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道术纵横

咒语:道学与民俗相参杂的文化

大道家园 2019-12-17 20:55:12

胡昌善

那么,羽化后形体消失了,人体质量哪里去了?根据相对论的质量等价原理,当物质具有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时,失去的质量m等于由它转化的总能量E除以光速C的平方。即E=mc²

(一)咒语的由来

咒语是怎样产生的?大概出于古时巫师祭神时的祝词。而后发展成一种巫术,并经巫和方士转入道教。随着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中国,真言咒语在我国佛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另外,从修炼的角度来考察《周易》是咒语的文化源头。

一、咒语出于古代民间的析祷

咒语之源,乃出于古代巫师祭神时的祝词。《尚书·天逸》曰:“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诗经·大雅·荡》有“候作侯祝,靡届靡究”,所谓祝,就是诅咒,大约最初的咒语,便是要求神明惩罚恶人或向神明发誓时的祝词。古代人们有一种信念,认为鬼魅精怪与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弱点,有种种禁忌,而害怕人诅咒便是诸多禁忌之一,于是人们依靠诅咒来制栽恶势力或鬼域行为,这就是咒语的起因。

7ddd951cb9e34f108ce901fac46e3f62咒语为自然之语言

由于古代医源于巫,故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医巫并存,称为《祝由科》,《说文》曰:“祝者,咒也。”古书《祝由十三科》即有许多咒语记载。《祝由十三科·自序》说:“有疾病者,对天祝其由,故名曰祝由科。”这种以咒语治病的观念源远流长,到唐代,太医署分四科“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禁咒师”《唐书·百官志》,元明太医院分十三科,也有祝由科。祝由,它是既包含巫术(咒语),又包括医术的医巫并存的学科。

医巫并存的沿续,在中医学方面,主要是发展了祝由中的心理医术成分。如《黄帝内经》所说:“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善之间,幼体以避寒,阴居以避署,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仲宦之形,此恬谵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明确指出了祝由是一种精神疗法。

医巫并存的沿续,在民间方面,祝由则被用于祈香,符咒等。中国古代祝由包括祝水神咒,祝墨咒,祝文咒及画符咒等。功夫离深者可以借水、墨、字、画传递信息,从而具有某种特殊效应。还说明咒语是由祝由沿伸而来的,并在民间逐步发展成一种较定型的巫术。

(二)《周易》是咒语的文化源头

1、《周易》是最早的语言符咒。

《周易》蕴藏着深奥的语言奥义,八卦就是最早的语言符咒,每一卦便是一个符咒,象征着大自然的神威无穷。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叫八卦?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疏里说:“卦才挂也。是卦物象以示人,故谓之卦”,通过物象来反映天道运行及其变化,以此来判断休、咎、吉、凶,叫做卦。所谓八卦,就是《周易》书中八种基本图形,由“”和“——”两种符号组成,名称是:乾(),坤(),离(),坎(),兑()巽(),这就是八卦。今天流传下来的八卦有两个,一个是“伏義八卦”,或称“先天八卦”;一个是“文王八辨”,或称“后天八卦”。

伏羲是八卦的最初创造者,伏羲八卦”被认为是最早的八卦,产生于远古时代;“文王八卦”是周文王所作,从“伏羲八卦”演变而来,也是后世长久流传的一种八卦。这样就出现了《伏羲八卦图》(先天图)和《文王八卦图》(后天图)两种八卦图式并存的局面。

“伏羲八卦图”包括“伏羲八卦次序图”和“伏羲八卦方位图”两个图式。“伏義八卦次序图”又称:“先天八卦次序图”,是以太极两仪说为依据绘的(见图20)。“伏羲八卦方位图”又'称“先天八卦方位图”是以《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论断为依据,按照伏羲八卦的次序图绘制的(见图21

“文王八卦图”包括“文王次序图”(见图22)和“文王八卦方位图”(见图23)两个图式。“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是以《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也。”“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的论断为依据绘制出来的。

为什么说八卦是最早的符咒,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语言信息:

一是八卦象征八种基本物质。《说卦》曰:“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也就是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卦象征水,离卦象征火,艮卦象征山,兑卦象征泽。这八种基本物质构成了现实物质的基础,而这八种物质又都是由天地那里产生出来的。

