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公尔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简拼 : gews
近义词 : 公而忘私、公耳忘私
反义词 : 损公肥私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 :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指一心为公
例子 : 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忘私的诗句有:公耳忘私,图国忘私计。
忘私的诗句有:公耳忘私,忧公忘私。结构是:忘(上下结构)私(左右结构)。拼音是:wàngsī。注音是:ㄨㄤ_ㄙ。
忘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
二、引证解释
⒈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引《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夫以宣尼_哲,子云参圣,在於著述,不能忘私。”
三、网络解释
忘私忘私,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àngsī,解释为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
关于忘私的成语
忘年交私盐私醋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忘形交公而忘私
关于忘私的词语
出公忘私忘形交忧公忘私公耳忘私公尔忘私私房话公而忘私忧国忘私忘忧物忘年交
关于忘私的造句
1、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北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朝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无不赞赏颂扬并同情前者的胸怀大局,公而忘私,舍己救人的壮举;而鄙视嘲弄并痛骂后者,苟于一己私利名位,竟置津水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
4、我们历史上有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我们是作为一种因公忘私的一种典型,如果因公忘私他不能回家,法律要不要谴责?
5、他公而忘私,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忘私的详细信息
1、公忠体国
2、公事公办
3、公之于众
4、公听并观
5、公尔忘私
1、公忠体国 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
解释:指尽忠为国。
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2、公事公办 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释: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出处:宋·魏了翁《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自今公事公言,进而明目张胆以陈之论奏,退而同心协虑以见之施行,毋面从而背违也。”
3、公之于众 拼音:[ gōng zhī yú zhòng ]
解释: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4、公听并观 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
解释: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5、公尔忘私 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1. 公字打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子哥儿公才公望公私兼济公诸同好公正廉明公正不阿公正无私公正廉洁公平合理公平交易公私交困公私两济公私兼顾公明正大公忠体国公是公非公规密谏公报私仇公买公卖公听并观公门桃李公平无私公平正直公之于众公私两便公私两利公而忘私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公道合理公子王孙公字开头成语解释1)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2)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3)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4)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5)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同“公私两济”。6)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7)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8)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9)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10)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1)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12)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13)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
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14)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15)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16)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17) 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18)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9)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20)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21) 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22)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23)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24)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同“公尔忘私”。25)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
公,公开;密,私下。26)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27)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28)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29)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同“公报私仇”。30)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
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31)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同“公平合理”。32)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包含公字的成语意思1)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3) 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4)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5)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6)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7)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气”。8)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
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9)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10)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11)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
形容烂醉不醒。12)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
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13)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14)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15)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16)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17)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
后泛指高官贵人。18)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同“名公巨卿”。19)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同“名公巨人”。20)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气”。21)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同“假公济私”。22)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23)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公私两济 → 济济一堂 → 堂堂正正 → 正经八百 → 百喙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无长物 → 物极必反 → 反败为胜 →胜友如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2. 以“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公忠体国
2、公事公办
3、公之于众
4、公听并观
5、公尔忘私
1、公忠体国 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
解释:指尽忠为国。
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2、公事公办 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释: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出处:宋·魏了翁《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自今公事公言,进而明目张胆以陈之论奏,退而同心协虑以见之施行,毋面从而背违也。”
3、公之于众 拼音:[ gōng zhī yú zhòng ]
解释: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4、公听并观 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
解释: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5、公尔忘私 拼音:[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3. 十一开头的四字成语疯狂猜成语 十的成语 :
五光十色、
十字路口、
十指连心、
一五一十、
十全十美、
神气十足、
十拿九稳、
十世单传、
以一当十、
十年寒窗、
七老八十、
十八般武艺、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五十步笑百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八九不离十、
十有八九、
女大十八变、
十恶不赦、
一传十,十传百、
不管三七二十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八层地狱、
十万八千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0936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公而忘私
下一篇: 公耳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