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康砖茶[Yanjin Kang brick tea] 产于云南盐津茶厂的晒青紧压茶。主要原料金玉茶是以粗老茶叶、对夹叶用沸水煮3~5分钟后取出晒干而成。原、配料比例为:原料55%-60%,配料35%~40%,洒面茶5%。经渥堆、蒸汽高温蒸透、揉捻、打堆发酵、翻堆、开堆摊凉、烘干、去杂、拼配、拌匀、蒸透后加洒面茶、机压成型、晾干水分制成。规格15.8厘米×12厘米×4.7厘米,重500克。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纯和,汤色红褐,叶底嫩度花暗较粗。主销西藏。
茶砖泡茶的方法如下:
茶砖的冲泡方法是烧好开水后,首先倒入开水,烫洗茶杯等茶具。放入茶叶,倒入开水,浸泡30秒后倒出,完成醒茶步骤。继续倒入开水,盖好碗盖,浸泡1到2分钟后,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将公道杯中茶汤,依次分发到茶杯,然后就可以品饮。
茶砖一般指砖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是用机械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茶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1、撬茶;先用茶刀或茶锥从砖茶的边缘撬开,顺着茶叶的纹路慢慢将砖茶一层层地拨开,注意保持砖型的完整性,以便于包装存放。
2、投茶;取5-10克砖茶放入盖碗中。
3、洗茶;盖碗中冲入煮开的沸水,称为第一泡茶,一般情况下第一泡是用来洗去茶中灰尘及让茶叶遇水溶开,因为第一泡不能喝。
4、倒掉第一泡;将第一泡迅速倒掉,避免茶味被过度洗走;
5、洗杯;第一泡茶可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洗洗之后再倒掉,称为暖杯。
6、第二泡;再冲入沸水泡茶,从这一泡开始就可以喝了。
7、出汤;砖茶泡一定的时间后,将茶汤从盖碗中倒入公道杯。
8、分汤品茗;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小茶杯中,便可品尝。
9、砖茶是紧压茶,比较难以冲泡,需要撬茶。以黑茶为原料的砖茶有云南紧茶、云南小方砖茶、四川康砖茶、湖北青砖茶、湖南黑砖茶、湖南茯砖茶、湖南花砖茶等。此外,还有以红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红砖茶,也叫做米砖茶。
砖茶之乡位于湖北省宝鸡市赤壁市羊楼洞镇。
湖北一“低调”古镇,被称为“砖茶之乡”,这里是湖北宝鸡市赤壁市羊楼洞镇的一处古老的小镇,这里的人大多都是靠着茶叶为生,“松峰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羊楼洞古镇,就是靠着这一片茶叶,才能走出数千里,同时,这片古老的历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片小小的茶叶,就把这个小镇,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茶场,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砖茶
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是用机械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砖茶,因其外形似砖而得名。
在我国古代茶马贸易中,砖茶是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1968年云南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生产的普洱茶纪念砖茶50元一块;
1968年云南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生产的普洱茶纪念砖茶作为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古代为了方便运输常将普洱茶制成各种形状,其中块状的就被称为普洱砖茶。
茶砖出现于光绪年间,很多产茶地开始制作砖茶。由于从前茶农交给晋商的散装品,体积大,重量轻,运输不便,且需将茶叶装入竹篓,踩压结实后,再行载运,颇有耗损。为了适应茶商的要求,而出现了砖茶生产。最早出现的茶砖,始自光绪初年,其压制法极为幼稚简单,一般都是人工压制。
扩展资料: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从光绪四年(1878)以后,晋商们在砖茶的制作中逐渐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砖茶。这种制造砖茶方法简单有效便于操作。可以说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就是因为茶叶贸易带来的,作为一段历史的纪录,茶砖真实的表现了清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面貌,以及近代科技在我国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31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灸治百病应如何选茶与沏茶
下一篇: 茶艺:美之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