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品茶有哪些讲究,

品茶 2023-05-03 11:37:06

品茶有哪些讲究,

品茶可分为4个要素,分别是: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悟茶韵。

这4个要素使人分别从茶汤的色、香、味、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视为一种艺术追求。

不同的茶类会形成不同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茶韵,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茶带给我们的美感。

品茶,重在一个“品”字,其中包含的意蕴不仅是品鉴茶叶的优劣,更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趣味的意思。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缺少的正是这种闲情逸致。人们整日匆匆忙忙地工作与生活,真正能坐下来细细品茶的时间自然少了许多。

如果我们尚有些闲暇时光,不如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约几位好友,泡上一壶好茶,边品茶边鉴赏,相信大家一定会被这种闲适之情所打动。

品茶有何讲究?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喝茶的礼仪规矩

1、座位。主人坐下后,从主人左边顺时针方向再回到主人右手边是由尊到卑的顺序。倒茶时要三分之二的茶身,递茶时要和杯托一同给。
2、敬茶。敬茶要自然,喝茶也自然,不要反复地劝人喝茶,感觉是提醒该走了,要送客人走的意思。
3、喝茶。喝茶是非常讲究的,此时的喝茶不是为了解渴,要小口喝,认真品尝,如遇杯子有茶叶可用杯盖拂去切不可用嘴吹走或手捞出。
4、添茶。主人要留意客人的茶水,及时添茶续茶,添茶时添三分之二即可,勿添满或洒出。
5、交谈。喝茶品茶时要和客人聊天,不然很尴尬或者一直喝茶,在温馨交谈中品尝。
请人喝茶,主人首先要主动介绍茶
主人要先说出准备好的茶种类,然后问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成功制造了聊天话题,相处时,氛围自然会更加融洽。
倒茶前要温茶壶,茶杯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开水冲烫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温杯之后的茶水口感更佳,让客人拥有更好的品茗体验。
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因为,正对他人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忌徒手抓茶叶
取茶时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送茶杯时忌碰杯沿
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中国人讲究“七茶八酒”,倒酒时可以倒满,但斟茶时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时也不容易烫到手。
因为温杯后,茶杯是热的,茶也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感觉烫手,更有甚者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这便是中国人的茶桌之礼!
论资排辈敬茶,煮茶者最后饮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
喝茶人应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是对主人的尊敬。
忌“一口闷”或“亮杯底”
中国人喝酒时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完时也会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给别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缓缓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不过和喝酒一样,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辜负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8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