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一说
为了传承张氏家族文化
用祖辈贤德激励后人
长河聚源张氏族人耗时三年
一本家族文化书籍
《逊桥张氏长河聚源支谱》
近日出版
长河聚源张氏出于逊马桥(今余姚低塘街道芦城村)张氏的东北房,三十三世张文元移居潮塘南胡家路,三十五世张安民建聚源双进屋。该支张氏原已编入《姚江逊桥张氏宗谱》,可惜未能完整保存下来。2017年,张氏族人张建国萌发了修编聚源张氏宗谱的念头,随后张氏族人们齐心协力,经过整理老谱、采访全族后裔、编排纂修、校对刊印,《逊桥张氏长河聚源支谱》问世。
由张建国主编的《逊桥张氏长河聚源支谱》共五卷,首一卷,一函三册。卷首谱赞、序、凡例、家训、祖像等,卷一旧序、像赞、墓图、墓祭、宗祠方位图、跋等,卷二传记,卷三艺文、聚源轶事、扶桑寻谱记、逊桥旧谱箱图等,卷四渊源考及世系,卷五新编聚源世系图。
翻开此宗谱,张氏祖辈英才辈出。抗金名臣张浚是南渡始祖,其在南宋时期两度出任宰相,虽然屡遭谗言陷害被贬,却毫不气馁。金兵进犯南宋时,张浚主动请缨驰骋抗金前线,屡战屡胜,最终却因为投降派求和功亏一篑。
张浚的长子张栻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等,死后配享孔庙。
张浚的裔孙张埴官至工部尚书,晚年迁居到余姚云柯乡高义里,是张氏的迁姚始祖。随着子孙繁衍,逐渐分为十里九张,聚源张氏就属逊马桥裕裔堂的东北房之后。
自迁居到潮塘后,聚源张氏人数不多,却涌现出不少善士贤能。清朝倡修祇下庵凉亭的张哲义、民国时期大力敦促当局掘通潮塘江的张九洲、抗日战争时参加地下党利用浒山电报局身份收集情报后被日伪杀害于陆埠的张智南、慈溪第一个引进绿花菜为长河蔬菜产业作出较大贡献的张明生……
一本宗谱牵动着族人们的心,近日,张氏支谱编印完成,举行了隆重的圆谱祭祖仪式,许多族人赶到长河参加仪式。张建国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宗谱,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来认识张氏家族的百年沧桑,从更多的细微之处来品味家族历史的变迁,让现在的张氏族人关系更加紧密。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今日长河。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swh/13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龙溪张氏先祖张祚的安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