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三珍茶

茶百科 2023-11-16 05:19:01

三珍茶

三珍也是朝鲜族日常饮用的茶品之一。

简介

“三珍茶”就是用黄芷、枸杞、菊花泡出的茶。

功效

黄芷具有排毒去污功效,被称为“人体清道夫”,可以增长元气;枸杞具有滋阴补肾作用,肾生精,精是生命之本;菊花可以聪耳明目,有益于大脑保健。将三种药材放到一起,长期饮用,对人体保健,效果最好。

周庄古镇的蚬江三珍是什么


周庄古镇还是有非常多的好吃的,除了一些知名美食和小吃以外,周庄古镇的蚬江三珍是一定要尝的,这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菜,所谓靠水就有鱼吃,到了江南水乡,怎么可能不尝尝当地的特色菜呢,吃过这里的口味,才算是真的来过周庄。
白蚬子
蚬江三珍之一白蚬子,南风吹时,白蚬最肥,乳白色的蚬子汤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蚬肉炒菜,成为小镇居民价廉物美的菜肴。俗话说:稻熟螺蛳麦熟蚬。每年农历四月,是白蚬上市的季节。
莼菜鲈鱼羹
蚬江三珍之一鲈鱼、可红烧,可煮羹,煮羹时,配上莼菜,莼菜有红梗、青梗之分。清明或白露2个月后上市,也可以在白露前后栽种。此菜曾被誉为江南三大名菜。西晋文学家张翰比喻怀念家乡的“莼鲈之思”,就是指莼菜和鲈鱼做成的“莼菜鲈鱼羹”。
蒸_鱼
周庄_鱼鲜肥美。它是吃肉长大的。吃它也有讲究,就是传说中的一鱼两吃,它的鳃煮汤喝,肉红烧来吃。春来周庄,是品尝_鱼的好时间。
银鱼炒蛋
蚬江三珍之一银鱼。银白透明。肉质细结鲜美,可炒炖,可做成鱼圆煮汤。“银鱼炒蛋”是周庄一带有名的家常菜。
以上是周庄古镇的蚬江三珍,下面这两个属于当地的特色菜和小吃,也非常推荐大家尝一下。莼菜
莼菜,是一种娇生惯养的水生作物,性喜温暖,适宜在水质清纯又风平浪静的港汉生长,莼菜有红梗、青梗之分。一般在清明前后栽种,也可以在白露前后栽种。待植株生长2个月后开始采摘。叶片浮于水面,呈椭圆形,较滑嫩,叶背有胶状透明物。用莼菜的嫩叶嫩茎煮汤,鲜美可口,营养丰
袜底酥
周庄袜底酥,做工讲究,用油酥和面,要反复揉和五六次到完全均匀为止,这样烘烤出来的酥饼,才能一层层薄得透明,吃起来松脆爽口。一块小小的酥饼,一层层薄如蝉翼,咬起来清新松脆,吃到嘴里甜中带咸,一直是游人争相购买的茶食。
周庄是非常适合周末休闲度假的地方,古镇基本保留着原貌,还是非常复古,喜欢周庄的朋友一定要来看看,但是请记得带雨伞,江南还是比较喜欢下雨的。

求关于茶的知识,尤其是大佛龙井。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是山区人民长期从事生产的经验总结。高山比平地好,内山比外山好,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如闻名全国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 “霍山黄芽”都是产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高山云雾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所致,这是茶树的生物遗传学特性所决定的。
一、茶树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 茶树喜温喜湿:
茶树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的云南,那里四季如春,在夏天,因 海拔高,气温低,7月份平均气温在22℃以下,盛夏而无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湿气流 影响下,一般较弱的寒流不能到达到。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隆冬而无严寒。那里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由于茶树长期生活在这种温暖而湿润的生态条件下,因而使茶树形成喜爱温湿的特性,与高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研究,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日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茶树不但生长快,而且品质也好,日平均温度超过25,虽然生长快,但易老化,品质下降。茶树生长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在茶树生长的季节,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最好。
2 茶树喜光耐荫
茶树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荫性,它既能在强光下正常生长,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 射光,生长得更好,而且品质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树耐荫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茶树的祖先长期在光线较弱的生态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耐荫的遗传特性。茶树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b,叶绿素b对蓝紫光的吸收率特别高,而漫射光 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 茶树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树生育和品质。茶树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要茶树生长好,品质优,就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机质丰 富,呈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

