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瑞 教授出身于广州中医药世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 席 教授,211工程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疗法创治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靳瑞 教授历任国务院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家组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会长,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儿童福利会弱智儿童医学顾问,广东省银行医院靳三针治疗康复中心医学顾问等。同时还被美、法、英、日以及台湾、香港等海 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聘为顾问和终身针灸医学顾问或名誉会长。靳老自幼秉承家训,随先祖学习中医,18岁考入广东中医专科学校,读中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医学教学与临床工作,至今已49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兼任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医师。1960—1966年受广东省卫生厅指派到广东兴宁、梅县、普宁、潮汕等地区救治乙型脑炎;1976年开始,参加“523”脑型疟疾的救治研究。“文革”期间带队到广东开平救治流行性脑膜炎,对脑神经疾病富有心得和经验。1979年获广东科学大会科技先进工作者奖,1982年《救治脑型疟疾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省儿童福利会聘他为弱智儿童医学顾问,开展对弱智儿童治疗研究。他依靠大学科研设备优势,利用带博士的特有条件,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电生理、基因、影像学、免疫学、多普勒等高新科技进行靳三针疗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明了“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遣症,“智三针”治疗弱智儿童,“启闭针”治疗自闭症,“定神症”治疗多动症,“老呆针”治疗老年性疾呆等,被国内外誉为“靳三针。”其中《智三针为主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获1998年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针刺颞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7年广东省中医药进步奖。《靳三针疗法》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国家级中医继续教育项目。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靳瑞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金。
靳瑞教授的针灸专业思想坚定不移,49年来从不转向。他崇尚《内、难经》,矢志实践《内经》,先后完成专著30多部,发表针灸专业论文100多篇,其中部分还被翻成英、日、德、法、意文在国外出版。靳老多次与国家、省、学院等部门领导到英、美、法、意、加、日、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讲学,宣扬中国针灸医学,让“靳三针疗法”定位于世界。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都设立了“靳三针疗法”门诊,在国际针灸界享有盛誉,《人民日报》、《健康报》、《纽约时报》等国内外30多家著名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近百次专门采访和报道。
作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自1985年至今靳瑞教授已培养24个硕士和40个博士。靳老虽然已完成了大量的课题,取得了无数的成绩,但他不顾自己古稀之年,现在还指导着10多位博士,继续从事着针灸治疗脑病的研究,向世界医学难题自闭症、弱智、多动症、脑瘫等疾病挑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先后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弱智儿童的治疗和家庭教育护理》、《常见老年病针灸治疗》,正待出版《自闭症弱智儿童教育护理》。
40多年来,在靳教授的书房一直挂着一副对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它将继续鼓励着靳老完成一个又一个科学梦想。靳三针疗法的沿革 靳三针是我70年代在海南脑型疟研究时,替一位患过敏性炎十多年的领导治疗,经过灸三次就治愈了。由于他长期治疗都无效,所以他问我这是什么疗法?当时我没有思想准备,我想既然三次就治愈,那就叫鼻三针吧。从此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就在群众中传开了。1979年救治脑型疟研究结束,我返回广州中医学院筹办针灸系;并任针灸系主任和针灸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我总结建国四十年的中医药成就。我任编委,主持针灸学部份。于是我把建国以来全国最有代表性的针灸临床研究资料,输入电脑,反馈出来,进行分析总结上报。以后我把最有代表性的针灸治疗常见病,最多人用的穴位,每种病选三个穴,并结合我几十年从事针灸临床、研究的经验,通过我有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特殊条件,利用大学先进研究设备进行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有一次记者来采访,由于病人太多,就请他自己去访问病人,采访完后,他见我的处方都是三针,于是他发表了“靳三针轰动巴黎”,由此,人们都称我“靳三针。”由于靳三针都是研究项目,疗效很好,很受医生和病者欢迎,所以靳三针是针灸疗法的新发展,被称为岭南新学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很多学者教授写靳三针文章和书藉,使靳三年疗法在世界不竞而走。靳三针疗法屡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后,《靳三针治疗脑病系列研究》又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3年科技大会一等奖,和科技突出贡献奖。
靳三针,实际上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的临床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及其弟子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临床针灸配方。如鼻三针、耳三针、胃三针等。靳教授年轻时就名闻遐迩,临床上十分忙碌,每天均要接待许多病人,最多每天达300多人。而靳教授临床上又十分严谨、负责,在书写病历时,必须记录每次针的具体穴位,为了简明扼要,他便把临床上最常用,配穴较为固定,而且临床上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几个穴位,给予一个固定的处方名,如位于手上的曲池、合谷、外关,他就将之称为“手三针”;位于足上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便成了“足三针”。久而久之,处方慢慢多了,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靳三针”配方。此后,这些配方,经他的弟子彭增福博士(曾是周一谋的医史研究生,主攻针灸史,发表了多篇有关针灸理论史的文章)的整理,并给予了详尽的针灸经络理论阐述,经靳教授审订,著有《靳三针疗法》一书,从此,“靳三针”便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1.你是收的
2.初试科目
基础医学院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五版);《内经讲义》(五版)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伤寒论讲义》(五版),李培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金匮要略》(第一版),范永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温病学》(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02方向《中医各家学说》,任应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03方向《中药学》(五版);04、05方向《方剂学》(五版);06方向《中药学》(五版);07方向 《医古文》(五版、六版);