二是这八种物质各有其特性。《说卦》曰:“乾,健也;坤,顺也;震,幼也;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卦为纯阳之卦,象征阳性的事物,所以乾有刚健的属性;坤为纯阴之卦,象征阴性的事物,所以坤有柔顺的属性;震为阳在下之卦,象征雷,雷能震动万物,所以有动的属性;巽为阴在下之卦,象征风,风吹万物,无孔不入,所以巽有入的属性;坎为阳在中之卦,象征水,水存在于低洼之处,所以坎有陷的属性;离为阳在中之卦,象征火,火必附丽于可燃之物,所以有附丽的属性;艮为阳在上之卦,象征山,山乃静止之物,所以艮有止的属性;兑为阳在上之卦,象征泽,泽为人、鱼、鸟、兽取养之处,为万物所喜悦,所以有悦的属性。也就是八卦不仅象征八种基本物质,还象征这八种物质的属性。

三是八卦还象征其他一些事物。它除了象征一些自然现象外,还象征动物、植物,社会生活资料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列表如下:

卦象

自然

属性

动物

身体

方位

季节

西北

秋冬间

西南

夏秋间

长男

长女

东南

春夏间

水、雨

中男

火、日

中女

少男

东北

冬春间

少女

西

从上述三个方面看,大自然的一切阴阳,动静、水火、刚柔、燥湿和一切社会现象全在八卦符号之中,由此可见,八卦是一种高层次咒语,卦是一种密咒,是最早的文化象征。

2、六十四卦卦辞也是一种咒语。

什么叫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与八卦相重叠,推演得出的六十四卦。八卦为经卦,为三画卦;六十四卦称为别卦,为六画卦。

这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一个卦辞。六十四卦每一卦和卦辞,皆有祈告之义,同样是符咒。卦是密咒,辞为显咒。

如六十四卦中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它是乾卦的总说明,也是这一卦判断吉凶祸福的判断语。“元、亨、利、贞”的原意是:元,为万事万物的根本,又作大解;亨,为通达无碍,又作美解;利,祥和而无害;贞,洁净而清正。

所以,乾卦是代表一切事物的元始根源,它是毫无阻碍,无不通达,绝对祥和与有益无害的;而且是沽净清正的。这是一个有利于占问之卦。

“元、亨、利、贞”还可以作以下一些解释:一是古人把元亨利贞解释为代表春夏秋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才有方物。乾坤象征天地,天地变化,产生万物。天地的变化,就是通过春夏秋冬四时。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大地里的生物都萌芽出来了,然后经过发展,成熟和收藏。天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时运行上。这种解释,符合乾代表天的本意,二是元亨利贞,可以解释为仁义礼智四德。也就是用这四字代表乾卦内涵的德性。这种解释也是可以的,因为《周易》是用符号来表示,好像代数式,不能只限于只代表一种事物。概括起来说“元亨利贞”。说明乾卦是一个具有原始的、亨通的、祥和的、贞洁的德性的卦。

元、亨、利、贞在六十四卦的卦爻辞中频繁出现,逢此四字则吉,逆此四字则凶。如《周易•比卦》:“吉,原筮,元永贞”,《易·泰卦》:“小往大来,吉,享”。足见《易》咒的高尚奥义。

“元、亨、利、贞”四字实为《易经》的大神咒,有崇高的祈告之义,相当于佛经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奉佛者认为,持此神咒者“正气存内,邪不可于”,妖魔自被震摄,鬼邪必然畏退。“元、亨、利、贞”四字咒的神圣威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3、太极图、河图、洛书是浓缩了大自然万物阴阳运动规律的符咒。

何谓太极图?所谓太极,就是指天地混沌未开辟之前的状态,把“太极”的含义用图形描绘出来,就是太极图。(见图24)从它的结构看,太极图以圆为形,圆圈内有一对首尾互抱

的阴阳鱼,各占一半空间,各画着一个黑白不同的鱼眼,这两条阴阳鱼又走成一个S曲线。从太极图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来看,它是一幅内蕴天地自然之妙,深藏哲理的宇宙与人生模式图。

②何谓河图?所谓河图,是指运用110的十个数字,以白点表示奇数,以黑点表示偶数,组成的图式叫河图(见25)。

从河图数字的结构和方位来看:

1)河图的全数为55,河图将110这十个数,做天地之数。13579、五个奇数,属阳,象征天,称作天数;246810、五个偶数,属阴,象征地,称为地数。五个奇数的和,是25,这叫做“天数二十有五”,五个偶数的和是30,这叫做“地数三十”。五个奇数和五个偶数的和是55,叫做“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就是河图的全数。

2)河图十数的方位位置是“一与六共居平北;二与七为朋而居平南;三与八同道而居平东;四与九为友而居平西;五与十相守而居平中,”意思是说,16配置在下方,下方是北,是水;27配置在上方,上方是南,是火;38配置在左方,左方是东,是木;49配置在右方,右方是西,是金;510在中央,中央是土。为什么河图要作这样的数字和方位配置呢?这是因为,河图将15这五个数,叫作生数;将610这五个数,叫做成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成的关系。具体的说:

一是北方是阳气开始生起的地方,所以将生数1配置在北方,表示阳气从这里发端;同时将成数6也配置在北方,表示有生必有成,这叫作“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

二是南方是阴气开始生起的地方,将生数又配置在南方,表示阴气从这里发端;同时将成数7配置在南方,这叫作“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

三是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在这里阴气逐渐增长起来,所以将生数3配置在东方,同时将成数8配置在这里。这叫作“天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

四是西方是日落的地方,在这里阴气逐渐增长起来,所以将生数4配置在西方,同时将成数9也配置在这里。这叫作“地以四生金,而天以九成之”。

五是中央是中心之地,所以将生数5配置在中央,同时将成数10配置在这里;这就是“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

以上十数和北、南、东、西、中央的配置构成了河图的图式。

③何谓洛书?所谓洛书,是指运用19的九个数字,以白点表示奇数,以黑点表示偶数所组成的图式,叫洛书(见图26)。

洛书的数字配置是按照参天两地的法則进行的。所谓参天两地的法則,就是奇数为阳,象征天道,将洛书的五个奇数(13579、)参照天道运行的规律加以配置。偶数为阴,象征地道,将洛书的四个偶数(2468)依据地道运行的规律加以配置。那么,天道、地道运行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天道运行规律是:阳气由北方发生,向左旋转,经过东方,到南方达到极盛,然后继续向左旋转运行,到西方逐渐减弱。按照阳气这样一个运行程序,洛书代表阳气的五个奇数的方位配置是:1在北方,表示阳气开始发生;3在东方,表示阳气的逐渐增长;9在南方,表示阳气达到极盛;7在西方,表示阳气逐渐消失。

所谓地道运行的规律是:阴气由西南角发生,向右旋转运行,到东南角逐渐增长;到东北角达到极盛;到西北角逐淅消失。按照这样一个运行秩序,洛书代表阴气的四个偶数的方位配置是:2在西南角,表示阴气开始发生;4在东南角,表示阴气的逐渐增长;8在东北角,表示阴气达到极盛;6在西北角,表示阴气逐渐消失。5在中央,是参天两地之和(3+25)的象征。

另外,从洛书九个数字的排列和结构来看,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洛书的九个数字,总和是45。九个数字中,1234称为生数;9876依次为上述各生数的成数。我们分析一下洛书的数字排列可以发现:去掉中央的5,纵线、横线、两斜线两端的两个数字相加,其和是1010去掉1,得991的成数;10去掉2,得882的成数;10去掉3,得773的成数;10去掉4,得664的成数。如果把生数和成数相加,即,9+1=108+2=10 7+3=10 6+4=10。总和等于40。加上中央的5等于45,这和九个数序的和恰好相等,都是45。如果中央的5加在一起,洛书的方阵的数字相列是:

横线是:4+9+2=3+5+7=8+1+6=15

纵线是:2+7+6=9+5+1=4+3+8=15

斜线是:4+5+6=2+5+8=15

总和:=45

这个数字与洛书的九个数字的总和也相等,古代的人们在道学思想的支配下,把洛书九个数字的排列说得神乎其神,似乎这里面有着不可泄漏的天机。我们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洛书九数的数字排列,确实是科学地揭示了九数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上述太极图、河图和洛书,同八卦一样,也蕴藏着“元、亨、利、贞”四字神咒的奥义,是一种咒语。

总之,(易经》的卦符是一种高层次的咒语,是最早的文化象征,也是咒语的文化源头。

(三)咒语经巫师和方土转入道教

《汉天师世家》云:“张道陵天师,教民奉信黄赤之道。常以符咒治病,有病者使饮符水即愈。著有效验,从教甚众。”张道陵在创立道教的过程中,吸收和应用巫术。促使了道教咒语的产生。