二、优质的物质基础
茶叶品质是由鲜叶质量和制做工艺决定的,鲜叶通过一定的制做工艺,使内在的化学成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色香味。形成鲜叶化学成份是氨基酸、咖啡碱等 ;形成香气的主要物质是芳香油。蛋白质是其中含氮的结构物质,它的含量高,意味着嫩度好,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茶树生态条件优劣,深刻地影响着茶树的代谢活动,因而也改变着化学成份,左右着茶叶的品质,在气候温和调匀,雨量充沛,光照较弱,慢射光较多的气候条件下,在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较好的弱酸性土壤中, 有利于茶树氮代谢,可以使其积累较多的有效成份,提高品质。

三、高山茶园生态条件的特点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内含物质的形成和数量的积累经常受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影响而有显著的变化。高山茶园由于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覆盖度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土 壤深厚肥沃,形成独特的生态条件,茶园又多分布于群山环抱的山坞之中,终年云雾缭绕, 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漫射光多,茶树常年生长在荫蔽高湿的自然环境里,朝夕饱受雾露的滋润,生长良好,因而芽叶肥壮,叶质柔软,白毫显露。
高山茶园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大,早晚凉,中午热,白天温度较高, 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夜晚温度较低,因呼吸作用减弱,降低了有机物质的消耗,糖类的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就有利于中有机物的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嫩度高、品质好。

