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批评孩子六个一

医案日记 2023-06-18 12:11:02

批评孩子六个一

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其自尊心,因此应尽量避免当众训斥,事过之后再找他“理论”。

缓一缓:当孩子在气头上时,家长最好先别理他,故意冷淡他,让他反思再说。

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刺激孩子,使之改正错误。

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用交谈的方式批评教育孩子,孩子在融洽的气氛中是乐于接受批评的。

绕一绕:借助寓言、故事、童话等旁敲侧击,有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笑一笑:用幽默作为批评教育的手段,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孩子听不进批评,怎么办

”孩子的行为反应模式,往往有着父母的行为原因。 在我和众多家庭互动的过程中,我总结出这样六个原因:一、对行为方式关注的多,对孩子行为下的需求解读的太少。 如果我们只有对行为的纠正和要求,却没有了解孩子行为下面的要求,并给以一定的满足,时间久了,孩子会感觉不被理解,出于自我保护,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戒掉爱中的伤害》中我有很多的案例,比如一个孩子的苹果被人抢了,他要打人去 把苹果抢回来,大部分的父母会重点批评孩子“打人、抢东西怎么可以呢?这样做是不对的”,却没有足够考虑孩子需要维护自己权利的需要,所以孩子的反应很可能是“为什么不行?他都抢了我的了!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因此,如果父母的表达变作“嗯,你心爱的苹果被抢了,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心里当然很难过,甚至感觉没面子,你想要有能力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并且证明自己的能力,我都理解你!出于这样的需要,你想出了一个方法,用打他一顿、并把东西抢回来的方法解决,当然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也同意,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有没有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没有带来其它的负面问题呢?” 在读出孩子的本意和动机,肯定孩子内在没有错的需要的同时,引导、陪伴他思考解决这些需要的行为方法的恰当与否,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被贴心的理解,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妥当。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了解怎么做是妥当的!同时也愿意考虑父母的意见。二、对孩子的成长肯定的太少、纠错的太多! 很多的父母过多关注孩子行为对错,一个行为进步了,紧接着又发现了新错误,孩子挫败没有成就感,出于自我保护,会反弹和否定。 就像一辆车,跑在道路上,由于摩擦阻力,总会有要停下的时候,怎么让她更持久地奔跑?那就需要不断的加油。 每个孩子,每个生命,就像这辆车。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就像是摩擦阻力,有时让我们不自信、挫败、甚至疲惫、不愿再前行、改变,而鼓励、肯定已经有的成绩,并给我们陪伴的助跑,就是给这辆车加油的动力! 如果油加的不够,车自然就跑不动!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知道了羞辱哦,是最需要肯定和理解的时候了。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并多肯定他已经有的进步和成绩,然后再提出新的方向,他们就容易接受。但鼓励和肯定,并不是盲目和没有节制的,否则也会发生负效应,它必须是中肯的。因此,在《戒掉爱中的伤害》的倒数第二章中,关于这一点我有比较确切的介绍,欢迎大家从书中再寻找更多的参考。三、陪伴的少,要求的多。 给了很多的目标,但陪伴孩子一同努力的少,只是从旁监督的多! 孩子需要旁边有一面镜子,帮助自己看到问题、陪伴自己静下心来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需要在自己挫败的时候,身边有人既能引导自己,又能对自己有所允许停滞、整理的时间,并等待自己力所能及地一步步向前走。 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孩子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可能会认为父母只是希望自己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无法理解父母在要求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的鞭策的好意。“你根本不了解我,我这么努力,你却只会提要求,你这样只是为了满足你的面子,可我越来越累,算了,你还是不要管我好了!我不要你管我!”因此,孩子对父母在行为上的批评和要求的反弹会越来越大。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个周末,四年级的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很幸福,有你这样的好妈妈!” 我说“孩子,你想到了什么,所以这样说?” 女儿说,“我现在知道不是每个妈妈都和你一样的!