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临床症状

医案日记 2023-06-13 21:44:03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临床症状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起病隐匿、病程呈亚急性进行性发展。根据病情演变的特点大致可分为4期。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一种慢病毒感染,所以有些孩子在2岁以前得了麻疹,可以在5-8年以后发病,最短的孩子可以在麻疹感染以后1个月发病,最长的可以在27年以后发病。而目前因为预防接种的普及,使麻疹的患病率下降,但是学者们又发现接种麻疹疫苗也可以使孩子患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接种后最短1个月,最长9年发病。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初的症状只是表现出孩子性格的改变及智力水平的下降。家长逐渐会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和精神障碍,如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差以及不合群、易激惹或孤僻少语性格和行为异常等。有时发病早期出现眼部症状、视力减退,以后逐渐成痴呆样,对外界没有反应。几周或几个月以后,孩子的病情明显加重,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的抽动医学称为肌阵挛,同时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表现,如舞蹈样的表现、震颤等。一般在1-4个月以后孩子的智力全部丧失,身体也成一种头和双腿向后出现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的样子,严重的孩子发生昏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是可从昏迷中醒来,但孩子的脑功能已完全丧失。最后可因各种病原菌的感染而死亡。整个这个疾病过程大约半年到2年。

麻疹防控有效措施

1. 麻疹防控小知识ppt
麻疹防控小知识ppt1.预防麻疹的小知识
麻疹是一种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国家免费为儿童接种两剂次麻疹类疫苗(8月龄1剂次,1.5岁至2岁1剂次)。目前我市正在开展麻疹疫苗的查漏摸底工作,未接种满2剂次的幼儿家长可到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登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为幼儿。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为多见。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行和暴发。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

初生儿大多已自母体经胎盘获得被动免疫抗体。这种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以后逐渐下降,至9个月时抗体水平已测不出。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患病。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潜伏期约10天。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目前国家采取以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麻疹患者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一、管理好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应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

二、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

三、保护易感人群。

1.接种麻疹疫苗。我国国家免疫规划麻疹疫苗程序8个月时初始免疫,1.5岁~2岁时加强一次,接种剂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两日内,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麻疹疫苗可与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不影响其免疫效果。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麻疹疫苗;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一般可选择注射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
2.预防麻疹的小知识
麻疹是一种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国家免费为儿童接种两剂次麻疹类疫苗(8月龄1剂次,1.5岁至2岁1剂次)。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麻疹疫苗的查漏摸底工作,未接种满2剂次的幼儿家长可到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登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为幼儿。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为多见。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行和暴发。

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 初生儿大多已自母体经胎盘获得被动免疫抗体。

这种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以后逐渐下降,至9个月时抗体水平已测不出。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患病。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潜伏期约10天。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目前国家采取以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麻疹患者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一、管理好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应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 二、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 三、保护易感人群。

1.接种麻疹疫苗。我国国家免疫规划麻疹疫苗程序8个月时初始免疫,1.5岁~2岁时加强一次,接种剂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

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两日内,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麻疹疫苗可与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不影响其免疫效果。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麻疹疫苗;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一般可选择注射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
3.麻疹的预防知识有哪些
麻疹的预防措施

1、接种麻疹疫苗预防

幼儿可在8个月之后接种麻疹疫苗,一次接种的保护率的可达90%以上。随着时间过去,接种过疫苗的部分儿童体内的麻疹抗体在4到6年可能会消失,所以有专家提倡在4到5左右进行复种。

2、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

年弱体虚的易感患者在接触过麻疹病人之后为防止被传染可以在5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麻疹预防,但是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预防作用只能维持两个月的时间。

3、控制传染源进行预防

麻疹病人是麻疹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麻疹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所以要做到对麻疹病人早隔离,对麻疹病人护理时勤洗手,戴口罩。

4、阻隔传染途径进行预防

麻疹病毒在离开人体之后极难生存,只要让病人的衣服在阳光下暴晒,病人房间通风且用紫外线照射便可大量减少麻疹的传播。

同时在麻疹流行季节,患者要尽量少去公共场合,预防麻疹病毒的交叉感染传播。

麻疹饮食的注意事项

1、宜进清淡饮食,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 B

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2、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在没有发现可能诱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鱼虾、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虾蟹、牡蛎、海蛤、甲鱼、带鱼、鳝鱼、猪头肉、公鸡、牛羊肉、蘑菇、竹笋、香蕈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风化热,可催生本病产生。

3、忌食油炸肥腻食物:如各种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这些食品易生痰动火或聚湿生热,使湿热内蕴,郁于肌肤而诱发本病。

4、对于慢性麻疹饮食的限制更要谨慎,因为慢性麻疹的原因较急性更复杂,食物因素不是很主要。有些干果类,如核桃、豆类、花生酱、巧克力、咖啡、柠檬饮料等也不少见。
4.宣传防治麻疹有关知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很强,多发于冬春季节。

一、流行特征

1、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染期为发疹前后各5天。

2、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传播,眼部分泌物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3、易感性 人对麻疹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 麻疹多见于儿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下婴儿极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率以冬春季较高,流行多集中在春季。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9—11天,短者6天。

2、前驱期 多为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及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为主要症状。发病第二、三天约90%患者,其口腔颊粘膜的第二磨牙对应处出现针尖大的灰白色小斑点,周围绕以红晕,即麻疹粘膜斑,是麻疹早期的特有体征,也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皮疹出现后1—2日消失。