100504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方剂学》(五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100505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09方向《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11方向《病理学》(新世纪规划教材),黄玉芳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800 中药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药学教学参考资料》,颜正华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主编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内科学》,徐蓉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7 中医外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伤科学》,王和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9 中医妇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妇产科学》,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10 中医儿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版;《儿科学》,杨锡强、易著文,人民卫生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理论考试:
01方向:《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眼科学》惠延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02方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王士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01-02方向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理论考试:
01~04方向《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内科学》,徐蓉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5~07方向《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8方向《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尤昭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妇产科学》,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09方向《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田道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01-09方向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药学院
100702 药剂学
初试:《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有机化学》(21世纪版),吉卯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复试:《中药药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703 生药学
初试:《药用植物学》(新世纪版),姚振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分析化学》(三版),张广强主编,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分析化学》(四版),孙敏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706 药理学
初试:《生理学》(六版),施雪筠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6月;《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复试:《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
100800 中药学
初试:《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有机化学》(21世纪版),吉卯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复试:《中药炮制学》(新世纪版),龚千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中药分析学》,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215 康复医学院与理疗学
复试:《康复医学》,南等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中医养生康复学》,王旭东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100512 针灸推拿学
复试:
01-02方向《经络学》(规划教材),李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腧穴学》(规划教材),罗永芬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刺法灸法学》(规划教材),杨兆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针灸治疗学》(规划教材),杨长森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3月;《针灸医籍选》(五版),靳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针灸学》(六版),孙国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03-04方向《推拿学基础》、《推拿学临床》,金宏柱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05方向中医考生:《针灸学》(六版),孙国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针灸学》,李忠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生理学》(五版),刘国隆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考生:《医学神经生物学》,关新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学》(六版规划教材)针灸经络部分,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六版规划教材),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20 中医康复学
复试:01-03方向《中医康复学》,傅世恒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康复医学》,南等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04方向《美容中医学》,黄霏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医疗美容技术》,吴继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3 硕士文凭
本书是由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的针灸学专家靳瑞教授和广州中医学院讲师杨锦森合作,将现代的解剖学与传统的中医经络腧穴学结合起来解说的一本力作,方式属首创。
书中的经脉循行解说及穴位解剖解说浊用国际统一的解剖学名词术语描述,并结合穴位的解剖结构特点,提出针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经脉病候和穴位作用解说是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之谈,文字深入浅出、清晰明了。
本书附有100多幅常用穴位解剖图和八幅的经络穴位全图,准确、精致。
针灸流派很多,如经学派、经穴考订派、穴法派、手法派、重灸派、重针派、刺络放血派、针药相须派、中西医汇通派、临床各科诸派等。
你的意思可能主要是问的目前临床较好的流派。从目前来看,从诊病治病的方法多样化,学术的传承来看,基本都属于中西医汇通派。这一派别早期主要人物就是几位著名的针灸医家:承淡安、鲁之俊、朱琏、陆瘦燕等。现在的针灸名医贺普仁、杨介宾、程莘农、靳瑞、郑魁山、郭诚杰、赵尔康、肖少卿、于书庄、于致顺、李志明、邵经明等大都师从这几位针灸医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07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熊曼琪
下一篇: 区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