量,粳米60克。

[做法]将无花果洗净切碎;粳米淘洗净入锅,加水500毫升,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成粥,调入无花果和蜂蜜,再稍煮片刻即成。每日1剂。

[功效]益气润肠。适宜于气虚便秘者食用。

(18)燕麦粥

[原料]燕麦、大米各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蒸麦、大米淘净,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煮至粥熟后,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益肝和胃,消食化积。适宜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欲不振、纳差食少、大便不畅等症患者食用。

(19)枳壳粥

[原料]枳壳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枳壳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和中,疏肝行气。适宜于溃疡病脘腹胀满、连及胸肋、呃逆频作、纳差食少、消瘦等症患者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3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