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丙型肝炎病毒可致肝癌

医案日记 2023-06-13 08:39:22

丙型肝炎病毒可致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跟其他病毒不同,急性感染后很少引发症状,就算有也只是疲倦,胃口差等轻微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人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因为这一病毒的感染率远小于乙型肝病毒的感染率,所以一般的体检只会检验乙肝的抗体或抗原,而不会包括HIV丙型肝炎快速测试,令隐性的丙肝带菌者很难及时知道自己已受感染的事实,多数的患者就这样变成慢性丙肝带菌者,更可怕的是感染后的十五至二十年内,都不会有任何明显症状。专科医生发现,丙肝带菌者大多是因为捐血,才知自己是带菌者。

图:丙肝患者及支持者十九日在东京示威

虽然感染丙肝病毒的人只是極少數,但在肝癌患者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是因為丙肝感染致病。潛藏人體的丙肝病毒會慢慢破壞肝臟,最少百分之二十帶菌者會演變成肝硬化,這時如果仍不給予適當治療,就會發展成肝衰竭或肝癌,最後只有進行肝臟手術切除及肝臟移植。目前,丙肝的感染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理論上體液也可以構成感染),故多見於濫用注射藥物的吸毒者、白血病者、血液透析腎病、愛滋病等患者。

肝癌:与肝炎-脂肪肝及其他肝病的关系,及其监测和预防策略


这些导致肝硬化发展的各种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威尔逊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1-抗胰蛋白酶(A1ATD)缺乏症。 某些药物和毒素也是肝癌发展的危险因素。 最近几十年中这些肝脏疾病的肝癌发病率增加。


对于肝癌的治疗包括全身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区域治疗,手术切除和肝移植。 本文讨论与原发性肝癌有关的潜在肝脏疾病,并讨论原发性肝病的治疗作用,因为它会影响肝癌的发展。


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丙肝病毒现在是全世界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大约有1.3至1.7亿人被感染。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肝功能恶化并导致肝衰竭。 肝损害的过程是无法预测的,可从稳定的肝功能到突然的肝功能衰竭。


丙型肝炎病毒是美国和欧洲肝癌的主要原因。 对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密切研究。 肝细胞的持续发炎和破坏是导致癌变的最重要原因。 细胞更新导致分化差的肝细胞增殖并发展为发育异常的结节和肝癌。 一旦诊断出肝癌,丙肝病毒患者肝脏中的炎症程度也与预后相关。 这使得基础丙肝病毒的治疗对结局至关重要。


丙肝病毒目前有6种主要基因型(1、2、3、4、5和6)。 基因型1,特别是1a,在美国最常见,因为它代表了丙肝病毒人群的58%。 基因型1b占丙肝病毒人群的21%,其次是基因型2(占15%)和基因型3(占5%)。 传统上,基因型在选择治疗方案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近来以非干扰素为基础的新疗法的激增,根据基因型,是否存在肝硬化以及是否存在与NS5A耐药相关的变异来选择特定药物。现在有一种泛基因型DAA,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基因型1至6,持续的病毒学应答(SVR)是降低肝癌风险和改善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进行的30项不同研究的荟萃分析确定, 丙肝病毒的治疗可大大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与接受治疗但未达到病毒学应答的患者相比,达到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低。 即使在已建立的继发于丙肝病毒的潜在肝癌的背景下,研究发现病毒学应答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比持续丙肝病毒阳性RNA病毒负荷的患者更高(15个月比9.2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


全世界估计有2.4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CHB),这是 全世界肝癌的主要原因 乙肝病毒患者中肝癌的风险为2%至5%,即使没有肝硬化也可能发展为肝癌。 但是,发展为肝癌的乙肝病毒患者中有70%至90%会患有肝硬化。 与肝癌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加和某些遗传多态性。由于乙肝病毒和肝癌之间存在关联,因此对这些患者进行肝癌筛查至关重要。


