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低胆固醇可致自杀和攻击行为

医案日记 2023-06-17 12:29:29

低胆固醇可致自杀和攻击行为

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人们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饮食和药物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英国学者恩格伯格教授却发现,血清胆固醇浓度过低可导致自杀和攻击行为的增加。

恩格伯格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有攻击性行为的青春期男性,其平均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具有社会变异人格的杀人罪犯和性情暴躁的酗酒者,其血清胆固醇浓度也比常人显着地低。精神病院中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较低,而性情稳定的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较高。他们通过实验还发现,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的猴子比正常饮食的猴子显得孤僻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低血清胆固醇者为何会出现自杀和攻击行为呢?科学研究发现,胆固醇和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成分。生物膜中的胆固醇结合疏松,可与血清胆固醇自由交换。因此,血清胆固醇降低可使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减少,从而使细胞上依附于脂类的5-羟色胺受体减少,这样就导致从血中吸收进入脑细胞的5-羟色胺减少。临床医学已证实,脑中5-羟色胺低下时,有自杀倾向的抑郁行为和侵袭行为增加。

医学专家们的这一发现,为管教杀人犯和有攻击行为者,以及医治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那就是通过饮食等方法增高其血清胆固醇浓度。这一发现也为现在普遍被建议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少吃油腻食物的人们提出了另一方面的忠告——不可过分拒绝高胆固醇食物。

一个值得警惕的事实:这些药物可能改变你的性格

夏獭 ? 编译

江湖边 ? 编辑

“吃完这药,你就会从一个通情达理的好人,变成一个性格暴躁的人,会对家人摔杯子、砸电视”。

——听完这句话, 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什么管制毒品?

不,新的研究告诉你,它可能是扑热息痛,是抗组胺药、他汀类药物,是哮喘药物和抗抑郁药。

这些看起来普通的药物,不仅影响身体,还影响大脑。它们可能会让人产生冲动、愤怒或不安的情绪,削弱共情能力,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性格。

药物带来的变化极其微妙,却可能具有灾难性后果。

除此之外,还有些杀人犯,会把他们的罪行归咎于 镇静剂或抗抑郁药

如果这些说法是真的,那这些如此常见的药物,可能正在影响数百万人的性格和命运。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Beatrice Golomb一直在收集美国各地患者服药后的报告,并见证了无数被药物改变的不幸的人生。

她发现, 患者的性格问题往往都始于服用他汀类药物,而在停药后迅速恢复正常。

但是,像“五号病人”这样好运的人并不多。更多人的结局,往往是 家暴、婚姻破裂、职业生涯被毁甚至失去生命 。 Golomb表示, 大多数患者其实是很难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行为变化的 ,更不可能联想到变化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可是,行为变化带来的后果却在不断困扰着他们的人生,在对真相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一些患者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UCSD 的科学家 Beatrice Golomb

二十年前,Golomb是最先怀疑他汀类药物与人格改变相关的科学家之一。

她试图在医学文献中寻找线索,发现藏在蛛丝马迹之中的证据比她想象要多得多。比如,已有研究证明, 如果让灵长类动物吃低胆固醇饮食,它们会变得更具攻击性。

这跟药有什么关系?

一个可能的机制是,低胆固醇会影响血清素水平。 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大脑化学物质,被认为参与调节动物的情绪和社交行为,研究表明它与暴力、冲动、自杀和谋杀有关。如果他汀类药物影响人们的大脑,可能就是因为它降低了低胆固醇,进而干扰了血清素水平。

随后,更多证据涌现了出来。

比如,Golomb在1000人样本中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增加了绝经后妇女的攻击性,但对男性没有影响。

比如,2018年,科学家们曾给尼罗罗非鱼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现这使它们更具攻击性,甚至改变了它们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这表明胆固醇和暴力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可以用百万年为单位考量的古老生理-心理联结。

再比如,Golomb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25万人的胆固醇水平与当地犯罪记录,发现 胆固醇水平较低的人,更可能因暴力犯罪而被捕 。 这一切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人们的行为改变 ,而这种影响的强度因人而异。

有很多报道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变化

在美国,人们每年消耗的对扑热息痛(也被称为“对乙酰氨基酚”)超过4.9万吨,相当于每人298片。

比起“迷幻药”这类几乎在全球都被严格管制的药物,它足够常见和易得,甚至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但俄亥俄大学的疼痛研究员Dominik Mischkowski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 扑热息痛一个可怕的副作用——降低人们的共情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来,科学家们都知道,扑热息痛可以通过削弱某些脑区活动来止痛,例如抑制在我们的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岛叶皮层。这些脑区通常与 社会 痛苦有关——有趣的是,在我们在经历 社会 拒绝或排斥后,扑热息痛可以让人感觉更好。

最近的研究显示,同一个脑区的功能比想象的更加复杂多样,大脑中感知疼痛的中枢与共情也有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当我们“积极共情”时,脑区会变得活跃,就好像我们正在经历痛苦一样。

为了证明二者的关系,Mischkowski与同事招募了一些学生,一组服用标准剂量的1000毫克扑热息痛,另一组服用安慰剂。然后,让他们读一些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振奋人心的故事。

结果显示,扑热息痛显著降低了他们感受积极移情的能力。

这一结果对药物如何影响数百万人的 社会 关系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尽管这项实验没有考虑到消极共情,即感受他人的消极情绪,但Mischkowski怀疑,消极共情同样会受到抑制。他还表示,考虑到扑热息痛的受众之广,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担忧的研究。

美国每年消耗的对乙酰氨基酚超过4.9万吨,相当于每人298片

当你给某人一种药物时,你不仅仅是给他药,你还给了他一个新的 社会 系统。 ”他说。 共情能力不仅仅决定你是否是个“好”人,或决定你是否会被电影感动流泪。好的共情能力还意味着更稳定的浪漫关系、适应能力更强的孩子和更成功的事业 。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共情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过其他动物的本质,我们不能小看降低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所带来的后果。

