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叶种植面积2022年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新经纬app)(王文娟)(新华社专特稿)(编译:陈佳明)(新华社专特稿)(编译:王文娟娟。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茶叶是舒城县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涉及16个乡镇20万茶农5.5万户农民生计。
科技支撑建强优质基地
近年来,舒城县舒茶镇古尖香茶场通过低产茶园改造和承包山场方式将茶园面积从2017年的300多亩扩大到如今的1350亩良种茶园。基础产业要得到长足发展,科技是核心驱动力。
“我们累计投入560余万元通过安装绿色防控设施诱虫灯、诱捕器、球形探头等,新建智慧茶园系统,包括数字茶园大数据中心平台、智慧种植管理、数字茶园农业物联网管理(气象环境采集、茶园四情监测、茶园绿色防控)、数字茶园视频监控管理和茶叶区块链追溯管理等五大系统,实现全园智能化管理”。古尖香茶场负责人吴启明介绍,由于加大科技投入,目前茶园管理得到显著增强,也极大提升了茶叶品质。
据舒茶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舒茶镇发展以九一六、二古尖、天子寨、大小岩等四大名优茶基地为主的茶园面积12000亩,年产名优茶260吨,茶叶年产值1.6亿元,茶农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
项目支援延伸加工链条
随着名优茶园面积及产量的不断增长,配套设施及加工生产能力亟需提升,舒茶镇统筹交通、衔接等项目资金约300余万元建设园区道路及配套灌溉、排水工程。
“茶场为当地群众提供扦插、苗圃管理、茶园管理、采茶、制茶分检和包装等众多就业岗位,其中季节性就业岗位近700个、长期性就业岗位40多个,年支付周边富余劳力(含脱贫户)劳动报酬400多万元,人均增收约7000元。”石塘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据了解,该镇争取农发“先建后补”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制茶车间,衔接项目资金扩大生产用房及购置茶叶生产线,促进企业改造升级、扩能增产,建成国内一流产业加工生产线3条,茶叶加工率从70%提升至100%,年加工干茶3万多斤、加工增值35%,一产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10000多亩茶园提升发展。
人才支持提升产销体系
一产发展到茶旅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建立集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的有机整体,古尖香茶场依托舒茶镇现有的舒城县茶树良种研究所通过无性系栽培技术培育出“绿观英”牌舒茶小兰花茶。
今年,古尖香茶场又新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并组织员工参加县区电商培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茶叶经济“活起来”“火起来”。
茶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舒城县立足资源、大力推进茶旅融合产业发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别山地质公园 “万佛山”和5A旅游风景区“万佛湖”镶嵌其中,还有汤池温泉、周瑜城、龙眠山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
“通过加大茶区茶园基础设施投入,整合打造茶旅精品线路,以旅促茶、以茶带旅。舒茶九一六茶园、古尖香茶叶观光园、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万佛山茶文化中心、石关茶谷小院、兰祥园舒城小兰花徽庄茶馆等一批茶旅融合项目各具特色,已初具规模。”在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副县长胡久松介绍。
目前,全县现有各类茶叶经营主体305家,其中全国茶叶百强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万佛山、兰祥园茶叶商标获“安徽老字号”称号,野岭茶籽油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至2022年底,全县有茶园13.3万亩,年产干茶4000吨,一产产值7.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23.5亿元。(伍珊珊 鲁光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8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茉莉花茶什么季节最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