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溺爱不利于病人康复

医案日记 2023-06-21 20:47:04

心理学家通过对冠心病病人心肌梗塞发作后康复情况的调查发现,妻子无暇照顾患病的丈夫,其丈夫的病情反而康复得较快。而对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其丈夫的康复期反而延长。由此,得出结论:“溺爱”不利于病人康复。

这是因为,病人若长期安于“病人角色”,自己的躯体及思想将完全处于休息状态,不利于康复。在潜意识中,病人“留恋”这种“美好”的环境(亲人的关怀、同事的问候、领导的关心),缺乏一种自身起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而这种责任心和自信心却能调动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使免疫器官产生更多的抗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早日战胜疾病。

在美国,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一般住院7~10天病情稳定后即可让其出院,目的就是让病人尽早脱离“病人角色”,反而康复良好。现在正在我国各医院大力实施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就引入了“自护论”的理论,即要求住院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床头桌上有一杯水,护士要鼓励病人自己端起来喝,而不是把水递到病人的嘴边),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正确对待病人的做法是:一方面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另一方面鼓励其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早康复。

想知道有没有溺爱孩子?生一场病就足够了

大多数溺爱孩子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正在溺爱孩子。除非时间久了,孩子被溺爱到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自私”、“巨婴”特征之后,父母才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溺爱孩子了。”那时候,再想挽回,已经很难了。

明知道在溺爱孩子、却依然继续为之的父母,是极少数的。 很多父母是溺爱孩子而不自知。

那么,如何检验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否过度了呢?

如果你不小心感冒发烧了,那么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如下的表现?

如果有,那么你对孩子偏于溺爱了。

冬天很长,我习惯了将没喝完的鸡汤放在窗外的置物架上,却忽略了室外气温已经升高的事实,结果,放了两天之后的鸡汤,我依然热完喝了。然后,当天晚上胃痛难忍,疼到睡不着觉。

早上老公送两个孩子去上学后,自己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休息。

本以为鸡汤不新鲜,上吐下泻几次就好了。可是,胃疼持续到下午一点,依然未曾减轻。邻居陪着我去了社区医院看病拿药,下午三点我捂着暖水袋开着车,把女儿从学校接了回来。

胃疼了整整两天两夜,除了喝水吃粥之外,什么都不敢吃。

这段时间,我的两个孩子(儿子淏仔五年级,女儿玥玥三年级)表现截然不同。

当天早上,老公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的时候,淏仔在关门前,对我说:“ 妈妈,你一个人在家能照顾好自己吗?

我微笑着说:“能照顾好。”

淏仔说:“哦,那我就放心了。妈妈再见。”这才关上门,去追爸爸和妹妹了。

玥玥三点放学,淏仔在学校上校内托管,五点半放学,步行回家,将近六点到家。他到家后,马上来问我,胃还疼不疼?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吃药?

老公下午给我打电话,听我说社区医院开的药不见效,就告诉我爷爷奶奶那屋药箱里也有胃药,试一试。可是,直到淏仔放学,我都没有力气去拿。

淏仔去爷爷奶奶那屋把药找出来,倒了水给我端过来,我才吃了那个药。

然后,让淏仔带着玥玥去家门口的连锁面馆去吃面,我办的会员卡,报手机号即可。淏仔问我:“ 我们去吃面,妈妈你吃什么?

我说:“我喝粥就行,已经在电饭锅里做上了。”淏仔听了以后,才带着妹妹出去吃面。

全程,玥玥都没有问候过我一句。(求我的心理阴影面积)

对孩子的观察,可以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尤其在家里发生特殊事情的时候,比如大人生病。面对非“常规”的状态,我们通过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得出他们在我们的教育之下,形成了怎样的行为习惯。

如果孩子有如下表现,则代表着我们对他有溺爱倾向。

(1)只想着自己方便,不考虑他人情况

第二天晚上,我终于好了一些,可以坐在餐桌前和两个孩子一起吃饭了。玥玥想吃馒头,对我说:“妈妈,你帮我拿馒头好不好?”

我说:“妈妈生病呢,你自己去拿吧。”

玥玥开始对我撒娇,再一次让我帮她拿。

我一直认为女孩会撒娇挺好的,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嘛。可是,此刻她的撒娇,却让我有些失落。她不是没有看到我胃痛到直不起腰的状态,却只想着自己方便。

(2)只考虑自己感受,不顾及他人情绪

淏仔五年级,他的老师要求到校时间早,7:20到校。玥玥班级要求则是7:50。玥玥喜欢和哥哥一起走,但行为上却总是慢悠悠的。经常淏仔急得够呛的时候,她还在慢条斯理地系红领巾、穿鞋,偶尔还会再打开书包检查一遍作业本……

