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名闻天下,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优异的品质,更在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铁观音茶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的茶文化一脉相承,有几百年茶史的丰厚积淀。细细品味铁观音,不止是一种味觉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的享受。
安溪茶
受康熙赞赏
安溪铁观音被世人厚爱,与清朝名臣李光地有关。1682年,李光地送母还乡,建“榕村书屋”。讲学期间,总督姚启圣常以地方政事咨询李光地,李光地备陈利弊,以纾民困,村夫感其恩,常送安溪当地名茶请其品尝。
后来,李光地在朝廷为官,少有返回安溪,村夫王氏、魏氏、许氏常年将各自制作的茶叶奉上让其品赏,李光地每有新茶到京即邀亲王同僚等品尝。据民间传说,当年王、魏、许为争制茶头名特将三份茶送请李光地裁决,李将茶奉给天子品尝,康熙饮后大加赞赏,定恒亲王允祺选安溪茶入贡。
“魏说”和“王说” 诠释铁观音由来
安溪铁观音名之由来是从“观音赐茶”和“皇帝赐名”等传说中而得。据《安溪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发源于古老茶乡安溪的西坪尧阳。关于它的由来,广泛流传着两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一个是“魏说”,一个是“王说”。
安溪人口口相传的“魏说”,据说发生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老茶农魏荫(1702-1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魏荫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
魏荫视之为家珍,凡饮过此茶的人,亦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详告塾师,还说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道:“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王说”是民间的另一个版本的传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官至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王士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一日,王士让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它种,遂移植在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后,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尧阳茶史。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茶文化搬上大荧屏
俄罗斯现茶叶一条街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如今在安溪,不仅有魏荫名茶园、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等茶文化创意项目,安溪茶文化还被搬上了大荧屏。着名演员范冰冰主演的《婀娜公主》取景安溪,在剧情中融入了厚重的闽南风土人情和茶文化,主人公吟诵茶诗信手拈来,乌龙茶的渊源娓娓道来,闽南元素比比皆是,茶艺茶道成了该剧不可或缺的情节。
安溪铁观音不仅名闻国内,而且畅销国外数十年,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安溪铁观音。在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俄罗斯,出现圣彼得堡安溪茶叶一条街,铁观音成为远销俄罗斯的新宠。据报道,目前在中国贸易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100多个国家的外商中,半数以上的外商喜欢以安溪铁观音待客或自饮。
出身安溪茶乡,乐享关乎茶与生活点滴感悟。了解更多铁观音知识可以加茶农【yk039641】知茶,懂茶,分享茶经验才是我们的初衷。
福建安溪县既是世界名茶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乌龙茶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市。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
精品铁观音的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那么要怎么辨别安溪铁观音的品质呢?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1、观看外形:主要是观察铁观音的外形、色泽、匀净度和闻茶米的香气。凡外形肥状、重实、色泽砂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此类茶即观音特征明显均为上品茶;反之为次品茶。
2、湿评品质: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鉴别其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
(1)嗅香气:先嗅香气是否突出,再区别香气高低、长短、强弱、纯浊。嗅香时采用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的方法。凡香气突出,香气清高,馥郁悠长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2)尝滋味: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汤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过舌头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滚动,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细胞作出综合的滋味感应。凡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3)看汤色:看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清浊等。凡汤色橙黄明亮的(简称是绿豆汤)的为上品;暗浊的为次品。
(4)观叶底: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俗称“茶渣”),倒入盛有清水的盘中,观察叶底。凡叶底柔软、“青蒂绿腹”明显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铁观音以春茶和秋茶为佳,就是所谓的春水秋香,按理说春茶的总体品质应高于秋茶,但由于春茶的采摘时间气候要求,制作工序比较苛刻,而且春天之后就是夏天,茶叶比较难保存,等等原因使得很多人推崇秋茶,其实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很多商家对香味的炒作,秋茶更香一点(特有的兰花香更重)。其实现在有了空调,冰箱,制作用了机械,已非完全传统的制作方式,茶品可以得到控制
铁观音,福建安溪人发明于1725-1735年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分类: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为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高档产品,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具有“鲜、香、韵、锐”之综合特征。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沏明亮。口、舌、齿、龈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 浓香型铁观音 浓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产品“醇、厚、甘、润”,条 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韵香型铁观音 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03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传世的茶道,黄山茶道
下一篇: 山东即墨:绿茶靠生态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