我们同学在聊天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的妈妈很多都是给他们很多的复习资料,然后监督他们做题,最后检查他们的结果和成绩,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而你不是这样的,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陪着我,和我一起我面对的困难,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帮助我解决这些困难,所以,我现在背单词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而且有你在身边,我在学习的时候很快乐,不像被人监视着,我特别感觉安心!谢谢你,我的好妈妈!” 听完孩子的话,我的心里一震颤,这就是孩子的心声。 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愿意为了爱孩子而付出更多,但方式方法的呈现,却让孩子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如果我们的方式不对,付出的越多,可能孩子更累,而我们也会承受更多的源自孩子的不理解,这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四、父母自身的纠结太多,给孩子没有明确的指引。 在我的《在爱中建立规则》一书中,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的时候,要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方式可以!” 但很多时候,有的父母批评孩子行为的时候,没有让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怎么改变,只是一味的批评、发脾气。因此,我接受个案的很多孩子们都有共同的反应:大人有时莫名其妙,甚至“我这样做也不行,那样做也不行”的感觉,所以形成情绪反弹,或者干脆置大人的意见于不顾,置若罔闻。 有一个在上初中的男孩子对我说过下面这段话: 我在家学习。妈妈说:“你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白长这么大了”,然后我去帮她扶,她又说:“不需要!你去学些吧,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我都搞不清到底是学习,还是去帮她做家务?心里有时候会很烦很焦虑,学习也不安心。 妈妈总是这样,让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达到她的标准。所以,有的时候干脆不理她,可是不理她,她又有说法,所以有时控制不住,就会和她发生争执。 从孩子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出于对妈妈的爱,是希望自己可以有能力满足妈妈的期望的,但是如果妈妈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期望值,孩子该怎么办呢? 在我们当中,有很多成人自身的焦虑,并不确定自己到底在生活中想要什么,所以对孩子的批评,很多时候只是随意的发脾气。 因此,父母要花一些时间整理自己,在对孩子提出批评的时候,不要不满意就开口,而是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孩子怎么做,给他一个清晰的引导。有时一个清晰的引导,效果远远甚于没完没了的唠叨。五、孩子身边至少有一个对他影响力很大的家人,在他人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习惯性保护孩子的态度。 比如“孩子还小,你不要这样说她,你的态度太不好了!”,但由于没有同时让孩子面对这种批评中存在的正向的能量,因此,孩子对于批评的接受度不好。 很多学习过一些育儿知识的父母,会因为希望使用最好的学习方法保护好孩子,因此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所以,对他人没有符合完美规范的亲子方法多有抵触。 但实际上,成长,本身就不是让孩子在真空中成长,而是为了将来孩子在各种风雨中都能够茁壮成长。 亲子教育的学习,是让我们自己成为孩子和外界成人世界之间过大差距和压力的缓冲层,给孩子一个过程去学习将来如何单独面对所有真实的外界,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孩子和外界的隔断层或者纯保护层。这样的保护,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脆弱,不能足够有力量面对所谓的“伤害”,成为温室中的花朵。 我们对孩子的回应可以是“爸爸的态度严厉了一些,让你紧张害怕了,我们希望他对我们多一些耐心!妈妈陪着你一起和爸爸争取!同时,他的要求还是中肯的,宝贝现在还小,不能立刻做到,妈妈陪着你,一起努力,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做到!”于是孩子就能够在被保护减少压力的情况下,依然有能够面对压力的能力。六、我们自己对待周围他人的批评,也是持有反弹的态度。 因为孩子大部分的行为方式都是模仿自己信任的人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来的。当大人的模式如此,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这种抗拒批评的态度! 因此,如果父母自己了解如何抗压和接受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相处会更融洽! 这六点之后,我引用在刚过去的周六,我的“亲密关系工作坊课后分享会”中,一位朋友阿玲最大的收获体会:当你和孩子的心能够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会突然愿意听你的话,不论你是说他好,还是说他需要进步,他都会很愿意去听!愿意和你在一起,同时愿意接受你适度的和他不在一起,少了很多的对立,相处更加轻松、融洽、流畅! 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心达某种状态的管道。 作者:马宁 来源:《内在空间》原创 编辑:白会钗