震远同的品牌故事

不凡来历 百年传奇
千年古城湖州,民风古朴淳厚、崇尚礼仪,湖州震远同正代表着一种蕴涵深厚人文气息的礼仪载体。“震远同”因其独特传统工艺,加之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创出了“茶食三珍”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等,成为逢年过节、探望长辈、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佳品,同时也是人们休闲享用的最受欢迎食品,尤其在华东地区一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据历史追溯,晚清同治年间的1856年,一位名叫沈震远的人在湖州菱湖镇上开了一间专营茶食的小店,当时取名“沈震远茶食作坊”。由于沈震远精明能干,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自己的茶坊名闻全湖州,其所产的玫瑰酥糖、椒盐桃片和牛皮糖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被人们称为茶食中的“三珍”。约在1870年后,“震远同”创始者方幼时拜沈震远为师学艺,因其勤奋求进,深得其师店主沈震远的宠爱。随后沈震远去沪从事钱庄业后,把茶食店坊交于方幼时经营。方为扩大事业,将店坊迁址到湖州骆驼桥畔。为了感恩其师、以其师商号影响求得市场认同,方将店坊更名为“震远同”。当时方氏起用这个商号名称,颇费一番心思,其含义有二:一是借用师名,以表示永志不忘前辈扶持之恩,二是决心要继承师业,有所作为。“同”字寓有师徒一脉相承和“认同”的涵义。
励精图治 金钟震远
经过创业阶段磨炼的方幼时深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因此他于1889年接纳茶食技师朱清源合股经营,博采众长,合力开创具有“震远同”特色的茶食糕点,逐步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富有“震远同”特色的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薄脆饼、寸金糖,苏式月饼等品牌产品,提高了产品竞争力。颇懂生意经的方幼时在产品的精、特、优三方面狠下功夫。聘请了各地不同帮别的糕点师傅,精心制造各式风味食品,特别是以朱清源为首的一批江苏师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广泛地吸取各地间的美食特长,对原有的“三珍”进行调整配方,创出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工艺流程,从而使“震远同”的茶食产品在杭、嘉、湖市场上独占鳌头、名声大噪。一九二七年玫瑰酥糖被荣荐参加了西湖博览会,参展的“震远同”玫瑰酥糖获得了与会同行的一致赞扬和好评,香港《大云报》也曾经为此撰文作了专题介绍,引起海外同胞的极大兴趣。步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颇有现代企业家风范的方幼时之子方玉麟,子承父业后申报注册了“金钟牌”商标。其意一表示自己的产品质量像金钟一样越敲越响;二是“金钟”商标启用后使茶食“三珍”有了辨识。经过方幼时父子两代人的不懈努力,“震远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也日新月异、逐渐完善。
艰难转型 再展雄风
1956年公私合营,当时以“震远同”商号为主体,吸纳湖城14位小业主,合资4万余元,建立“湖州震远同食品商店”,主要生产以原“震远同”为基础的各式茶食产品,以及少量手工糖果和蜜饯类产品,后变更为“湖州震远同食品厂”。 1963年,在国家的扶持下,作为全省三个定点生产饼干企业之一,建立机械化饼干生产车间,当年又并入原新湖公司糖果车间相应机械设备和人员,往后几年又新建了冷制品车间,以及锅炉、液化葡萄糖等辅助生产车间,形成茶食、饼干、糖果、冷制品四大生产车间和配套的辅助车间。企业已初具规模,产品的结构、比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茶食糕点的生产比重逐年缩小。到80年代中期,只保留生产“茶食三珍”即:玫瑰酥糖、椒盐桃片和牛皮糖系列。在那段时间,震远同所取得的业绩多次得到上级党和政府的好评。企业所获得各项荣誉规格也较高,如:“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先进企业”、“文明企业”、“市级红旗企业(十个企业之一)”等等。为此,“震远同”吸引了不少文化名人,著名书法家费新娥欣然挥毫写了厂名;原商业部部长胡平亲笔写下“百年老店、再展雄风”8个大字;新华社国内主任张万舒提笔写下“金钟声震远”、“三珍誉四方”等。
百年品牌 现代企业
2001年1月,湖州震远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大大激活了震远同内部的生命力。2003年公司在湖州开发区征地50亩,经过两年多的厂房建设,05年下半年顺利完成了新厂房的搬迁,从新企业一诞生,震远同领航人本着卧薪尝胆的精神,在广泛市场调研基础上,首先把目光定位在产品开发上,不断拓宽思路,从改进、增多传统产品品种和开发原来不生产的产品两个方面着手推出新产品,丰富产品品种,形成市场销售冲击力。合桃糕尤其是南枣合桃糕是“震远同”的传统优势产品,企业根据现代消费者不仅讲究口味、包装、更讲究营养的实际需求,相继开发出了桂圆合桃糕、莲蓉合桃糕、百合合桃糕等新品种,不断丰富合桃糕的品种,为更加追求“吃出健康”、“吃出时尚”,企业根据江浙沪一带传统进初习俗,结合现代便捷、健康的消费理念与特色生产工艺,有机融入名贵阿胶,同时辅以福建的桂圆、安徽的纯黑麻及枸杞等配料,精心加工而成独一无二的阿胶合桃糕。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钟爱,近四年来,“震远同”的生产、销售年年大幅上升,正在稳步走出低谷,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在连年的快速发展中,“震远同”也深深地感受到,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产品开发难而带来的产品老化、市场开拓难而来的销售量上不去、人才支撑不够而带来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成为“老字号”发展急需破解的难点。
震远同食品有限公司在传统三珍的制作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加工工艺,如酥糖麻屑坚持用石臼打麻,虽然工艺繁琐,产量不高,人员工资高,传统手工艺不失传,在重点抓好“三珍”拳头产品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研发出了低糖、清淡、营养的核桃糕系列,米馒头等食品,种类繁多,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老字号企业能保持辉煌至今,中国历史古老食品文化被完整地继承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口味相结合所至,这与传人重视老字号,保持和继承了传统独特制作工艺有关,震远同在历届杭州、上海等地展会上都会引来消费者对产品的赞誉。
以前走亲访友均以拎携“震远同”的“茶食三珍”最为亲切。尤其是每逢过年、探望长辈、走亲访友,如用茶食点心类作馈赠礼品,必首推“震远同”的“茶食三珍”。如今的“震远同”努力使新时代的湖州人再次拥有如此感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96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