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藏茶之美

品茶 2023-11-15 02:39:17

藏茶之美

在中国六大茶叶家族中,绿茶作为历史名,清幽的绿色吸引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红茶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影响力,缔造了休闲文化,黑茶散发的却是神秘另类的美,没有精致的外形,没有清高的香气,和粗糙连在一起,和原始连在一起,却有着强烈持久的吸引力。四川藏茶是黑茶的始祖,近年来从雪域高原走到民间,由于具有适合存储的特性,品尝和收藏人数逐步增多,成为升值潜力较大的一种茶叶类别。

藏茶,来自雪域高原的千年古茶,其茶韵来自感受强烈异域文化的美感。打开一幅幅历史画面,没有一种茶可以像藏茶那种充当政治筹码的角色、扮演连接中原与西藏文化的角色和起到以物易物的作用。说到藏茶,眼前出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茶马古道规模空前的马队艰难前行,马帮餐风露宿的苦,爬山涉水的艰辛,让人感怀不已;佛教寺院法典盛会把藏茶作为圣物供奉;眼前又出现19世纪英国抢夺西藏茶叶市场的惊险场面。藏茶融合宗教文化、历史渊源、民族融合,蕴藏深远的文化内涵。藏茶曲折的历史注定其味道是丰厚的,内敛的,也是圣洁的。

第一次出现在眼前的藏茶,观茶汤、赏茶色、品茶味都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眼前这个竹蔑长条康砖藏茶,单看包装外形就被那种气势镇住了,两边有五彩布的花纹图案装饰,外形厚重朴实,具有民族特色,打开土黄色的纸质包装,看到被藏民视为生命一样宝贵的藏茶。如果是精品藏茶包装,藏文化气息就更加浓郁了,那藏文,那布达拉宫,那唐卡,还有十一世班禅大师的题诗等等,华丽高贵,神秘悠远。从长长的竹篾里拿出一块藏茶,拿起工具一点点的撬开,眼前看到一团黝黑的东西,茶叶和红苔紧紧挨在一起,仿佛看到时间在风中穿越。撬开的时候,屏住呼吸,听到一片片剥落的声音,仿佛踩着千年树林里的枯枝败叶,耳边仿佛又听到发酵的声音,长年累月,无声无息,微生物群在不断滋长。为了更好的发酵,藏茶不能只精选嫩芽,有梗有叶的骨架让其有发酵的空隙。或许从藏茶出现之始,它就依赖久远漫长的时间沉淀,和野蛮荒原之地连在一起,充满生命的张力和呼吸。为了长途跋涉的运输,为了方便存储,它塑造成一块块硬硬的冰冷的砖头一样的形状,神秘就是藏茶外形给人的感觉。

拿起藏茶一闻,隐约飘来原始又近乎来自荒野的味道,没有经过华丽修饰,没有经过加工的感觉。藏茶是全发酵茶,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随着岁月的累积,色泽越来越透亮。用茶炉煲煮,溶解在茶汤中各种成分依然在持续发酵,其颜色在泡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茶汤由淡红逐渐变成透红,直至波光潋滟。藏茶两大品牌之金尖藏茶由于茶梗和红苔成分多于茶叶,茶色变色更明显,而康砖藏茶茶叶多有茶梗,茶汤则是琥珀金汤,先黄后红。单看茶色,发酵的特性让我们看到茶色神奇的变化。

对于藏民来说是生命之茶,藏茶是唯一一种与生命连在一起的茶,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健康之茶,养生之茶。

藏茶来自于四川雅安蒙顶山,俗称世界茶文化圣山,雅安俗称雨城,多雨日照不足,由于地理和光照原因,茶多糖含量高于茶多酚,藏茶入口非常温和、醇厚,舌尖还有少许的甘甜,没有一丝一毫的涩味,还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尤其是暖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写到:真茶性冷,唯蒙山茶温而主疾。藏茶能浓饮多饮而不醉也不会失眠。绿茶茶性寒凉,不能空腹饮,因含咖啡因,晚上喝容易失眠,还要新鲜储存,和精贵的绿茶相比,藏茶可以空腹喝,可以晚上喝,甚至可以隔夜喝,要求极低,其味道不涩不苦,滑润温绵,幽香陈韵,就像一个人历尽风霜雪雨的艰辛,经过岁月沉淀的过滤,已经到达高远的境界,对于世事,不争不抢不夺,把深沉内敛的力量蕴藏在体内,只有品藏茶才能给我们这种厚重苍劲的感受。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藏茶香气非常复杂,香气持久。涓滴品尝,舌尖尝到一股陈香的味道,还混杂干果、鲜花的香味,又尝到一股药香的味道,隐隐约约还有吃中药的感觉,介乎于似药不似药的感觉,很独特的一种口感。藏茶,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保健之茶,属于先发酵后成型,是深度发酵茶,在生产、储藏、熬煮过程中持续发酵,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刺激性物质已醇化,而且采自海拨1000米的雨极高山的全株茶,花、苔、果、叶、梗五种材料混合发酵,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去油脂、降血脂、降血糖,对于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在缺氧强辐射的高原地带,缺水果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严重不足,藏茶维系藏民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千百年来陪伴藏民度过无数的岁月,藏族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藏民眼中,茶是血,是肉,是生命。自古以来,中医有以茶入药之说,茶最早进藏,首先体现其药用价值,俗话说“老茶如药”,古老藏茶已有药味的感觉了。