幼儿园教师如何科学地批评幼儿

导语:如果说赞扬是抚慰人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灵魂的巨镜,让人更加真实的认识自己,在批评中获得进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好多的孩子沉浸在了表扬声中,他们的心理及品行不容乐观。培养幼儿接受批评的良好品性已越来越重要了,让幼儿清楚明确地知道其实批评的是行为而不是人,即它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如何科学地批评幼儿 一、?批评?从?心?开始,慢慢接受?批评?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像是一张张纯洁的白纸。他(她)们的个性?万千?,被称为拥有?一百种语言?。要想让幼儿接受批评,养成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良好品性,首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随时掌握孩子思想的脉搏,使他们愿意接受批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榜样教育的魅力,慢慢接受?批评?

教师应认识到: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做错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事情上,也会有判断的失误。我们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这样孩子会更信任你。

重视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的同一平台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把幼儿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成为幼儿的学习顾问,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孩子持以信任、平和的态度,师生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三、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慢慢接受?批评?

让幼儿学会接受批评,靠单一的言语说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要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寓批评教育于游戏故事之中,可编一些有情节的角色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习得某些良好的道德行为。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去实践好的道德行为。

四、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交往,慢慢接受?批评?

研究表明:幼儿行为习惯和良好品性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在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使他们在这一大环境中树立交往的意识,从而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在园时,幼儿很容易为了一件小事就会发生冲突,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特别爱告状,通过告状来寻求成人的帮助。要想淡化幼儿的告状意识,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幼儿间的冲突是方法之一。在孩子活动中,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中去,当孩子发生争执,做出错误的行为时,尽量不?独断?,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分辨行为的对错,商量协调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

因此,只要幼儿能明辨是非,主动承认错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没关系?,不仅避免了相互间的冲突,而且促进了同伴间的.交往。

五、学会?批评?使得其快乐成长

?人非圣贤,俗能无过。?孩子难免会犯错,然而有些教师的批评,像一把榔头,重重的砸下来,脑袋嗡嗡作响,幼儿瞬间被砸成了一个闷葫芦;像不着边际的风,孩子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些教师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一下子驱散了孩子心头的阴霾,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心甘情愿地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让孩子获得自我更正错误的权利,更好地让孩子收获自信,感受快乐,获得发展。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耐住性子,合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一定会有收获。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幼儿对?批评?从强烈排斥逐渐有所转变,虽然这种转变也只是很初步的,但孩子们在受批评时情绪和行为反应上一定程度的改变,已经令我们十分欣慰。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提升。教师既是教育者,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可以说,在此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次?洗礼?。

六、家园紧密合作,携手共同教育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幼儿行为的学习,良好品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双方必须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活动。

幼儿园积极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了解幼儿在家表现,讨论家园配合对策。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开始。

家园的紧密合作,不仅能对幼儿的教育起到非常好的成效,也使家长更好地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培养幼儿接受批评的良好品性,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因为幼儿受批评时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反应通过适宜的教育方式方法是能够不断地改变的,科学合理地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对幼儿良好品性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更应该明确,让幼儿接受批评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批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及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而并非让幼儿变得惟惟懦懦,胆小怕事。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批评?是十分必要的,但批评也要讲究艺术的。

作为教育者、引导者的我们要用爱心、耐心、细心,慢慢地感化幼儿,让幼儿慢慢地接受批评,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意识中他是龙,于是他就能成为龙;你意识中他是虫,于是他可能会变成虫。孩子成龙成虫与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孩子、以什么样的心态帮助孩子有重要关系。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宽容、博爱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用真心培育新世纪的主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