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的视力健康关系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应该得到家长和全社会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在家长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认识,一种是在孩子幼年时对视力问题重视不够,例如,在前不久本报和英智眼科联合举办的小儿护眼活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来检查的孩子存在先天视力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及早发现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另一种是对孩子的视力问题关注过度、干预过度,例如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未成年就去接受激光近视眼手术,为将来埋下了隐患。所以,本期我们特别推出了“关注视力”专版,希望能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帮助。
儿童的视觉器官———眼睛及大脑视觉中枢若发育不良或有眼病等损伤,会造成儿童的视觉功能低下,成为低视力儿童甚至是盲童。这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更多、更重的负担。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训练,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本期请北京英智眼科医院的谷威主任谈谈儿童低视力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在本报与北京英智眼科医院暑期小儿护眼活动中,常常遇到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10岁的男孩诉说近段时间来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看书也模糊,他妈妈问是不是近视?两岁的宝宝看不清东西,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是怎么回事?还有一对夫妇领着5岁的小姑娘说,女儿眼睛好好的,怎么看什么东西都是凑得很近?
经检查,第一个男孩双眼视力只有0.08,是因球后视神经炎产生的视神经萎缩,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第二个小宝宝患的是先天性白内障,必须行手术治疗。第三个小姑娘的双眼视力是0.12,是由于高度远视引起的弱视,属可治之症,但必须抓紧时间治疗。谷威主任说,上述三种情况都属于儿童低视力,只要重视,是可防可治的。
低视力———看得见却看不清
低视力,顾名思义,视力很低,但还具有残余的视力。低视力患者不等同于盲(WHO)制定的标准,即: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3-0.05为低视力,视力<0.05-无光为盲,无论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盲加低视力是视力残疾的总称。
损害儿童视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据美国纽约低视力中心统计的一组资料表明,50%以上的儿童视力损害原因是先天性疾病及斜视、弱视。有些疾病(如白内障等)可能通过手术治疗而提高视力。
早期发现———3岁以前是关键
小儿应分别在出生时,6个月、1、2、3岁进行包括眼部在内的全身检查。儿童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解剖及功能的发育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3岁以前是儿童低视力防治的关键期。
对于早期发现孩子弱视的问题,谷威主任向家长们推荐了几种方法:
定期查视力:家长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m远处让孩子识别。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很有可能是弱视。
平时注意观察: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弱视儿童往往还有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
遮盖试验: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哭闹不安或撕遮盖物,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早期治疗———提高视力的希望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到上学后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是错误的。谷威主任说,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相关研究表明:3岁以前80%—90%都可治愈,7—10岁尚可治疗,10—12岁不易治疗,12岁以后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成人以后治疗已经无效。
功能训练———有效保护残余视力
对人来说,有一点视力与完全没有视力,宛如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对低视力儿童的这一点低视力要倍加珍惜。
正常小儿的视觉发育主要靠“看”,而这种视觉训练要靠成人来帮助。怎样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呢?最初是让孩子看手电筒的灯光,亮光从上、下、左、右各个位置由远及近移向眼睛,训练孩子追随及固定目标的能力。随后可以用各种色彩鲜明、背景对比清晰及反光良好的玩具来代替灯光训练。在1岁左右,应把玩具放在他们周围,让他们观察、寻找,并逐步引导孩子注意周围的事物,如人、家具等。到2-3岁时应让他们看各种带彩色的图画,先是看单一色彩的图,然后看彩色线条图,进一步再看较复杂的图。接下去是练习描图及画画。
专家特别提醒:
1.优生优育,尽量减少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的发生。
2.教育儿童用眼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视眼等眼疾的发生。
3.家长、幼儿园、学校及全社会重视儿童眼睛的保护,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4.合理营养,保证小儿眼的各项功能的正常发育,预防营养缺乏性眼病的发生。
