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抗生素后效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医案日记 2023-06-20 12:38:14

抗生素后效应(PAE)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新理论,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PAE可为抗生素更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P-AE系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PAE的大小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应用菌落计数法计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恢复对数生长期各自菌落数增加10倍所需的时间差。近十余年来,国外对PAE这一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目前关于抗生素何以引起PAE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学说之一是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从而使其靶位恢复正常功能及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延长;学说之二是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ALE),系指抗生素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吞噬细胞的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生素与白细胞协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

PAE的决定因素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与作用靶点的亲和力、对细菌损伤程度、靶点功能恢复时间等是PAE的决定因素;药物种类与浓度、细菌种类、药物和细菌接触时间等也是PAE的重要影响因素。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峰浓度(Cmax)、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等对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尤其氨基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等的PAE影响较为显著。虽然血浆半衰期(T1/2)可影响药物和细菌的接触时间,对于某些药物体内PAE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有很明显的PAE。抑制DNA旋转酶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PAE也较长。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过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PAE值不尽相同,与药物同其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结合位点及亲和力有关。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的PAE。β内酰胺类药物的某些品种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中隔细胞壁黏肽合成的内肽酶后,细菌分裂受阻,但其对影响外周细胞壁合成的糖苷酶影响较小,使细菌仍可继续伸长,产生丝状体,其中包含了数十个细菌体,当药物清除后内肽酶功能恢复较快,细菌迅速分裂,使PAE较小甚至呈负值。而另一些品种,如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血浆半衰期较短,但因可同时作用于内肽酶与糖苷酶,使细菌产生球状体而恢复正常形态和继续生长的时间延长,故也有较长的PAE。碳青霉烯类药物血浆半衰期并不长(1~2小时),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PAE却很长。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等虽然血浆半衰期较长,但PAE仍很短。所以PAE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药物作用机制,并不取决于血浆半衰期长短。

考虑PAE制订给药方案

随着PAE研究的深入及国内外学者对PAE理论的认同,现已将PAE作为设计更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以往认为,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只有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时,才能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PAE理论的提出向这种传统的给药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于PAE较长的药物,即使经过4~5个半衰期已在体内清除,由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仍持续存在,使抗生素血药浓度低于MIC后仍保持对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故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从而优化抗生素的给药方案,既保证疗效又降低不良反应。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代动力学参数如Cmax、AUC、T1/2等通常是制订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但对于抗生素这种作用靶点不在人体组织器官而在致病菌的特殊药物来讲,将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相结合制订给药方案更为必要。尤其对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PAE较长的药物,可结合其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制订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

目前国外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传统给药方案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往常将日剂量分两次或3次给药,现主张日剂量单次给药。PAE是这种新给药模式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和PAE均呈浓度依赖性,日剂量单次给药既可提高峰浓度,又可显著降低谷浓度及其在体内的蓄积。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新方案可提高疗效,减轻其耳、肾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和PAE均呈协同效应,故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考虑适当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日剂量,并单次给药,这样既可发挥两类药物的协同抗菌活性,又可避免氨基糖苷类药物日剂量单次给药使某些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因峰浓度过高而产生毒性反应。

总之,PAE是近年在抗生素治疗领域开始受到重视的新理论,它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实际意义。PAE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而与药物的半衰期关系不大。随着PAE研究的深入及循证医学与循证药学的发展,PAE将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给药方案的优化,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水平。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_抗生素小结2017 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小结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 患者用药安全。我科对 2017 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总结: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出院总人数 37 39 65 49 61 60使用抗生素人数 16 14 23 22 29 30抗生素使用率 43.3% 35.9% 35.4% 44.9% 47.5% 50%一、现将我科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2、无指征用药。