几项研究表明,乙肝 治疗后发生肝癌的风险降低了约50%至60%。 使用潜在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具有统计学上显著降低肝癌的风险(危险比[HR]:0.31)。一项为期35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纳入59 201名参与者,进一步证明了治疗免疫活性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整体降低肝癌的重要性。 当前的抗病毒疗法旨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减少病毒载量,引起乙型肝炎e抗原的丢失,以及引起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丢失。 这些抗原的存在与发展肝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制定的实践指南建议对免疫活性期疾病的患者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以减少肝硬化,代偿性肝病和肝癌。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中,存在肝脂肪变性而没有炎症的证据,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肝脂肪变性与肝脏炎症相关,从组织学上讲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没有区别。据报道, 全世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发病率在6%至35%之间。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管理基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目标是逆转可能导致疾病进展的因素。体重减轻占总体重的3%至5%已被证明可改善脂肪变性,进一步减轻体重达10%对减少甚至逆转炎症和纤维化有益。 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医学治疗也与改善预后有关。


目前的研究表明,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种肿瘤前期疾病,其总体死亡率增加,并且发生肝硬化并随后发展为肝癌的风险很高。


在没有肝硬化的情况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也会发生肝癌,这使其越来越难以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向肝硬化和肝癌的进展与肥胖和胰岛素调节异常有关,这表明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据估计,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中有20%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这些患者中有45%在诊断为肝硬化后的10年内将失代偿。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治疗选择有限。 体重减轻10%和运动可以改善脂肪变性 ; 但是,理想的饮食和有组织的锻炼计划尚不为人所知。 对于那些无法减肥的人,减肥手术已被建议作为一种选择,因为它可以改善甚至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对于没有肝硬化的非糖尿病患者,应将800 IU / d的维生素E视为一线治疗选择,因为在该特定人群中维生素E与肝脏组织学的改善有关。 熊去氧胆酸,二甲双胍和o-3脂肪酸等其他疗法尚未得到一致证明可改善脂肪变性,因此未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治疗选择。鉴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和新的治疗选择,预计在未来30年内,最常见的肝移植适应症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所致的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有以下四个主要因素:慢性肝炎,组织学上观察到的界面性肝炎,高球蛋白血症,以及自身抗体样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肝/肾微粒体抗体的产生。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避免进展为肝硬化和肝代偿失调至关重要。 可以用免疫抑制药物开始治疗,终点是转氨酶的正常化,高球蛋白血症的减少和组织学的改善。


与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恶性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的观点相反,肝内和肝外恶性肿瘤的风险仍然存在。 在肝硬化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相对罕见性使得很难确定肝癌的发生率,但是研究表明,潜在的肝病和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均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肝硬化超过10年,失代偿期表现为门脉高压,免疫抑制超过3年和男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肝癌的治疗选择因病变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是否存在转移性疾病而异,但是,肝移植仍是一个选项。


其他病因


其他几种潜在的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展,并最终导致肝癌。 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中铁的逐步积累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和肝硬化。纯合性遗传血色素沉着病的患病率估计在0.26%至1.89%之间。患有已知肝硬化的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增加了将近20倍。血色素沉着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将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威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代谢紊乱,发病率估计为4万分之一。尽管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的肝癌风险似乎不高,但肝损害和随后发展为肝癌的风险却很高。 表现和病理特征的变异程度可归因于遗传变异的异质性。 铜超载在肝损伤和肝硬化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是是否与致癌过程直接相关尚待确定。 预防肝癌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长期肝损害。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疾病。 它最初通过形成肉芽肿引起导管损伤,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展。 关于PBC背景下肝癌患病率的数据存在矛盾; 然而,据观察,晚期PBC(III或VI)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增加了11.1%。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会导致肝脏中过量的1-抗胰蛋白酶蛋白质异常沉积,并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展。 提示A1ATD患者的肝癌发生率较高,这种发展在没有肝硬化的情况下可见。药物和毒素也可能是肝癌发病的原因。 这种进展涉及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展,最终导致炎症,纤维化和肝硬化。 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类别是抗生素,抗癫痫药,非甾体抗炎药,免疫调节剂以及各种草药和饮食补品。 通常,进展为肝衰竭的药物性肝损伤预后很差。


