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统计表明,疾病的产生与复发不仅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条件及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一定的时间及季节相联系。因而,有必要搞清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何种疾病,什么时候对某种疾病做诊断性检查最合时宜,什么时间用药比较合理等,掌握了相关的规律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疾病的产生与发作都有其特定的时段。比如心血管疾病在星期一发作比较多,这一天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比平时要高40%。在起床后两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是许多疾病发作致死的高峰期,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中风等。哮喘大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概率为白天的100倍,尤其是在凌晨4时左右。变异性心绞痛一般发生在夜间睡眠时。额窦炎引起的头痛症状以上午为重。肺结核引起的发热、周身乏力多在下午明显。血管性头痛较多发生在早晨醒来,或白天活动刚开始时。
不同的季节与气候条件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同的影响。每当风雨到来之前,风湿病人身上常会出现痛苦的预感;精神病人的发作高峰是每年春暖花开的三四月份,此时一些精神病人往往会变得躁动不安。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身体状况也会因天气的阴暗冷热变化而有所改变,情绪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风和日丽或秋高气爽,人的精神也乐观、爽快;若天气晦暗、雨雪霏霏,心情也会因此变得烦躁、易怒或抑郁、消沉,如不及时进行调整,也容易诱发某些疾病。
在看病的过程中,对同一病症,在不同时间所做出的诊断性检查结果也往往不一样。如吃饭或运动对血糖值有较大的影响,如要检测准确的血糖浓度,只有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检测才最具诊断价值。再如,人体的白细胞总量是一个变数,下午要比早晨多,剧烈运动时白细胞显著增加而血小板却明显减少。
作为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服药也与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机体在不同的时段利用药物的能力不同,如择时不当则会明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有些药宜饭前服,如胃动力药吗丁啉,其促动作用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最大;有些还需晚间服,如治疗哮喘的长效氨茶碱,晚上9时服用效果最佳,是清晨用药效果的3倍;补钙药物最好在睡前服用,因为晚间骨质脱钙更严重一些。
针对以上情况,要预防或减少疾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在疾病易发时段严格加以防范,密切留意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则应提前用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的产生或复发。二是到医院做检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以便减少相对误差,得到正确的诊断。如有影响诊断结果的行为应及时向医生说明,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听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39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休息的艺术
下一篇: 不要怕用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