藏茶植根于藏民生活中,已经和日常生活、宗教生活融为一体,在藏茶里加奶,加酥油,加糖,已经形成延续了上千年的习惯,藏茶是酥油茶的重要元素之一,早在唐朝运送茶叶到新疆等地,西北人喝茶喜欢加盐、加糖、加蜂蜜,加奶等调料。藏茶没有强烈的个性,茶性温和,极具包容性,能够融合不同的东西,适合调饮。现在人们流行做成藏茶调适的花果茶,让藏茶从神坛走向民间,更好贴近市场,走向大众。例如在藏茶里增加茉莉、玫瑰、桂花、菊花、薰衣草等各种干花,藏茶的醇厚与干花的清新融为一体,增加茶的香气,淡化藏茶的陈味。观茶色,由绿变红,由浅入深,闻茶香,醇厚中弥漫淡雅清新气息,感茶效,或瘦身养神或保健养颜。茉莉藏茶,在红色的茶汤里看到漂浮着洁白的茉莉花,干花散开,有些还做成小茶包,则看不到干花,只闻到其香气,也充满淡淡的神秘感。如果把藏茶熬制成清茶,加冰加糖加少许的柠檬,成为夏日饮品;在藏茶里增加陈皮、干桔皮,起到化痰、顺气的作用。在国外,还有人尝试在藏茶里增加水果,然后冰镇,果香纯美,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出自千年雪域高原的藏茶,充满晶莹剔透之美,充满原始神秘之气。藏茶没有绿茶的美轮美奂,没有红茶的悠闲优雅,它的美感之处在于它的独特香气、滋味,及特定历史经历形成沧桑、苍凉、厚重、醇和的神韵,更在于可贵的药效,这是它持久的吸引力,这是其他茶类所无法比拟的。随着越来越多人把藏茶当做养生和颐养性情的妙品,藏茶必定被原来越多品尝人士接受。藏茶,在历史上是政治,是经济,是民生,在现代社会,不单是物质的产品,还传递文化精神,充满人文光彩。

普洱茶为什么值得收藏?

  普洱茶为什么值得收藏?

  1、“越陈越香”的转化之美

  普洱茶具有其他几大茶类难以媲美的“越陈越香”的特性,一方面源于云南大叶种茶树内含物质非常丰富,为进一步转化成为一饼好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源于独特的自然“后发酵”留有极大的转化空间,因为有无限可能才更具魅力。

  2、市场消费逐步成熟

  重品质与年份茶成不可逆趋势,老茶数量稀少,价格高昂,只能符合高端消费需求。而原料优质、做工精细的部分普洱新茶无论收藏或是当下品饮均十分适宜,批量存贮成本更低。有好茶、有藏茶,常喝茶更健康。

  3、产品品质知根知底,降低试错成本

  目前普洱茶市场对于茶品品质、茶龄等没有清晰标准与认知,部分老茶市场混乱,以次充好现象严重。而高品质的普洱新茶,市场存量可观,批量收藏性价比极高、升值潜力价值更清晰。

  无论是对原料保真、工艺的应用,乃至品牌本身对品质的要求,消费者及大藏家们都可以充分感知,避免在鉴别标准不清晰的老茶上花费巨大心力,到手后还不是自己想要的。

  

  4、健康属性及收藏属性加持

  市场证明,注重品质的茶友或收藏爱好者更愿意为高品质普洱茶的市场价值、品饮价值和转化价值支付溢价,拥有健康属性及收藏增值属性的背书,出处好的年份品质普洱茶更符合市场消费价值导向,让稳步增值成为一种可能,甚至普通的普洱爱茶人也能成为未来价值受益者。

  5、年轻代对高标准茶品的追求

  当下背景,藏茶群体的年龄也在逐步降低,70、80乃至90后已成为藏家的主力人群。高标准藏家对普洱茶愈加追求精品而非数量,使得普洱茶市场从少数上走向大众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正源、正艺、正仓,更精细化、更品质化。

  6、好茶越喝越少,核心产区原料有限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流通及健康认知化越来越高,反观好茶却越喝越少,尤其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年均产量更是有限,包括我们熟知的班章、冰岛等受制于气候、土壤、日照、品种等等自然因素。为了日后能继续品饮到一杯优质普洱茶,当下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早日存茶”。

  7、茶人情节

  一杯茶,饮人生沉浮,茶品亦如人品。作为一名资深茶人,都希望和自己爱茶一同成长,一同经历时间的打磨和沉淀,慢慢升华!普洱老茶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口感魅力和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部分茶友为能品到一杯“岁月的味道”而不惜重金去买一饼茶,因为好茶而倍感愉悦。

东莞为什么会成为“藏茶之都”?

有句话叫,普洱茶产于云南,藏于东莞。东莞成为藏茶之都,跟它的地理位置条件是分不开的。

茶如果要出口的话,销售渠道要经过广东,然后再销往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而东莞凭借着良好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成了很好的储存茶的大仓库了。又因为藏茶的历史还比较久,自然藏茶的条件什么的都比较成熟了,藏茶之都的名号就叫出来了。

还有就是普洱茶的特质问题。普洱茶是越存越好的,陈茶比新茶好,所以商人们知道这一点之后,就考虑收购一些劣质些的茶,买来自己存着,等到存茶时间存够了,再用好茶的价格卖出去,这是商家的小策略,于是东莞存茶的人就越来越多,存茶数量也就越来越多。所谓经济决定文化发展,慢慢的,存茶从一种商业发展变成了一种东莞市的文化,“藏茶之都”就越来越出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7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