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常识
古代对茶叶的其他称呼和叫法
古代对茶叶的其他称呼和叫法茶叶在古代一直就有这身后的文化底蕴,关于茶,在古代的叫法,也有那么几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1)槚《尔雅·释木第十四》有记载,“槚,苦荼”。《说文解字》也提到,“槚,楸也。”“楸,梓也。”也就是说,槚即是楸即是梓。由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古代文人骚客与双井绿的故事
“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暖水春晖润畦雨,新条旧河竟抽芽。”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多次写诗赞美“双井茶”。苏东坡品尝双井茶后,也赞不绝口:“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
茶知识
古代文人
2023-05-03
古代哪些皇帝喜欢茶
历朝历代的皇上都喜爱喝茶,朝代不同喜爱的茶种也不同,历朝历代都有专门设有贡茶制度,专供极品好茶给君主品饮。皇帝爱茶本是常事,可是在众多帝王中脱颖而出的这三位,简直是嗜茶如命。1.宋徽宗说到宋徽宗,爱茶爱到亲自写了一部《大观茶论》。说到他的挚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古代如何辨别端茶即送客
古代如何辨别端茶即送客古代如何辨别端茶送客,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夏之时前去拜谒巡抚大人,按礼节不能带扇子。这位县令却手执折扇进了巡抚衙门并且挥扇。巡抚见他如此无礼,就借请他脱帽宽衣之机把茶杯端了起来。左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
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茶宴,亦称茶会,兴于唐,盛于宋,而其最早见诸史料,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54年,山谦之在《吴兴记》里写到,“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这可能是史料里出现最早的茶宴一词。茶至唐代,日渐风行,加之有提神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古代历史的茶文化以茶待客
?? 随着晋代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的文化性也更加体现出来了。到了南北朝后,茶饮进一步普及,茶饮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根据文献记载来看,晋代茶文化的特征?东晋时期,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古代茶文化宋代的点茶法介绍(关于宋代点茶法)
古代茶文化宋代的点茶法介绍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600年。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
茶知识
茶文化
2023-05-03
古代茶典故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3
中国古代的斗茶发展及文化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的斗茶发展及文化历史介绍?? “斗茶”是宋代的名称,在唐代称作“斗茗”或“茗战”。这种活动始于唐代的福建建州(今建瓯)茶乡。这是一种在每年春茶焙炒后,茶农和茶客们比试新茶优劣的比赛活动。“斗茶”中的“斗”,如同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项
茶知识
中国古代
2023-05-02
古代茶人毛文锡介绍
古代茶人毛文锡介绍毛文锡,字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进士,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使,加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其后被贬为茂州司马。后蜀向后唐投降,毛文锡随后蜀皇帝王衍一起入后唐,与欧阳炯等人以辞章任职于内庭。著有《花间集》、《茶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2
古代茶故事之王肃与酪奴
北魏 杨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2
古代茶故事之谦师得茶三昧(古人的闲情雅趣,今人仍可借鉴)
古代茶故事之谦师得茶三昧谦师得茶三昧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2
中国古代茶人皮陆介绍
中国古代茶人皮陆介绍“皮陆”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两位茶人的合称,分别是指皮日休和陆龟蒙。皮日休(834—883年),晚唐著名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湖北襄阳人(一说襄阳竞陵人)。懿宗咸通八
茶知识
中国古代
2023-05-02
古代著名茶人李渔介绍(李渔创作《笠翁对韵》的目的是什么?)
古代著名茶人李渔介绍李渔(1611—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在李渔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
茶知识
古代
2023-05-02
中国古代茶道的四大流派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形成了特有的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
茶知识
中国古代
2023-05-02
茶在古代地位可不一般朝廷竟设有专门的茶官
在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有很多种。陆羽在《茶经》中所说:“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槚: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蔎:是古时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茗:云南地区“茶
茶知识
地位
2023-04-29
古代文人骚客之书房九大标准
古代文人骚客之书房九大标准书房对于文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尤其在汉族文化的一个巅峰年代——明代,明代文人的书房叫书斋。与房相比,“斋”一字,也许更有了一些出世的意味。明朝《遵生八笺》上说:“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审居室安处
茶知识
古代文人
2023-04-29
古代茶叶专卖制度茶叶对古代经济的影响
国人的日常饮食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说前六件物品,乃是做饭的必需之物;那将茶叶和生活必须品相提并论,可见国人对茶的痴迷。国人的饮茶之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颇多繁琐的规矩。在封建社会成熟之后,茶叶还成为了影响当时经济的一个
茶知识
古代
2023-04-29
古代茶楼完整职位表(茶楼包房名字)
古代茶楼完整职位表古代茶楼完整的职位有账房、店小二、茶博士等,而茶楼在宋代时被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其主要作用有技艺交流、合作谈论、曲艺表演等。茶楼在其迅速崛起的同时多元化发展,融合并涉足多种行业,有
茶知识
古代
2023-04-29
古代茶文化明代人是怎么喝茶的
古代茶文化明代人是怎么喝茶的茶叶自被发现以来,品饮方式不断发生改变。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团茶,“唯采芽茶进贡”。明朝开始以芽茶冲泡而饮,化繁为简。由此,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喝茶变得简单起来。因为一纸诏令,明代茶道技法,一改前代的奢华
茶知识
茶文化
2023-04-28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常识热门文章
1
赵州茶公案(赵州从谂禅师的偈语“吃茶去”,到底有什么禅意)
2
花下吃茶
3
禅茶一味|岁月可回首人生如初见
4
一杯清香醇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
5
唐代茶诗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赏析
6
从茶道看透竹帘的文化内涵
7
宣恩贡茶文化故事
8
第19届徐公三情茶会暨收徒仪式隆重开启
9
喝茶礼仪茶间三种叩指礼你一定要知晓
10
双井绿茶叶传说典故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