58k58PICuG5_1024正心正意,花开悟道。

张道陵(34—156),又称张道陵,字辅汉。传为汉留侯张良后裔,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少即研读《道德经》及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通达五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东汉明帝时曾为巴郡江州(今四川重庆)令。后隐退北氓山(今河南洛阳北),学长生之道。朝廷征为博士,称疾不应。和帝即位征为太傅,卦冀县侯,三诏不就。东汉顺帝时于蜀之鹤鸣山(一名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造作道书24篇,创立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五千文》为基本经典,并常以符水咒语治病。特别是在施行各种法术时。更要郑重其事的念上无数遍咒语。

张道陵羽化后,其孙张鲁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三国志·张鲁传》云:“鲁据汉中独立,行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致米一斗,疾苦立愈,奉者甚众。”又说,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固以符水饮之治病。”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拜将封侯,五斗米道遂得合法传播,影响日增。于是,咒语产生后,伴随着道教的发展而发展。

汉灵帝时,奉事黄老道的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淸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自称大贤良师,“以善道教化天下”。教徒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于中平元年(184年)发动起义;因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为标志,故人称“黄巾”。《后汉书·皇甫嵩传》云:“(张角)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南朝沈约撰《宋书·羊欣传》亦云:“素好黄老,常手而书章,有疾不服药,饮符水而已。”由此可见,自东汉至南北朝时,道教用符水咒语治病,已逐步发展并在民间传播和扎根。

137-140414104915术数应用于人类社会方方面面

符水咒语治病在汉末之所以出现,是与求仙、方术等活动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道教以及道教咒语的产生,主要在于我国内部神仙思想之流行,而决不是外部宗教思想传入的结果。起初《庄子》所言道术只述框架,没有具体操作方法。《汉书·艺文志》一方面说:“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另一方面《汉书》把秦代出现的那些医卜星相之方士同化过来,认为他们便是有道术之人。《汉书·房传》云:“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注云:“道人,有道术之人。”这里把方士称为“道人”了。

汉代道人与道士是同一槪念。在西汉,已有方士为道人(道土)之说了,到了东汉,方士治病也就演变成道士治病,甚至道士以符水咒语治了。可见。道教咒语的出现,是由巫术经方士传入道教并逐渐发展形成的。

道教经典中保存着大置咒语,比如《太上三洞神咒》卷二记《雷霆如役神咒》中就有:“三十六雷总辖咒”,“七十二侯都总咒”,“开旗咒”,“卓剑咒”,“巡坛咒”;“助威咒”;“用剑咒”;“行净咒”;“变神咒”;“步罡咒”;“会兵咒”;“致雨咒”;“五雷治病咒”;“斟合符咒”等。

四、佛教对咒语的应用和发展

佛教密宗起步很晚,八世纪后才由大乘的一部分派别、婆罗门教及本土道教、苯教相结合而成的。密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咒术、仪礼、习俗为其内容标准。中国佛教的咒语是怎样产生的?

1、唐开元天宝年间由不空和尚来华传播密宗而传入的。

不空和尚(70S—774),唐代僧人,密宗祖师之一,全称不空金刚。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与善元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14岁在闍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随金刚智来华。唐开元八年(720)至洛阳。一说西域人,幼随舅父到内地,10岁游武威、太原,15岁遇金刚智。开元十二年在洛阳广福寺受比丘戒,此后学汉、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经。开元二十九年(741)玄宗下诏令他们回到自己国家去。他们师徒只好回国,金刚智因年迈多病,才从长安走到洛阳就病逝了,金刚智卒后,不空奉命至天竺龙智处秉度密法。初至南海(广州)为探访使刘巨邻留请传法。天宝二年,奉诏赍进国书,率弟子等37人从普贤阿闍黎重受灌顶,学习密法3年。后又周游印度,于天宝5年返长安,携回梵本经100本,计1200卷,以及师子国王罗迷伽的国书、大般若经和礼物。天宝15年奉诏住长安大兴善寺开坛灌顶。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他秘密派人与肃宗通报消息,至德二年(757)唐室还都后,备受肃宗礼遇。乾元元年(758)肃宗敕命长安、洛阳诸寺及各县寺舍,村坊凡旧日玄奘、义净、菩提流支、善无畏、宝胜等携来的梵书全部集中大兴善寺,交不空翮译。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随着这些显密教典的翮译,密教咒语传入了我国。

