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宫廷普洱散茶图片大全

茶百科 2023-12-06 04:49:38

宫廷普洱散茶图片大全

宫廷普洱散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功效而被世人所知。其色泽赤褐,香气沉稳持久,滋味醇厚甘醇,具有降脂、抗氧化和减肥等多种功效。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组宫廷普洱散茶的精美图片,展示了它精致的外观和优雅的品味,让人感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宫廷普洱散茶图片大全

对于普洱茶业界来说,“宫廷”其实是一种原料的等级划分。

品质从高到低,分别是宫廷、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共七个等级。宫延指的是普洱茶原料的等级,等级越高茶叶的茶毫越多,内含物质越丰富,品质与收藏价值也更高。宫廷普洱是熟茶等级中的一种,属于最高级的熟普。


从用料等级上来讲,市场上划分等级最多的是熟茶。一堆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会经过人工筛漏或是机器筛漏,从最粗的料一级一级筛漏,级别大致分为10级、特级、宫廷,宫廷细小的芽头,带有金色的毫毛。
级数较嫩的普洱条索紧直较细嫩,金毫显露,冲泡汤色红浓,陈香浓郁,回甘度好,滋味浓醇;叶底细嫩,褐红色。多半是做成散茶,或是沱茶,并不压制成饼或砖(宫庭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三级)。
级数较粗老一些的普洱(五至十级)一般压制成砖或饼,外形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九到十级稍带灰色;冲泡汤色深红,滋味醇和,浑厚,香气纯和;叶底褐红色。
各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较老级次的,喜欢它的醇厚;有的喜欢较嫩级次的,喜欢它的回甘和香气;各有不同的韵味。
普洱茶的等级之分:什么是宫廷普洱茶?
嫩芽:
细嫩芽头因富含氨基酸而口感鲜爽,香气明显不过其它成份如多酚类物质所占比例相对叶片茶较少,口感柔和、茶汤细腻,因此嫩芽耐泡度低,适合喜欢口感柔和,香气高一类的江湖茶友,建议茶友在泡这类熟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出汤速度快,切误久泡闷泡,不然就会出多数茶友在喝熟茶时怎么会有苦涩感了。
普洱茶的等级之分:什么是宫廷普洱茶?
老叶:
粗老叶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老叶高于嫩叶,口感上浓厚,甜润度好,耐泡度高,建议在泡这类熟茶时,用紫砂壶泡,水温高,三四泡后,可稍加闷泡。
原料的等级是一个决定它的价格的因素,各种原料做出来的普洱茶,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味,各有千秋,嫩度高的熟茶和级别低的粗叶熟茶,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走向,具体哪个更好,当然要看茶友个人的喜好。

二:宫廷散茶是什么

优点

茗星号普洱茶是古树普洱的纯手工制茶方式,这样的手法保留了普洱茶最原始的香气,能将普洱的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出茶口感醇厚,回味久长。

茗星砖茶:茗星号砖茶也是以古树茶为原料,同时考虑到茶叶后期转变,比其他砖茶要稍松些。

茗星沱茶:沱茶分为生沱、熟沱,全部是自己特制沱茶,既美观又大方。

茗星散茶:古树茶、宫廷普洱两种为主,严格控制好茶叶品质。

茗星号绿茶:云丝、碧螺春,选料全部是春茶芽尖

缺点

价格略贵

三:宫廷普洱茶是什么茶

说起宫廷普洱茶,不得不提的是普洱茶的分级。为了规范市场,勐海茶厂率先指定茶品规范,将普洱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

生茶有特级,二,四,六,八,十,六个级别。熟茶有特级,一,三,五,七,九,六个级别。

普洱茶的计级别划分,对规范标准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不同级别的茶口感特点不同。不同级别的普洱茶拼配比例不同,特色也不一样。

