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如何正确服用汤剂

医案日记 2023-06-10 15:10:18

如何正确服用汤剂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正确的服药温度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正确的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正确的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如何喝中药

1、温服,温服的中药是将熬好的中药放温之后在进行服用,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2、热服,有些药物是需要热服的,这些中药一般都是治疗寒症所用的,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见于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3、冷服,有些中药必须要等到放凉之后服用才会有疗效。就是将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一般是作为解毒、清热的药,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解暑就需要这样的中药,所以说“冷服”效果更好。

中药服用的正确方法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 正确的服药温度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 正确的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 正确的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正确的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一、容器的选择

  煎煮容器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其次为不锈钢锅、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二、预处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第二步:?泡? 。将拿回的'中药饮片加适量凉水浸泡20~30 min ,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冬季可用20℃-30℃的温水浸泡,但应注意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使某些药物变性。

  三、煎煮

  1、煎煮用水:现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或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浸过手背即可。煎药的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再加水重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具体应根据药物性能而定,如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而滋补药宜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4、煎煮方法: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

  因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处方上一般会加以标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一般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 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规操作是: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这些中药有:①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等;②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就是将中药装入棉布袋或纱布袋中与其他群药共煎。这些中药有: ①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煳锅底; ②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

  4、溶化:又名烊化,就是将胶类中药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或清水中加热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另外,门诊开具的汤剂中的颗粒剂型药物亦应如此溶化入药液中服用。

  5、另煎:就是将贵重中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等用适宜的容器单独煎煮取汁后,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共煎,目的是减少群煎时其他药渣对贵重药材有效成分的吸附。

  五、服药方法

  一般宜温服,药房代煎的袋装汤剂在平时保存时宜冷藏,取出服用时亦应加热后温服。急性病宜空腹服,慢性病宜在两餐之间服用;实证宜饭前服,虚证宜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发汗药宜偏热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41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