5.加强儿童视力及眼健康状况的检查和监测,建立儿童视力及眼保健档案,及时发现眼健康异常,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轻视力损害。
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有赖于视觉。儿童视力不良,不仅仅影响他们当前的生活、学习,而是影响其一辈子,并增加国家的负担。因此,专家呼吁所有的父母及全社会都应关注儿童低视力的防治。
近视是疾病,由于学龄前期孩童的用眼习惯来自家长或照顾者(含保姆),为孩子建立近视防治的生活型态,从小即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国民健康署呼吁家长谨守eye眼6原则。
开学来临,学校课业、课后辅导,增加孩童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根据研究结果指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学童视力快速恶化的高风险因子。国民健康署呼吁家长,避免安排孩子从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学习或才艺课程,适度限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的安排,并趁著开学前带孩子进行定期视力检查。
家长是孩子视力健康的守门员 注意孩童症状
小咪现在小学2年级,在幼儿园中班时因为常常眯眼看东西、常揉眼睛,妈妈发现后带小咪到眼科检查视力时,发现已经近视300度,透过点药控制并且调整作息与定期回诊,目前度数得以控制。因为小咪视力问题,妈妈就特别注意小咪的妹妹小霏霏的用眼习惯,特别遵守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放学后及假日也尽量多安排户外活动及定期到眼科检查视力,目前小霏霏即将进入小学,视力状况保持良好,没有近视情形。
根据国民健康署106年「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小班近视盛行率为6.9%、大班为9.0%,到小一达19.8%,到小二更达38.7%,依据医学研究显示,近视年纪越小,度数增加越快,越容易成为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易产生早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及黄斑病变,甚至有10%会导致失明,国民健康署提醒近视防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建立儿童正确用眼行为,以免除恶视力的威胁。
近视不可逆 落实eye眼6原则
近视是疾病,由于学龄前期孩童的用眼习惯来自家长或照顾者(含保姆),为孩子建立近视防治的生活型态,从小即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国民健康署呼吁家长谨守eye眼6原则:
一、 每天户外活动120分钟以上
二、 2岁以下避免看萤幕,2岁以上每日不要超过1小时
三、 用眼30分钟 休息10分钟
四、 早睡早起充分休息
五、 均衡饮食,天天五蔬果
六、 每年定期1~2次检查视力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47285 关键字:近视, 眼科, 开学, 视力模糊, 眼镜, 度数
因为现在的电子设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的视力都开始逐渐的下降,这就让大家都知道了视力的重要性。有很多家长都比较关注小孩子的视力,害怕小孩子视力下降对日后造成影响。那么小孩子的正常视力是多少度?
小孩子的正常视力根据年龄会有一定的差别。2~3岁小孩子的视力达到0.5~0.6。3~4岁小孩子视力达0.7~0.8。5~6岁小孩子的正常视力接近1.0。而1.0就是标准的正常视力范围。想要知道小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可以带小孩子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家长想要让小孩子的视力处在正常的范围当中,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督促小孩子科学的用眼。家长千万不要让小孩子长时间的面对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要不然就会对小孩子的视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伤害。
在平时小孩子长时间用眼后,家长可以督促小孩子做眼保健操,也可以让小孩子适当的眺望远方缓解眼镜疲劳。当小孩子视力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后,家长应该及时对小孩子的视力进行矫正。矫正视力一定要到当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矫正的效果才更好。
一般情况下,儿童近视一百多度可以不需要配眼镜,但是儿童出现近视可以分为假性近视以及真性近视,所以父母应带孩子去医院看眼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以此来确定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并且在生活中要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保护好眼睛。
孩子在大概七八岁左右,视力发育到正常水平。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经常带孩子去查一下视力。如果发现孩子视力达不到1.0的水平。可以到正规眼科医院,做一下“散瞳”就是通过药物,让孩子的眼睛处于放松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检查视力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通常假性近视通过让眼睛放松,可以做一些调节,不需要配戴眼镜。
儿童近视眼可以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同时也要给孩子及时的配一个眼镜,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坐姿不良,长期玩电视,玩电脑,看电子产品所导致的,同时在晚上睡觉之前,千万不要让孩子玩电子产品,也不要让孩子平躺着看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99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宝宝感冒警惕三大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