2、佛教密宗吸取和模仿道教符咒。 道教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深得民间之拥戴,在唐太宗和唐玄宗时代,道教由于得到统治阶级倡导有了更大的发展,影响很大,压倒佛、儒二教,成为国教。特别是到了唐玄宗时代,朝廷虽然继承了前代三教并用政策,不过已发觉佛教并非纯正的中华文化,大有危险,便大兴起道教来。

唐玄宗说他梦到了老子,于是画老子像送各州开元观。开元二十一年又亲自注老子《道德经》,天宝元年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其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其经《文子》为《通玄真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尊《列子》为《冲虚至德真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为《洞灵真经》。 他又在科举中增设了老庄文列四项子科。玄宗又尊老子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册赠后汉张道陵为张天师,道教大大得势,佛教的发展受到限制。

佛教为了摆脱困难,不得不转而向道教学习,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道教的符咒,例如佛教的《观世音及世尊符印十二通及神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见图27

这一符印下面附有咒语:

“世尊此印者,名为管一切,诸秘法咒,皆从此出:

第一观七佛顶金轮严竣等□□

第二观八随求情为给使。

第三观香积如来随愿咒,亦为助力。

第四观清净□王如来□面神咒。

第五观阿阙佛咒。

第六观如意轮王钵头摩年求咒。

第七观大悲一部亦是助力,

第八观庐舍配□□□动六地咒。

第九覌般若一个两百卷中所有神咒皆应。

第十观□□□□□□□。

第十一观金色孔雀王神皇位咒奴,

第十二观大播碎咒。

第十三观□□□□□□。

004b1jMWgy6GLaNAFV5e7&690有无相生

上述符印和咒语说明两点:第一,符印中有“不空”两字,并在附后的咒语中有“若有人诵此不空“四项索旨”,若作此法,“一切诸法自状成就。”佛教符印中推崇不空和尚,正表明这些符咒是密宗根据道教之符箓在玄宗时代所改制,在扬道抑佛的情况下产生的。

第二,佛教把道教的符咒作了“旧瓶装新酒”的引入和改进,采用了道教的“符印”形式,并改作为佛教内容为主的咒语。

又如:佛教的(观世音莕萨符印一卷》列出了许多神祗

谨请东方仞利天王急来为我作拥护

谨请东方世界天为大将军神急来为护

谨请东佛婆提恒沙善神归东佛婆提大魔其令入我界。

谨请南方阎浮提世界恒沙善神莫令入我世界中亦莫扰乱我。

谨请西方西居耶尼准前,北方北越单准前

谨请东方密迹金刚为作拥护,

谨请夜叉童子为作拥护,

谨请金刚童子为作拥护

谨请马头罗刹为作拥护

谨请火头金刚为作拥护

谨请小火头金刚为作拥护

谨请火轮金刚为作拥护

谨请大摧碎金刚为作拥护

谨请鸟葛魔为作拥护

谨请魔河迦罗为作拥护

谨请罗刹为作拥护

谨请神母女药叉童女等为作拥护

谨请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紧那罗摩候罗伽等为作拥护

谨请江河神山海八部龙王等神为作拥护

谨请虚空神地神山林神泉神皆悉为作拥护

谨请天曹地府善恶部官寞业道阎罗大王太山府君为作拥护

……

谨请十三部鬼神

谨请东方提头赖吒天王各领九部鬼神持于东方

谨请南方毗娄勒叉天王各九部鬼持于南方

谨请西方毗娄搏叉天王各领九部鬼于西方

谨请北方毗沙门天王各九部鬼神持于北方

谨清上方刀利天王各领九部鬼神持于上方

谨请下方转轮圣王各领三部鬼神持于下方

谨请东方青帝青神入吾界中

谨请南方赤帝赤神入吾界中

谨请西方白帝白神入吾界中

谨请北方黑帝黑神入吾界中

谨请中方黄帝黄神入吾界中,上各三请然后咒水

谨请东方青帝青神入吾水中

谨请南方赤帝神

谨请西方白帝白神

谨请北方黑帝黑神

谨请中方黄帝黄神,以上皆言入吾水中

吾水非息一。咒如霜雪栽吼,已讫道路断。咒水以讫用结果,谨请东方火头金刚为结果,余四方准此。

谨请下方火头金刚,磷磷相亿,部部安兵,寸寸安箱,不舍本原,不辞劬劳,远来被救摄。

谨请东方大神龙王七界王结果金刚宅,除四方准此,此七里结界,南北中下亦如是。

谨请番神拥护  谨请上方大梵天王

谨请刀利天王 谨请天大将军

谨请番精世界诸善神王,谨请东方天帝释

南西北中亦如是

谨请东方大梵天王 东南西北亦如是

谨请东方楚释 南北方亦如是

(以上转引自高国藩《中围民俗探微》)

