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普洱茶茶艺程序

小小茶农 2023-11-24 23:18:47

普洱茶茶艺程序

普洱茶茶艺程序方法:盖碗冲泡法。

备具:盘、盖碗、紫砂壶、小茶杯。

第一道——赏具:孔雀开屏通常选用长方形的小茶盘,上置盖碗和小茶杯,二者多用青花瓷,且花纹和大小配套,公道杯以大小相宜的紫砂壶为上。

第二道——湿茶:温壶涤器用烧沸的水冲洗盖碗、小茶杯。

第三道——置茶:普洱入宫用茶匙将茶置入盖碗,用茶量为5-8克。

第四道——涤茶:游龙戏水用现沸的开水呈45度角冲入盖碗中,使盖碗中的普洱茶随高温的水流快速翻滚。

第五道——淋壶:淋壶增温用涤茶之水淋洗公道杯。

第六道——泡茶:翔龙行雨用现沸开水冲泡盖碗中的泡茶,用量约150毫升。冲泡时间分别为:第一泡10秒钟,第二泡15秒钟,第三泡后,依次冲泡20秒钟。

第七道——出汤:出汤入壶将冲泡好的普洱茶汤倒入公道壶中,出汤前要刮去浮沫。

第八道——沥汤:凤凰行礼把盖碗中的剩余茶汤,全部滤入公道杯中。

第九道——分茶:普降甘霖将公道壶中的茶汤分入杯中,每杯倒七分满。

第十道——敬茶:奉茶敬客将杯放在茶托中,举杯齐眉,奉给宾客。

第十一道——品饮:寻香探色品饮普洱茶,重在寻香探色,再啜味。

秋季给君子兰换换盆文/杨悦秋季天气转凉后,君子兰的休眠期结束了,渐渐进入生长期。每年这个时候,就该给君子兰换盆了。

换盆有两个目的:一是君子兰苗长大了,小盆已不能适应根系的发展,应当换大一点的花盆,更换新的培养土;二是君子兰在原盆里生长了一年,盆土内的营养几乎耗尽,应该更换新的培养土,保证养分供应。换土要换肥沃、疏松、透气良好的土,黏性、容易板结的土不宜使用。10月下旬以后,北方地区可以把君子兰移入室内管理,从此时起到翌年4月可给予全日照。日照充足可以大大增加养料的积累,对开花非常有利。如果土壤肥料充足,可以不用再追加肥料;若是肥料不够,应每半月加施一次液肥。浇水不宜太多,常保持盆土潮润即可。

北方冬季空气干燥,应常向叶面喷雾增湿。君子兰既不耐寒也不喜欢高温,入室后应保持室内温度16-24℃,不要低于12℃。室温低时,千万不能把君子兰放在火炉旁烤或暖气片旁加温。

浅解三字经(之九)[本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注释]

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通经典,官至尚书令。

九:九岁。转载自养生保健指南。

我想知道茶艺的步骤,和各种茶具的名称还有图片~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
  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
  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
  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http://www.china-herbtea.com/hcp/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7

谁能帮我找一下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及程序?谢谢...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红茶的冲泡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一般来说,品饮红茶,选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乌龙茶的冲泡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花茶的冲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家人老小团聚,泡上一壶茶,一边品饮,一边拉家常,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气氛。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点花茶法

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泡茶法

此法时清以至现代,为民间广泛使用,自然为人熟知。不过,中国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区别。由于现代茶的品种五彩缤纷,红茶、绿茶、花茶,冲泡方法皆不尽相同。大体说,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亦随各地所好。近年来宾馆多用袋装泡茶,发味快,而又避免渣叶入口,也是一种创造。饮休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物质活动。所以茶艺亦不可墨守成规,以为只有繁器古法为美。但无论如何变,总要不失茶的要义,即健康、友信、美韵。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导下,作些改进是应该的。当代生活节律不断变化,饮茶之法也该越变越合理。法简易行,但过简通俗读物是韵味佳趣。古法不易大众化,但对现代工业社会过于紧张的生活,却是种很好的调节。所以,发掘古代茶艺,使再现异彩,也是极重要的工作。据说福州茶艺馆已恢复斗茶法,使沫饽、重华再观,实在是一雅举。谈饮法,不仅讲如何烹制茶汤,还要讲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汤,汤熟后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时沫饽要均。宋代用点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点;也可以用大汤钵,大茶筅,一次点就,然后分茶,分茶准则同于唐代。明清以后,直接冲泡为多,壶成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壶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码能斟四、五碗的茶壶。所以,这种壶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称“茶子。五杯至十几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撒,民间称为“关公跑城”。技术稍差难以环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点一提,也是几次才均匀茶汤于各碗,引谓“韩信点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1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