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子茶怎么拿出来的,你知道吗?”小姑娘一脸疑惑的看着我。我笑着说:“这是我的奶奶教我的,我奶奶有一个习惯,每次喝茶的时候都会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然后再倒茶。这样就不会洒出来了。小姑娘听了之后非常开心,说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奶奶。我说,好啊,那你以后就天天来看我奶奶吧。小姑娘娘高兴的答应了。后来我奶奶去世了,我每次来看她,她都会给我一些好吃的,有时候还会给我讲故事。
有一句话叫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在茶上也同样适用。
我们都说茶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特性,每个人品出的茶味道可以不同,每个人的喝茶方式也可以不同。在时间与文化长久的交汇以来,56个民族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喝茶习俗。
▼
01
竹筒楼下饮一杯竹筒香茶。
傣族,不止是和竹筒楼息息相关的。
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又热情好客的民族。
傣族人喝竹筒香茶,通过装茶、烤茶、取茶、泡茶四个步骤而制得,制得的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喝起来常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装有茶叶的竹筒,在火塘边烘烤,每隔4-5分钟翻滚一次。当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用刀一劈,瞬间就清香扑鼻,这大概就是竹筒香茶的魅力。
傣族人手捧筒状茶棒,配上异域风情的服饰,倒添了几许待客之感。
“没有茶就不成为礼仪。”也是傣族人一直坚持的信念。
02
作一首打油诗,敬一杯打油茶。
“ 一杯苦,二杯夹(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 ”。
听过打油诗,但未必听过打油茶。
打油茶 是滇、黔、湘、桂四省区及毗邻地区的侗族同胞所喜爱的。
打油茶的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
一只小铁锅、一把小木棰、一把未经加工的茶叶,还有必备的葱、姜、蒜头、盐。
以肉骨汤代佳泉水,烧热铁锅,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葱段、姜片、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土茶。
再加以木棰反复敲打,方能使风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肉骨汤、适量盐,倒入小碗,加上葱花,放点油氽花生米,能使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
在桂林地区,与其说是喝油茶,倒不如说是吃油茶更为贴切。
03
江湖悠悠,青青竹节,冽冽甘甜。?
青竹茶 ,它的形与味就如同其名一样好听。
饮用青竹茶的是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
喝青竹茶一般是在离开村寨务农或进行进山狩猎的活动之时饮用的。在劳动间歇,布朗人在地头边燃起火堆,将刚砍下的香竹砍成长短不一的竹筒作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竹筒一般长30厘米至50厘米,装入清凉的山泉水后放在火堆边烘烤,待水沸腾后放入随身携带的晒青毛茶稍煮片刻,煮好后即可倒入若干短竹筒内,分送众人饮用。
这种青竹茶将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喝起来别有风味,久久难忘。
青竹茶的存在,让外出工作显得不再枯燥无味,江湖悠悠,青青竹节,冽冽甘甜,对布朗族来说,是一剂最好的安慰剂。
04
一手提托,一手握盖,由里向外刮几下。
说起刮碗子茶,这个名字虽然有点怪,却是一种甜美的养生茶。
刮碗子茶来自回族,回族地处大西北地区,以宁夏、青海、甘肃三省(区)最为集中。
茶叶对于干燥的西北地区来说,可谓是救星。
它带来了大量维生素和多酚类物质,不但可以补充蔬菜的不足,还能助于去油除腻,帮助消化。
人们会在刮碗子茶中放入冰糖、干果、白菊花、芝麻等等,更有一个美誉称其为“八宝茶”。
喝刮碗子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称也是由此而生。
人说,这种茶, 次次有味,且次次不同 , 难怪受到回族朋友的万分宠爱。
在这世界的各地,还有佤族的铁板烧茶、陇中人的罐罐茶、白族的三道茶等等民族茶习俗。
八方之茶,汇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展现出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山水间,饮一壶好茶,闲看云起云落,清风逸逸,是一种自在,也是一种怡然。
哈伊萨姆奶茶啊,而且针对这个奶茶的本身的故事呢,是非常多的。讲这个奶茶是怎么来的,相传,那咱咱讲话了,距离现在大概可能有个四五百年的时候。有一个这个。回族青年叫做阿里木。阿里木喜欢上了一个小姑娘的小姑娘,叫什么,叫做拉姆哈斯。于是他就想追求。但是追求呢?它本身兄弟们在讲话呢,小伙儿屁能耐没有啊,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虽说呀,他光是自己喜欢,心里头闹心,一天到晚挺闹心。挺闹心的事,挺闹心的,然后呢,他就寻找各种灵感,那制造偶遇等等各种机会,但是呢,也始终是没有把这个。这个好的一个想法展露出来。
于是有一天呢,正好呢,他在这个。河边走的时候嘞。拿着一罐,给你一桶牛奶啊,正好这个蜂蜜裹到牛奶里头了。有蜂蜜,有茶叶,有这个乱七八糟东西,反正都一股脑儿混到一块儿了。小伙非常着急啊,想捞,后来又一想,这么多也捞也捞不出来,分也分不干净就得分,干净了就不好了。于是呢,他就把这东西一堆这种各种调料啊,搅拌搅拌呢。搅拌之后呢,他品尝了一下,非常好喝。于是呢?他就把这个正好把这个奶茶呢,最后献给了这个。拉姆哈斯这个小姑娘,哎,他征服了小姑娘的胃,他俩也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对情侣。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55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铁观音皇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