64卦方阵

上面例子说明:第一,它采用了我国原始宗教五方神的观点,这表明它是由密宗的和尚们,依照道教的符咒新造出来的咒语,它有别于佛教原有的那种梵文音译的咒(密)语。已完全失去了原来佛教那种陀罗尼密语的风格。第二,这一咒语中一口气念出了几十个,上百个神祇,以表示佛教神祇之多,其中很多神祗也是仿照道教而造出来的。

由于佛教引入外来咒语,以及吸收和改造道教符咒,这就为咒语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五)道家咒语神奇现象分析

道家与修炼是分不开的,道家丹道所提倡的修持方法,基本上都是修炼家所必由的途径,在丹道修持中存在着许多神奇现象,也可视为人体科学研究对象。另外,念诵咒语是丹道修持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因此,对丹道修炼神奇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咒语的深入研究,把科学的东西和糟粕的东西分离开来。

1、长寿羽化现象

丹道东西南北中各派及净明、茅山、隐仙派(文始派)的“粉碎虚空,炼虚合道”之法门修习有两个最显著的成果:一是长寿;二是不死羽化。

59958PIC2GB_1024百川入海,殊途同归。

健康长寿,这本是我国各派丹道养生家皆可达到的一般性目的。丹道文献记载和口传都有许多长寿的例子。例如:黄元吉大师生于元代,直到清末光绪年间还出来传道十余年(见《乐育堂语录》《道德经讲义》等等,才化清风而去。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对50多例全真派学者的长寿事迹所作的统计,其中年龄最小者在80岁以上,年龄最大者达200多岁,其中多例在100岁以上(胡孚琛《道学通论》)

为什么这些人会长寿呢?关于长寿,如果从相对论来看,引力场中的时钟与不受引力影响的时钟相比走得要相对慢些,而且,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引力愈强,时钟就走得愈慢;这一效应称作“时间膨胀”或“时间延伸”。

广义相对论对于受任意引力支配并有任意构件的钟也是一样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那么,一个乘高速宇宙飞船长时询在太空遨游的人,当他返回地球地面时,与一直留在地球上的他的孪生兄弟相比,他应该年轻得多。这是因为宇宙飞行员的生物钟以及他的一切生理过程,比尚在地球上的要慢得多。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详谬”。

诚然,要使这一效应显现出来,宇宙飞行器的速度必须接近光速,这样的高速飞行目前暂时还未制造出来,而国内外人体科学方面的大量实验却证明了,练功者在松弛状态下诸如呼吸、心跳等各种生理节律都有所减慢,有的优秀气功师可以使自己的呼吸频率慢到毎分种12次。

在道家训练有素的丹道修炼者,甚至很多人可以做到停止心脏跳动。70年代,天台山南宗道士谢希纯大师应邀至杭州体检,众人皆希望见识一下何谓丹功,希望大师能够表演一点神奇的东西,谢大师笑而不允,须臾测量心电图时,医生们十分惊慌,因为所有指标都是一根平直线,而大师笑眯眯坐在凳子上。以上事例说明,练丹道可使人体生物钟变得慢些,而由于生命时间的相对伸延就必然导致长寿。

之前不少文献己讲过,修炼丹道最大的成就是羽化。所谓羽化,就是羽化者在融入虚空的“道”之前,于静坐中身体不断消失,有的发出有形象的可见光,上乘者,身体直接转化为不可见的“炁”,在短时间中形骸不断消逝,犹如冰块溶解于水一样,消融在虚空之中。层次较低者还会刺下指甲和头发。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丹道修炼者在其肉身消逝融解之前,头顶及身体周围出现一派紫气祥光。部分人不是马上羽化,其肉身会保持三——七天,然后躯体在这个时间段慢慢化为彩虹、祥光、紫气之类,只有衣服剩下来在棺里——这种成就成为尸解。晋朝葛洪就是这样子的成就。据《晋书》记载,“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葛洪无疾而终之后肉体在七日内五色霞彩,所以才会“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古诗咏诵的“遗衣化蝴蝶,五色似霞鲜”描述的就是尸解过程的壮美情景。值得注意的是,葛洪是以外丹著名的。罗浮山的葛洪衣冠冢

