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劝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过度虚荣,知识浅薄却到处炫耀自己,什么也没有却假装拥有很多。
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应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应成为人效中的生活准则.。
后来韩国的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四个字,也折射了朝鲜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亦可见,朝鲜的茶礼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应该说整个朝鲜半岛(韩国和朝鲜是由新罗、百济和高丽统一而成),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往来,他们来中国学习文化,包括文字,然后把精髓部分带回国,其中自然包括茶文化。在韩国史书《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中,就有“茶自善德王有之”记载。善德王是新罗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可见早在我国唐代时期新罗就从中国引进来茶叶和饮茶方法。
新罗使者金大廉到唐朝进贡,带回去很多茶树种子,从此新罗国才有了茶树,除了供给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僧侣和社会名流外,民间也开始销售茶叶。
公元8世纪,新罗学者崔致远带回煎茶方法,掀起朝鲜半岛的第一个中国茶文化高潮。
第二个高潮是在高丽王朝时期,推行茶礼祭祀,每年的燃灯会和八关会,国王亲自向释迦佛和诸天神敬茶。当然这源于我国宋代的焚香、叩拜、献茶的道家茶礼,还有点茶法。韩国也采用点茶法饮茶,同时引进啦中国的团饼茶和茶具,当时流行的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都是效法中国制造的。总之,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兴盛的标志,形成啦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茶礼文化。
李氏朝鲜时期是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第三个高潮。 这个时候朝鲜半岛种茶产茶叶的地方已经很多。中国此时处于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流行的是泡茶方法,朝鲜半岛也随之效仿。他们通过消化、吸收中国茶文化,加上饮茶方法、茶器技艺发展,茶文化内容逐渐稳定下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茶文化又得意复苏,建立啦“韩国茶道学院”,成立一些茶文化学术团体,并概括出“和、敬、俭、真”四字茶道精神。
韩国茶文化整个是在学习、吸收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稳定的,就像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一样,最初多少都有受中国茶文化影响,但和自己民族结合,又总结出不同的茶道文化。
中华茶道精神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 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 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其它的说法: 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世上人人都在寻求快乐,但只有一个确实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控制你的思想。快乐不在乎外界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心的情况。 行动好像是跟随感觉走的。其实不是如此,行动是与感觉并行的。我们能使直接受意志支配的行动有规律,也能间接地使不直接受意志制约的支配有规律。
? ?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而不重形式。在中国茶饮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橘皮,薄荷,桂圆, 红枣 ,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 ?伦理 道德 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好人格的昭雪,这既是中国茶饮的最高境界---茶道。
? ?
? ?茶道不同于茶艺,他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还注重精神内涵。
? ?什么是茶道的精神内涵呢?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 清 寂 ”,即为茶道的四谛 四则 四规 。“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敬”表示相互尊重,并做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 清爽 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日本的“和 敬 清 寂 ”的四谛 四则 四规。 “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 “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做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庄重 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日本的“和 敬 清 寂 ”的四谛始创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 ? ?那么,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 ?
? ?台湾中华茶道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道基本精神是“清 敬 怡 真 ”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清洁”,“清廉”“ 清静” “清寂” 。茶道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镜清寂 宁静 明廉 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们,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即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使人子啊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 ? ?
? ? 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 ?美 和 ?敬 ”。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 ?
? “ 武夷山茶痴”林治克生认为“和 静 怡 真” 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4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饮靓肤茶容颜靓丽玉无瑕
下一篇: 君山银针冲泡程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