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怎么办)

医案日记 2023-06-13 09:39:51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以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或衰竭,并伴有头痛、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神经官能症。

衰弱病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常见症状有:(1)兴奋性增高。容易激动,常为一些小事而悲痛落泪;易烦恼,情绪紧张,精神兴奋,联想和回忆很多,难以抑制;且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惊醒或早醒;常有头部肌肉收缩感或血管紧缩感,全身肌肉酸痛,肢体麻木;对外界刺激如声音,强光等很敏感,可产生怕光、怕声、怕冷、怕热。(2)衰弱性增高。当疾病迁延时,常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往往多瞌睡,但睡眠表浅,睡后仍不解乏;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可有近事记忆遗忘。(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心慌,多汗,面部潮红,皮肤潮湿或手足发凉;有消化系统机能失调者,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和腹胀;或有阳萎、遗精、早泄和月经紊乱等。(4)焦虑和疑病。常有顾虑、恐惧不安;有的因心悸、脉快而怀疑心脏病,或因胃肠机能失调而担心生胃癌等。神经系统的功能性过度紧张是本病主要原因,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负病情绪体验也是本病较为多见的原因,如因亲人故世、家庭不幸、生活挫抑、家庭纠纷等,使神经系统功能持续过度紧张,导致神经衰弱。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症状。神经衰弱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即心理治疗和配合药物治疗的理疗。

在中医学中属“不寐”范畴。病因多由心脾不足,阴虚火旺,心虚胆怯和胃中不和所引起。治以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或滋补肾阴、清心降火,或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或和胃消导、化痰清热等。

[临床疗效]经2~3个疗程治疗后,头痛274例,总有效率为95%;失眠290例,总有效率为98.3%;焦虑290例,总有效率为96.2%;健忘205例,总有效率为94.6%,心悸200例,总有效率为96.3%。

神经衰弱怎么办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很重要。护士要以自己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患者。此外,护士对患者情绪及行为的正性方面及时给予鼓励,对负性方面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使患者逐步走向正性运转。

合适的睡眠环境:

神经衰弱患者要安排合适的睡眠环境,这对患者来说很重要。护士应尽量给患者提供适当的睡眠环境,如安静、冬暖夏凉的房间,最好不要和别人同房。并指导患者的睡前准备:喝热牛奶,忌饮浓茶、咖啡,用热水泡脚,听轻音乐等。

调整生活形态: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要积极的配合护理进行生活形态的调整,护士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制定计划后就置之不理,要有耐心地指导患者逐步完成,当得到一定的成效后要及时鼓励患者以增强其主动完成计划的自信心。

健康指导: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健康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如病因、疾病表现、_物治疗及副作用等疾病的知识患者是应该明白的,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

什么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
神经衰弱的特征是易兴奋,易激惹,易衰竭,常有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16~40岁之间多发,两性无差别,以脑力劳动者,青年学生多见。   神经衰弱患者病情反复波动,固定持久,可迁延几年或数十年,愈后一般良好。国外已经废弃这一术语,选用心境抑郁性障碍,认为是一种情感障碍,特点是存在普遍的抑郁,对正常正当生活活动缺乏兴趣,时时处处有
种沮丧情绪,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特殊抑郁症。神经衰弱表现
神经衰弱也许从人类起源开始就存在与这个世界了。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是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紧张性头痛这五项。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一词为美国精神科医生所创用。他把两个希腊字根“neuro”(神经)和“asthenia”(衰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词;认为这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没有可证实的病变存在。在这一疾病名称之下他列举了,失眠、脸红、嗜睡、瞳孔扩大、头部重压感……等数十种症状,把焦虑症、抑郁症、病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心身疾病和一些躯体疾病的症状都包括在内。   他把神经衰弱看作是美国社会迅速工业化造成的文明病,认为这种病主要见于中上层白领阶级的脑力劳动者。三、四十年之后,这一名称便成为当时社会最流行的诊断名词,一些人甚至以患神经衰弱来炫耀自己身份高贵。   其后,Freud把神经衰弱归入现实神经症一类。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会分类把本病列入精神神经症一类。中国的CCMD-2把本病作为神经症的类型之一。DSM-III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诊断名称。ICD-l0(1992)则把本病置于其他神经定性障碍(F48) 之下。   近一个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在美国和西欧,本病的诊断由盛而衰,终至于消失。在东亚,本病仍然相当常见,其原因除社会文化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医生对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这一疾病名称,包括的范围过宽。其后,随着各种特殊综合病征的分出,使这一疾病概念迅速缩小。又出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几乎都可见于其他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等,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因难,中国精神病学家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制订了较明确的神经症诊断标准,使神经衰弱的临床诊断规范化。   实际上,经过调查表明:神经衰弱症接近于百分之十四,在各种神经症中依旧是发病率最高的。而神经衰弱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整体性疾病,可能和躯体、精神,外界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75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