但是,严格来说,扑热息痛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性格,因为它的作用只持续几个小时,而且很少有人持续服用。

但Mischkowski强调,了解它对我们的影响依然非常重要。比如,在服用扑热息痛后,最好不要把自己置于一个需要有 情感 反应的环境中。

另一个研究,则更直接地揭露了药物与人格的关系。

2009年,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究抗抑郁药是否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尤其是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人格,一种表现为恐惧、嫉妒、嫉妒和内疚等焦虑情绪的人格。

研究者招募了中重度抑郁症的成年人,将其分为三组,分别给予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 (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安慰剂和谈话疗法。然后,跟踪他们在随后的16周内的情绪和性格变化。

结果是,药物让患者的神经质人格分数降低了。其中一名参与者Robert DeRubeis还表示:“药物才是根本原因,安慰剂(或谈话治疗)根本不起作用。”

更令人意外的是,药物对神经质人格的减少程度,甚至高于对抑郁的减缓程度。 它对神经质人格和抑郁上的影响是完全独立的。除了神经质人格外,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也开始在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人格上得分更高。 这个研究尚在初步阶段,其结论并非绝对可靠,但其观点依然是启发性的。一种解释是, SSRI改变了大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而这种化学物质与神经质人格有关。

抗抑郁药不仅可以缓解情绪,还可以减少神经质的表达

或许有人觉得降低神经质听起来是个好事情——确实,过高的神经质与早逝有关,但神经质也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规避风险。

“美国精神病学家Peter Kramer曾警告大家, 抗抑郁药物可能会让患者变得冷漠。如果我的朋友需要服用抗抑郁药,我肯定希望他知道这一点 ”,DeRubeis说。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是让人们停止服药。

抗抑郁药物已被证明有助于防止自杀,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每年挽救了数万人的生命,扑热息痛因其缓解疼痛的能力而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名单。

只是在治疗主要疾病的同时,我们希望人们都有权了解药物在心理上的副作用。

2009年,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犯下了6万美元的诈骗罪,他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药物治疗,声称药物改变了他的个性。

他说的话并非没道理。帕金森氏症会逐渐破坏大脑里产生多巴胺的部分,而左旋多巴本质上就是为大脑提供额外的多巴胺。但它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开始进行高风险行为、沉迷赌博、过度购物甚至产生性瘾。

时至今日,左旋多巴依然是治疗帕金森氏症最有效的药物。因此,尽管药物的副作用能列出长长的一箩筐,每年依然有数千人服用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症最成功的药物,但它会使人行为更加冲动

但是, 比药物影响更糟的,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忽视。 Golomb发现, 研究者更关心易于测量的事情。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研究都集中在肌肉和肝脏上,因为它可以通过标准的血液检测来追踪。

“药物对人格和行为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存在巨大空白,”Mischkowski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对这些药物的生理作用了解很多,却不明白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揭露了不同药物对心理的副作用,但DeRubeis、Golomb和Mischkowski都认为,他们正在研究的药物仍会继续被广泛使用。

“作为人类,我们经常尝试一些可能有害的东西“,Mischkowski说,“比如我就常常用酒精来止痛,。只要你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它,就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为了尽量减少不良影响,让药物的价值最大化,他强调我们依然需要知道更多。

因为,如今关于药物如何影响个人乃至整个 社会 行为的研究,可以说依然还处在“一团迷雾”之中。

本文编译自

BBC <The medications that change who we are.>

猝死前兆 | 男性凝视 | 结婚焦虑

什么是好爸爸 | 亲子家暴 | 抑郁 | 性单恋

肺炎防护 | 微笑抑郁 | 识别PUA

食用“三低食品”有什么害处?

“三低食品”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食品。应用“三低食品”对某些人群,如高血压、心脏病人确实有益,但若施之于所有的人,特别是康健人,那就有问题了。

低脂肪食品

肥胖者少吃脂肪是有益的,但对体重正常的人为预防心脏病而食用低脂食品,长时间可招致一种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综合症乘虚而入。以蔬菜水果等低脂肪食品取代肉类与奶制品,会导致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使体内发生一连串有害变化,如血液中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压上升,血糖浓度增加,从而损害血管,诱发心脏病、中风等病。因此,维持脂肪食品的合理比重,对健康人来说很有必要。

低胆固醇食品

常期吃低胆固醇饮食可使心脏减少发病机率,但却有招致中风、肝病、肺炎乃至癌症的可能。胆固醇低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比一般人低50%,但患脑溢血的人却多2倍,患肝癌的人多3倍,总的死亡率反而上升。南方居民常吃肥肉等高胆固醇食品,遭受脑中风之害的人反比北方少吃肥肉的人少。原因在于低胆固醇使细胞膜脆性增加,血管壁脆弱,脑内小血管缺乏外围组织的支撑,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减弱,从而易发生破裂。因此,只应限制那些体内胆固醇已经超标者(超过230%毫克)吃低胆固醇食物。对体内胆固醇低于160%毫克者,不仅不应限制,还应适当增加胆固醇的摄取,以维持体内胆固酵的正常水平(180%毫克~220%毫克),保护自身健康。

低盐食品

过多吃盐虽然与高血压发病有关,但也不可食之过少。吃盐较多的人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注意力较集中,短期记忆也较好;吃盐过少的人则相反,上述能力均明显降低,一旦增加盐的摄入量,种种与脑功能有关的能力明显增强。因此,吃盐太少会对脑功能带来消极影响。凡血压正常的人不宜盲目吃低盐食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4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