拼配茶有两个标杆,一个是生茶的7542.一个是熟茶的7572.独特的拼配,标准化生产。为勐海茶厂奠定了江湖地位。

以7572为例,75是75年的配方,以七级茶为主体原料。勐海茶厂的大宗茶品。每年都有生产,深受欢迎。

最早熟茶消耗最多的是粗壮茶箐。7572以七级为主,7592以9级为主。

宫廷普洱是细嫩的散茶,最早1999年才开始有。是近期的产物,在早的都是杜撰

90年代仓库有很多细嫩茶,以2-6级为主体的7262和以芽茶为主的金针白莲诞生。

2000年勐海茶厂第一批白针金莲诞生,05年改名金针白莲。05年获得国际普洱茶金奖。一举夺魁。

2002年茶人王霞制作的宫廷普洱,100克拍卖出16.8万的高价。代表了当时熟茶宫廷的顶峰。

在原料的选择上,能够达到宫廷普洱茶要求的本身要少得多,而且在制茶的整个过程中,宫廷普洱茶要求的更加精细,自然就珍贵的多。也正是因为宫廷普洱茶的原料多为芽头,鲜嫩自是不必多说,内含的物质会不如茶梗、老叶,所以耐泡度是宫廷普洱茶最大的弊端。

金针白莲形似金针,味有莲韵。

因为稀缺和级别高,人们更愿意作为礼品以显档次,惠赠嘉友。

宫廷普洱有生熟之分吗?无论生茶还是熟茶

有!但是宫廷普洱大都是熟茶,很少见生茶!而且是非常少见!!
宫廷普洱是不压制的散茶!一般做这种普洱的茶菁等级较高,选用的是芽尖(毕竟是给皇帝喝的嘛)。所以目视宫廷普洱,茶型较小,经揉搓和发酵后,呈细小圆柱型。
宫廷普洱不适合长期存放,再发酵的价值不高,一般选择现买现喝,存放之后反而口感不好。当然,当年出产的,因渥堆味太重,也可敞开放置一段时间,但是不易超过一年。
另外,由于茶菁等级很高,其冲泡次数也会随之减少,毕竟是芽茶,茶性释放比一般大叶茶快,但总量少,紫砂壶5泡之后,茶性就明显下降了。
大概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宫廷普洱茶有什么功效?能减肥排毒吗?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医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具有减肥,降脂,降胆固醇与防癌等功能。 普洱茶的品饮和冲泡: 品饮普洱茶,观色和尝味两个步骤比较重要,尤其在滋味的品鉴上,很多变化相当微妙。生茶自然熟化的味道和熟茶快速熟化的味道之间的差别,因为 年代不同而茶叶滋味的不同,因产于不同的山上而出现的茶叶味道的差异,都有各人自己的体会。 品饮普洱茶,首先应该熟悉茶性。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青饼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而茶性又决定了茶具的选投茶量多少,水温的高低,因此,要进行必要的试泡,通过试泡熟悉茶性,确定冲泡要领。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泡较长时间才出味,而有的普洱茶却能短时间即泡出浓汤。 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在起作用。无论晒青茶大多为茶农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间较红茶,绿茶,观音茶等茶类短 ,揉捻程度也轻于这些茶类,因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同样的道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毛茶的这部分茶叶冲泡时出味相对较快。 云南大宗普洱茶紧压茶,除用少量细嫩面茶外,大多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冲泡。 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影响看,经发酵或发酵适度的普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发酵过度的茶。 了解了茶性之后,冲泡方式也就可以区别对待了。 (1)大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 留根就是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这样既能调节自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 有时遇上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轻度受潮,串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可采用以大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用此方法冲泡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度异味的茶,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冲倒干法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3)盖碗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除了冲泡手法之外,还有一些注意点: (1)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40或1:45,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 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熟茶,陈茶要适当加量;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散发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 (3)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所谓的长在30-40秒间,而所谓的短则在20秒左右,为掌握这个区别,可以先用少量茶进行试验,以获得最佳状态。 喝普洱茶的五宜五不宜: 1、溃疡病患者不宜饮浓茶。这是因为浓茶中咖啡因的含量较多,可能导致胃液分泌增多,造成对溃疡的过度刺激。 2、茶叶性寒凉,味苦;其品质愈差,寒性就愈大,苦味就愈大,苦味就愈浓。所以一般来说,茶叶宜于身体壮实,胃多热者饮用。若是虚寒性体质的胃病者,注意“五宜五不宜”:宜温饮而不宜冷饮,宜淡饮而不宜浓饮,宜饭后饮不宜空腹饮,宜少饮而不宜多饮,宜饮好而不宜饮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43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