较高层次的羽化,如清末的黄元吉大师在弟子簇拥之下,化身清风而飞升。西派的吴君确在1954年肉身炁化,目击者描述“时所居处数里光明烛天,异香不绝,后并白日现身于香港与马来西亚两道友家”,乐育堂的赵德正在1999年,在密封的山洞里面也是肉身炁化,目击者描述他羽化时的情形“唯余红光袅袅,其他日用衣物一概完好”。更高层次则如同汉代淮南子刘安和晋代许逊,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个人羽化带动全家羽化,乃是丹道修炼的最高层次之一。

藏密吸纳道教修法之后,也有类似的死亡后肉体化虹光的成就,如1952年,西藏的索郎南杰虹化时,留下指甲和头发;1883年,仁增白玛•雅克及其弟子壤日克在敏珠林寺虹化,留下衣服和手指——这些成就基本等于道家说的 “尸解”了。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羽化

那么,羽化后形体消失了,人体质量哪里去了?根据相对论的质量等价原理,当物质具有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时,失去的质量m等于由它转化的总能量E除以光速C的平方。即E=mc²

这里,能量已经成为物质质量的特殊存在形式,而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亦即是能量。修炼者在羽化这一过程中,羽化者的肉体被分解为分子和原子级的质量被“蒸发”掉了,最后只剩下肉眼可见的残余物质——头发和指甲,甚至是肉眼看不见的“炁”。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羽化现象纳入相对论的框架中加以研究和探讨。但是,羽化时肉体“蒸发”过程中究竞产生了那些物理和化学反应,以及为何个人的羽化可以带动家人羽化?其机理还不得而知,还不能科学地说明羽化的更深的内涵。

3 内丹“三昧真火”与“生态量子场“

丹道“三昧真火”修炼到了高深阶段,会生产生一种特异功能“寒暑不侵”。“三昧真火”修成后,甚至可以在任何地方,随自己的意愿发出肉眼可见的火来。

240405-1309200Q51826道的显现无处不在

在解放前四川有一个道人,名字赵仙翁,俗称赵老头,南怀瑾曾经见过。有人送一件锦衣棉袄来送给他,他把衣服放在手掌上,笑道:“我哪里配穿如此名贵的衣服,我把它供了神仙吧。”说完,右手在左手心一拍,手心立刻发出火来,将衣服烧尽。

有一个叫无见子的道人住在山洞里,有几个人到洞内去拜访他,临时大家想喝茶,他就叫人将一口装满了水的锅,放在没有火的灰上,自己低着头对着锅底念咒语,他刚念了几句,锅底就冒出烟来,他不停念,锅底越来越红,不一会水就开了。

咒语蕴含神力

一般修习“三昧真火”的人,身体都能抵抗寒冷,据苏华仁道长(广东罗浮山的道长)谈,其师父吴云青老人当年在陕北修炼,大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只穿一件衣服,打光脚板,整天如此,一摸手掌心,还是热的。

为什么修炼“三昧真火”会产生上述特异现象呢?事实证明: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生态量子场”,它以一定的频率永远不停地在波动而辐射能量。而又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在元神真意的影响下,通过咒语,可以不断地从宇宙吸取能量,使人体成了―个巨大的能量储存库,一旦需要,就化之为精微火一样的能量,使它在体内产生一种物质的热流贯注全身,流通于各种神经经络和脉道,产生一种抗寒能力。如果需要,将“能量”施放出来,就出现放“火”的现象,当然,这一特异功能现象,有待从理论上进一步的说明。

总之,对丹道中的咒语及其作用,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前沿科学来解释,而其更深层次的机理,还有待科学的进步才可以解开谜底。

那么,羽化后形体消失了,人体质量哪里去了?根据相对论的质量等价原理,当物质具有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时,失去的质量m等于由它转化的总能量E除以光速C的平方。即E=mc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2/13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