3、预防用药过多。

4、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二、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 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 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 , 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三、取得成效通过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及整改,医务人员减少了凭经验选用抗 生素,根据检查结果给药,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医务人员要充分认 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 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 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_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推 出,为临床医师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同时 也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其使用的合理性关系到医院的医疗 质量,若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药物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使病原微 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使现有的抗菌药物失去作用,同时,还可增加抗菌 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等。根据“自治 区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要求,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 结如下。一. 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一)非限制使用级药 品 名 称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注射用青霉素 庆大霉素 头孢呋辛钠 头孢曲松钠 克林霉素磷酸酯 替硝唑 使用数量 135 350 620 1400 2650 3950 4650 排 7 6 5 4 3 2 1 名(二)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 阿奇霉素 氟康唑 奥硝唑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使用数量 840 1400 2850 4500 9500 排 名 5 4 3 2 1(三)特殊使用级药 品 名 称 头孢尼西钠 使 用 数 量 60 排 名 3头孢吡肟 加替沙星433 7502 1二、抗菌药物口服制剂使用情况药 品 名 称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左氧氟沙星 氟康唑 甲硝唑 头孢氨苄 使用数量 180 45 265 250 101 229 56 165 45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 、预防用药不当 2、用法及用量不规范 3、对药物禁用或慎用重视不足 4、大量的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5、本院门诊处方 95%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四、抗生素使用改进策略1、严格掌握预防、联合用药指征 2、病毒性疾病或高度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宜使用抗生素。3、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生素4、尽量避免抗生素外用 5、在选择抗生素时要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药源性疾 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我们医药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_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自查报告
ⅩⅩ县ⅩⅩ卫生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 根据ⅩⅩ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院的抗菌素使用情况 进行了自查,经过自查小组检查后发现: 自查中好的方面: (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领导小组)和 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健; (2)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一般分别控制在 10 种以内; (4)医院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 2 种 以内,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 1—2 种; (5)医院一般不使用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 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注射剂型不超过 2 个品种;作为一所基层 乡镇卫生院,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总共不超过 4 个品种, 不得使用深部抗真菌 类抗菌药物; (6)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门诊患者 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 40DDD/100 人/天以下; (7)医院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

(8)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规范查处率达到 100%; 自查中发现的缺点:(1) 广大的临床一线大夫对滥用抗菌素的危害性不够重视, 认识不到位; (2)经过处方抽查发现,有些医生的抗菌素的使用频率较 高; (3)某些医师的处方中出项同类抗菌素既口服,又肌注或 静脉给药的现象; (4)某些医师抗菌素联用情况较多,甚至有些上感或轻微 感染情况也有抗生素联用的情况; (5)有些医师的处方中发现有多类抗菌素联用的情况; 整改情况: (一)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进行整改 医院在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 必须按本实 施方案具体目标的规定,严格控制本单位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 量, 力求使用疗效确切、 价格低廉、 国家基本药物之内的抗菌素。

(二)结合医师处方医嘱点评制度进行整改 医院组织临床、 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门急诊 处方、住院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月组织对 25%的具有抗菌药物 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医师进行全院表扬、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 3 名的 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 效考核重要依据。年度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 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 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 2 次以上超常处方且 无正当理由的,上报县卫生局处理,严重者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加强规范,持续改进: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遏制细菌 耐药,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 务。医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促进医疗事业 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制、机制、制度上狠下功 夫,以深化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工作 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 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 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后的工作用药安全、 村级药房建设、 零差率销售基础建设、 药房管理安全水平、 药品管理安全水平、 医师处方用药管理、 村级药房零差率销售水平等方面,发展都较滞后,为此我院 特制定药房管理长效机制。

首先,着力保障药房各项任务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科学 发展、先行先试,服务广大村民,保障村民用药安全有效为 核心,大胆改革和创新药房体系机制。

其次,规范药房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一、建立和完善医师药品处方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药房管理制度。

三、建立处方管理制度。

四、不断入村宣传合理用药,实施药品零差价,让群众得 实惠,提高群众安全用药知识。

五、做好对村卫生室药品的监管。

六、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严格管理村级药房的 工作以及药品零差率销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8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