淏仔性子急,便会对她吼。大人看不过,就会批评淏仔不要这样对待妹妹。然后,淏仔便会委屈地自己拉开门先走。玥玥继续我行我素,反正她知道我在等着送她,她不会迟到。

如今想来,玥玥是只顾着自己的感受,无法同理哥哥的情绪。

她若能理解哥哥的着急,或许就能主动地快一些。

(3)全家“我”最大,“我”最重要。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这个程度,那么我们一定是溺爱无疑了。

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值得被其他人尊重,无论是孩子,父母,还是老人,我们要做的是“彼此尊重”。

如果我们把“尊重孩子”理解为“顺从孩子”,那么我们永远做不到真正的“尊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一定是错误的,或偏于溺爱,或反其道而行之,偏于控制。

(1)“尊重”的三个内容

正面管教中,“尊重”包括三个方面:

我们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自己,同时更要尊重情形。

如果我们生病了,孩子还让我们帮他做他应该自己做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做到“尊重自己”,坦然地对孩子说“不”。

如果在图书馆等场合,孩子大声说笑,我们要尊重情形,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如果想跑跳玩闹,需要到外面广场才可以。在这里,要尊重场景,尊重规则,尊重他人。

这是规矩,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孩子懂得这些,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2)允许别人不尊重自己,也是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方式。

这句话有些拗口。

举个理解来解释。

夫妻间的相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如果我们的伴侣第一次对我们发火,说了很过分的话,我们允许了,那么下一次,他还会继续这样骂我们,甚至越来越厉害。

——是我们允许了对方不尊重我们,所以对方便会以为是正常的,或者会得寸进尺。这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反驳回去,或转身离去,总之要给出对方一个明确的态度:“我是与你平等的人,我需要你的尊重。”

对伴侣如此,对孩子亦然。

可是,对伴侣我们很好分辨这些,对孩子往往界限不清。

孩子那么可爱,看到他们笑一笑,撒个娇,或者撇一下嘴,我们就容易让步,帮孩子做很多他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让孩子习以为常,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殊不知,我们在过度考虑孩子感受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在过度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爱自己。

(3)尊重孩子,是尊重他的成长,让他变得更好!

一个 育儿 大V曾在某个群里说过,父母不能尊重孩子,因为孩子认知有限,他的决定不一定都是适合他的,都是正确的。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

还是那句话: “尊重”不是“顺从”。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而不是顺从孩子的要求。

【案例1】——当孩子想要放弃时:

孩子特别喜欢某个乐器,可是到了某一个新阶段时,难度一下加大,孩子畏难不愿再练,说不想学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是“顺从”孩子,答应孩子的要求,就会让孩子增加一次“半途而废”的体验,加剧他的畏难情绪,而且他还失去了一个他感兴趣的项目。

可是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不想学的原因,如果我们足够“尊重”孩子,我们应该做出对他“成长”有益的行为。

不是强迫孩子必须继续学下去,而是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直面这个困难,给孩子陪伴与支持,让孩子相信自己能翻过这座大山。

——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这也是培养孩子“勇气”和“责任感”的一种方式。

【案例2】——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

当孩子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顾着自己的方便之时,我们如果“顺从”孩子,让他开心,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而是“溺爱”孩子。

因为我们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无法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要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需要,同理别人的感受,做出让彼此都舒服的行为,才能让孩子学会理解、关爱与合作。

当我生病的时候,当玥玥依然对我提出要求的时候,我要坦然地说“不”,而且心里没有任何愧疚。

当哥哥那么着急而她依然慢悠悠的时候,我应该引导玥玥去考虑哥哥的感受,同时告诉她我的感受和想法:“妈妈希望你能快一些,因为妈妈也想和哥哥一起走。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一起聊天说话,我会觉得很温馨。”

这样,玥玥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个孩子可以活在家庭的中心位置,拥有最高的地位。可是,一旦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和 社会 ,他不得不面对跌落王位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有可能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无法适应不是中心的感觉,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不良行为。

所以,如果我们爱孩子,尊重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我们都是平等的人,每个人的感受都值得被理解和尊重,不是只有他的才最重要。

这篇文章既是记录,又是反思。

我平时对玥玥确实有些宠爱,总觉得如此可爱的小女孩可以多宠一些。可是,这一次生病让我意识到,我没有做到尊重孩子的成长。

宠的方式不对,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一个不会关心他人的人,如何在学校和 社会 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与合作?

所以,从那次生病之后,我和玥玥的相处方式又进行了调整。按照上面所说的(道理都学过了,从“知道”到“做到”还需很多努力),尊重她,尊重自己。让孩子看到身边人的感受与需要,增强她的同理心。

最后,为玥玥说两句话:在我生病的那两天,她虽然没有对我表示什么关心,但是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反复地叫我,能独立完成作业,按时洗漱睡觉,第二天早上闹钟一响就马上起床,不用哄不用催,六点半就和哥哥出门到快餐店吃饭,没再慢悠悠,没让哥哥着急,也没让我担心。

她还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我也不大,我可以和她一起成长。

——END——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801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