肝癌的监测和预防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监视不力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他们的肝癌风险常常被低估,该疾病数十年来通常没有症状,并伴有多种合并症。 在一项研究中, 有46.2%的丙肝病毒相关肝癌患者,32.0%的酒精相关肝癌患者以及仅22.8%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患者通过监测发现了肝癌。非肝硬化性脂肪肝中肝癌的发生进一步影响了早期检测肝癌的最佳筛查策略的不确定性,而肝癌对于根治性治疗至关重要。 肝硬化患者(每六个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的一般性肝癌筛查程序。由于总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高患病率而没有成本效益。 五分之二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管理指南中的每一项都支持对个体进行肿瘤学随访,特别是对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目前尚无针对非肝硬化患者的具体建议。


二甲双胍的使用最近已通过胰岛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与抗肿瘤作用相关联。 一项荟萃分析包括334307例糖尿病患者中的22650例肝癌,得出的结论是,使用二甲双胍可将肝癌的发生率降低50%,磺酰脲或胰岛素可增加肝癌的发生率,而格列酮则无变化。

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抗增殖,促凋亡,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降低癌症风险。对26个随机对照者进行系统的荟萃分析包括将近150万患者和4298例肝癌在内的临床试验表明,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使肝癌发生率降低37%。 尽管不能给出明确的建议,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相反,患有肝癌高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应优先用二甲双胍治疗。 应将他汀类药物用于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受试者,不仅要降低肝癌风险,而且考虑到他们增加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总结

肝病的各种病因在原发性肝癌的总体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肝硬化的快速发展似乎增加了各种肝病患者的肝癌发生率,但了解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和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可不发展为肝硬化而直接导致肝癌,这一点很重要。 应积极地进行各种肝病的治疗和管理,以减少发展为肝硬化的进程,这将使肝癌的发生率降低。

哪些情况容易得肝癌?

首先,患有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人容易患有肝癌。
有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X基因与癌变具有一定的关联,而HBV-DNA的整合与ARAS癌基因的激活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会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此外,肝癌的发生与饮食因素的一些异常是有关联的。
比如已经有研究证实,黄曲霉毒素可以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的玉米、花生等,就会增加患有肝癌的几率。而有一些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与乙肝病毒具有协同地增加肝癌发生的作用。此外,一些饮水的污染也与肝癌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

丙肝的症状和危害

  肝病专家说肝炎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有甲肝和乙肝以及丙肝等,不同的肝炎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各不相同的。那么丙肝的症状和危害都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丙肝的症状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丙肝的危害   一、症状不突出,容易漏诊。大部分慢性丙肝患者常常没有症状,身体没有明显不适,80以上的丙肝患者是通过查体、查血时偶然被发现的。虽然丙肝症状轻微,但是肝脏内部却悄悄发生着变化,病情逐步加重,很有可能带来肝癌的危害。

  二、输血、性传播成为新传染途径。约90的丙肝患者是由于输血或输血制品引起的。例如血液透析患者,输血量越大,输血越频繁,感染丙肝的几率越大。随着现代社会两性关系的开放,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性传播导致丙肝的病例也就越来越多,性病患者中合并丙肝的发生率高达10~30。

  三、丙肝的发病率比较高,容易转化为慢性,容易恶化。感染丙肝病毒后,容易引发急性丙肝,通常会有50~85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由于输血感染丙肝的患者中,会有20~30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其他原因感染丙肝的患者肝硬化的概率为10~15。而丙肝肝硬化患者又会有5左右引发肝癌。

  四、丙肝病因决定丙肝的传染性强,只要是由血液传播的,输血、使用血制品都有被传染的可能;还有母婴传播,婴儿出生就携带丙肝病毒也是非常常见的,性传播也是丙肝的传播途径,夫妻之间,性伴侣之间的相互传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7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