3、出疹期 约2—5天,常于发热第4天出疹,先自耳后、发际、颈部开始,渐而蔓延至额面、胸腹、四肢,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波及手心足底。皮疹呈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约2—4毫米,
5.麻疹怎么预防
麻 疹 预 防 知 识一、麻疹是怎么回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为多见,患者多为小儿。

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易感者感染麻疹病毒后约有90%左右发病。

若无肺炎、喉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身免疫。

35年前没有麻疹疫苗时,几乎全部儿童都受感染而发病,平均全球每年发病3亿,死亡700万-800万人。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二、麻疹是怎样传染的? 麻疹是由麻疹患者在传染期内通过空气飞沫播散,传染给易感者的。经多年研究,目前认为麻疹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发病前1-2日至出诊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诊早期的传染性最强。退疹期已基本无传染性。

传染期内,患者的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痰尿、血液内特别是白细胞内均有病毒。当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哭闹时,病毒即随同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或小滴而被喷出,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以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播散开来。

如果易感者吸入了这种带有麻疹病毒的空气,即可被传染。 三、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未接种过麻疹或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未成功的人患麻疹时,几乎全部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经过。

麻疹潜伏期约10日(6-21日)。本病过程常表现为3个时期。

1、前驱期(出诊前期):一般3-5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发热多在38-39度,同时伴结膜充血、畏光、流泪、打喷嚏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精神差、食欲减退、患儿易烦躁、哭闹、少数有呕吐或腹泻。发热后2-3天,两侧颊黏膜上可见0.5-1毫米的小白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红晕,称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

2、出诊期:发热3-4日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耳后发际,继之面颈部也有,再向躯干及四肢扩张,最后达手足心。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直径约2毫米—5毫米,大小不等,开始散在皮疹多,融合者少,逐渐互相融合不规则的片状,颜色也越来越深。此期体温可达40度以上,持续数日,全身中毒症状更重,精神萎靡,终日昏睡,不思饮食,眼面水肿,干咳声嘶。

3、恢复期:皮疹出齐出透后,体温开始下降,1-2日即降至正常,全身情况也随之改善。皮疹在退热后2-3日消退,初留浅褐色斑痕或同时伴有少量糠麸样脱屑,经1-2周开始完全消失。

褪疹时的顺序同出疹,自上而下,自中心向末梢。 四、得了麻疹怎么办? 麻疹是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杀死麻疹病毒的特效药。

患麻疹时,需要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并加强支持疗法,帮助患者度过极期。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疹后10日。

2、前驱期及出疹期高热时,不宜采用冷敷或较强烈的退热剂,以防疹子出不透。发热过高可冷敷头部或必要时用少量退热剂,切忌大量发汗与急速降温。

3、患者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清洁、温暖、空气新鲜,切勿关闭窗户,光线不宜过强。保持口、鼻、眼的清洁,可用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宜多喂水,给易消化饮食,但勿长期忌油忌蛋白等。 4、合并肺炎细菌感染时,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

五、怎样预防麻疹? 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并做到对麻疹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治疗。 1、管理好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本病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设立隔离病室,对接触者隔离3周。

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宜暂停接送,并不接受易感儿入托,检疫期每日进行晨间检查,便能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如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 (1)自动免疫:我国1965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制造成功,即在全国大面积接种,接种对象为未患过麻疹满8个月的小儿,0.2毫升皮下注射,1次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 易感儿接触麻疹2日内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麻疹。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约5—15%接种者接种后出现低热或个别出现较高热,1-2日即退。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

可采用被动免疫,使不发生麻疹或减轻症状。常用人血免疫球蛋白3毫升、胎盘丙种球蛋白3-6毫升肌肉注射。

接触麻疹患者后5日内注射,可预防发病,接触后5-9日注射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
6.怎样预防麻疹的发生
发现麻疹患者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患者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患者曾住房间 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 量少去公共场所。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 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 4周。

集体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年幼 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患者,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如肌注丙 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或成人血浆20 ~ 30 ml,可免于发病, 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 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 苗病毒,使之失效。
7.关于麻疹的知识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00-250nm,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在人胚胎或猴肾组织中培养5-10天时,细胞出现病理改变,可见多核巨细胞伴核内嗜酸性包涵体。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

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

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当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大约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

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此时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即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

出疹后第2天,血清内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由于此时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

10%的患儿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50%在病情高峰时有脑电图改变,但仅0.1%有脑炎的症状和体征,其出现常在急性起病数天后,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又称 Dawson encephalites。

在患麻疹之后若干年发生,曾提出病毒突变、病毒株特殊毒力或是第二个病毒感染促进慢性麻疹脑炎等发病机制,但都不能证实。最近研究发现SSPE病人系脑细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造成。

由于此蛋白是病毒装配所必需,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可出现于全身各个系统,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明显。

全身淋巴系统出现增生,在淋巴结、扁桃体、肝、脾和胸腺等处可见多核巨细胞。在皮肤、眼结合膜、鼻咽部、支气管、肠道粘膜特别是阑尾等处可见有单核细胞增生及围绕在毛细血管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肥大。

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性渗出及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而支气管肺炎则是继发的细菌感染。

SSPE病变早期可见脑膜轻度炎症,全脑炎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灰质及白质,在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围绕,胶质细胞常增生。疾病后期有神经元退行性变、神经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经元、星状细胞的核内可见核内包涵体。

在电镜下,包涵体呈管状结构,是副粘病毒核衣壳的典型表现。这些损害在脑内分布不均匀,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变也不一致,故脑活检无诊断意义。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

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82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