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轻世傲物 (qīng shì ào wù)
简拼 : qsaw
近义词 : 不可一世
反义词 : 谦虚谨慎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出处 : 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纵酒猖狂。”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对世俗之事不放在眼里
例子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傲物之志。”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1、亢心憍气:指性情高傲。
2、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3、自恃其才:侍:依赖;其:他的。自己仗着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负。
4、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5、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6、矫首昂视:矫:抬举。抬头仰望。形容人很高傲的样子。
7、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8、不因人热: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9、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10、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1、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12、狂妄自大: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13、呼幺喝六:幺、六:骰子的点了。掷骰子时的喊声。泛指赌博。也形容吆喝。
14、轻世傲物: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15、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16、孤傲不群:孤:孤单;傲:高傲。指高傲孤僻,难与人相处。
17、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18、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19、高人一等: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指高过一般人。
20、才大气高: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21、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22、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23、心高气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24、简傲绝俗: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25、傍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26、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27、昂昂不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28、八面威风: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29、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30、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1、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32、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33、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34、倨傲无礼: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对人没有礼貌。
35、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36、趾高气昂:形容人高傲、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37、坚强不屈: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38、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39、鼻孔朝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40、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41、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42、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43、傲世轻物:傲世:傲视当世;物:他人或环境。(www.lz13.cn)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44、长揖不拜: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45、傲睨自若: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46、狷介之士: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47、不可一世: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48、敖世轻物: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49、目无下尘: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50、敖慢不逊:敖:通“傲”;不逊:不谦让。态度高傲,不谦让,没有礼貌。
51、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52、气骄志满: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53、唯我独尊: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54、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55、目无余子: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56、睥睨一切: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57、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58、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59、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60、坚贞不屈: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61、傲慢不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62、鼻孔撩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63、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64、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65、傲睨一世: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66、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67、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68、眼空四海: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69、恃功务高:恃:倚仗;务:追求;高:高傲。倚仗自己有功劳而追求过高的目标。
70、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形容人傲慢的成语有:
一、傲慢不逊 [ ào màn bù xùn ]? 1.?【解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2.?【出自】:《汉书·萧望之传》。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二、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1.?【解释】: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2.?【出自】: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
3.?【示例】:我们不能~,要谦虚谨慎。
三、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1.?【解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2.?【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四、傲贤慢士 [ ào xián màn shì ]? 1.?【解释】: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2.?【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五、傲慢无礼 [ ào màn wú lǐ ]? 1.?【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2.?【出自】:《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1. 物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暴殄天物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杯中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超然物外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2. 包含“物”的4字成语(物字要在最后) 暴殄天物
①残害灭绝万物。②任意糟蹋东西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后多形容空无所有。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柴天改物
谓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成己成物
谓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语本《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孔颖达疏:“言人有至诚,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逴俗绝物
犹言超世绝俗
待人接物
与人相处
风尘表物
指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
风尘外物
见“风尘表物”
风流人物
①英俊潇洒、杰出不凡的人物。②花哨轻浮或不拘礼法的人
风云人物
指得势而言行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矫情镇物
故意抑制情感,表示镇定,使人不测
轻世傲物
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抚世酬物
谓治政理事,待人接物
负才傲物
谓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光复旧物
谓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文物
厚德载物
《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一:“地势之顺,以地德之厚也。厚,故万物皆载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载矣。”坤,象征大地。地具广厚之德,故能载生万物。借指人事,犹谓以厚德育人
怙才骄物
犹言恃才傲物
济人利物
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空洞无物
谓空无所有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俗称变温动物。如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常用以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3. 成语 务务务 物物物 是什么 成语 务务务 物物物 是什么——物以类聚。
物以类聚 wù yǐ lèi jù 【解释】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出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辨形】以;不能写作“依”。 【近义词】同流合污、臭味相投 【反义词】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例句】(1)~,人以群分,这是社会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2)这个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都是一些盗窃犯、流氓犯,真是~,人以群分。 【英译】Like draws to like。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要辩士淳于髡推荐贤士,他一天就推荐七个,宣王感到惊讶,问是不是在滥竽充数。淳于髡说:“鸟有鸟类,兽有兽类。
只能到山上才能采到柴胡,这就是物各有类,我经常与贤人打交道,因此可以为您推荐更多的贤人。”。
4. 写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一、地大物博
释义: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二、庞然大物
释义: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出处: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译文: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就躲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三、物华天宝
释义: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译文: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四、暴殄天物
释义: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译文:现在商纣王无道,残害灭绝天生万物,残暴地杀害人民。
五、物是人非
释义: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译文: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5. 第四个字是物的成语 庞然大物、
暴殄天物、
恃才傲物、
厚德载物、
冷血动物、
身外之物、
探囊取物、
待人接物、
一切万物、
青毡故物、
损己利物、
依然故物、
筐箧中物、
不轨不物、
铁腕人物、
接人待物、
篱壁间物、
纳民轨物、
威刑肃物、
傥来之物、
怙才骄物、
风尘表物、
分外之物、
非池中物、
逴俗绝物、
矫时慢物、
菜果之物、
衣冠文物、
缘情体物、
致知格物
药笼中物、
济人利物、
柴天改物、
囊中取物、
傲世轻物、
臧否人物、
仁民爱物、
安民济物、
矫情镇物、
风云人物、
言之有物、
玉堂人物、
缘情肖物、
头面人物、
以言徇物、
池中之物、
整躬率物、
杯中之物、
尊贤爱物、
千秋人物、
智周万物、
推诚待物、
更无长物、
丰城神物、
不失旧物、
等闲人物、
爱人利物、
铸鼎象物、
更姓改物、
暗室求物
身无长物、
利时及物、
傲睨万物、
夹袋人物、
推诚爱物、
闳览博物、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天生尤物、
光复旧物、
胸无宿物、
典章文物、
连模拟物、
抚世酬物、
圈牢养物、
盗跖之物、
空洞无物、
逆天暴物、
连类比物、
成己成物、
爱民恤物、
囊中之物、
丑类恶物、
言之无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11474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轻身殉义
下一篇: 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