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一个人命里的祸福,藏在生活里

荆十三 2024-01-02 16:50:35

《左传》里写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看似平白无故的事情,其实早有征兆,只是你自己没有注意而已。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每个人都盯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忽视了有祸害的一面。殊不知,福祸不单行,还相辅相成。开开心心可以招来福气,愤愤不平可以引来灾祸。调整生活的状态,你就会发现,灾祸是自己带来的,也是可以转换的。

微信图片_20240102173248.png

有道是,改变别人是神经,改变自己是精神。“命由己造,境随心转”,往后余生,要持续变好,别再自讨苦吃了。

贪婪之人,贪得无厌

春秋时的某一天,孔子出门游玩,看到一个捉鸟的人,手里都是一些小鸟。孔子觉得奇怪,问道:“怎么都是小鸟?这里没有大鸟吗?”捉鸟的人说:“大鸟警惕性很高,捉不到。小鸟很贪吃,随便可以捉到。”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做人,只要保持警惕,就没有危害,如果贪婪,危害来了也不会发现。贪婪可以蒙蔽人的内心,可以捂住人的眼睛,看来是真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很多的财富,享受锦衣玉食。如果不懂得收敛这样的想法,就会掉进贪婪的陷阱里。贪婪的人就像一只走进米缸里的老鼠一样,每天吃吃喝喝,把米吃完了,才发现,米缸很深,根本就逃不出去了。最后的结局,就是活活饿死事实上,我们比老鼠聪明多了,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利益的驱动力,却非常强大,可以把精明的人,变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可以把愚钝的人,变成“大智若愚”的聪明人。在利益面前,保持头脑清醒,非常重要,否则就会祸害自己。

享乐之人,乐极生悲。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句忠告:“事情要见好就收,否则只会乐极生悲。”贪到了很多的钱财,其目的就是为了享受。虽然有的人,按着见不得光的钱财,藏起来,不敢花,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花钱的欲望。

《论语》里写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快乐不要过分,感情不要过度。无法把控尺度的话,快乐也会变成灾祸。宋朝时,宋仁宗在宫里听到街上人声鼎沸,感慨道:“民间如此欢快,宫里却冷清了一些。”身边的大臣说:“要不,我们也欢歌笑语?”宋仁宗说:“不能这样啊。如果宫里热闹了,民间就会变得冷清。”当年的才子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见证了宋仁宗的人生观。宋仁宗在位四十多年,创造了太平盛世。他的身边,涌现出了包拯等名臣。相比之下,隋炀帝的享乐主义,就特别明显了。他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身边美女如云,还要去江南寻访美人。最后,他乐极生悲,弄丢了生命,还给天下带来了战祸。做人要懂得,快乐是有附加条件的,是需要限制的。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能为所欲为。生活中,喝酒太多,就会损害身体,常常喝醉,人就会东倒西歪。遇到喜欢的人,就要去牵手,难免会破坏家庭。

勤劳俭朴,福气临门。

在春秋时的鲁国,有一个很节俭的人,连煮饭都舍不得用炊具,而是用瓦罐。有时候,瓦罐都是破旧的。有一天,他做了一顿饭,尝了一口,感觉非常美味。就用碗装了一些,送给孔子。孔子非常高兴,借机会告诫弟子们:“容器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东西好吃,还能与人分享。”一些看起来很抠门的人,在外人眼里是没有福气的,其实是很有福气的人。因为他们的福气,藏在内心深处,那些趾高气扬的人,是感受不到的。古人说得好:“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勤俭节约,常常是粗茶淡饭,这样的家庭,从来不会因为缺乏财产和粮食而发愁。即便赚的钱不多,也没有关系,因为家庭的开支很小。

福气,其实是一种“量入而出”的生活方式。能够实现年年有余,福气自然就会来临。

知足常乐,祸尽福来。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愚昧的人,拼命追求福气,反而带来了灾祸;聪明的人,努力创造福气,还慢慢享受福气,因此人生路上,都是风景。古时候,一些君王会在自己的座位右边,放一个“欹器”。“欹器”是一种特别的容器,你往里面灌水,水到一半的时候,欹器会直立;水满了,欹器会倾倒,水也会流出去。君王时刻看着“欹器”,告诉自己,做人要谦虚,要留一些空间,让自己可以继续进步。同时,下属也可以建言献策,群众可以提出批评意见。久而久之,君王的做法,变成了现在的“座右铭”

福祸的转变,就是生活中的“空满”哲理。当你很快乐的时候,就及时停止,快乐还能源远流长;当你得到很多财富的时候,就与人分享,这样的话,就是物尽其用,人生也会有自由的空间。喝酒七分醉,吃饭七分饱,爱人七分足够......这些生活的方式,就是提醒我们,知足常乐,祸事就少了,福气就有地方容身了。

曾仕强教授说过:“人生只有一条规律——自作自受,人生就是自作自受的过程。”道理说得再多,关键是要积极行动,把道理贯穿在生活的全过程。福祸转变,看起来是高深莫测的,其实离不开我们的一日三餐、言行举止、心态变化、生活观念等。

没有人知道,是福气先来,还是灾祸先来,但是你一定要明白——福气满了,分享出去;谨慎行事,诸事无忧;人生有缺,才是完满。

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意思是说,福祸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人们自己招致的。的确,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自己先天的出身,不过,他却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行,改善自己的运气,使得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

然而,有三种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注定了福缘浅薄,那么,这三种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第一种人:脾气暴躁,太过狂妄的人。

有福气的人,大多面容和善,为人宽厚,他们从来不会轻易地向人发脾气,更不会狂妄地向别人吹嘘自己,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温和有礼的,这使得别人在与他们交往时,察觉不到距离感,这样,别人才愿意亲近他们,帮助他们。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三种人,注定福缘浅薄,希望没有你

一个有福缘的人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这个人一定性格宽厚,受到众人的敬仰和爱戴;有人说,这个人应该懂得爱护自己的名誉,使别人都愿意信赖他;也有人说,这个人必定是广结善缘的人,他喜欢帮助别人,别人才会愿意反过来帮助他。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意思是说,福祸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人们自己招致的。的确,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自己先天的出身,不过,他却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行,改善自己的运气,使得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

然而,有三种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注定了福缘浅薄,那么,这三种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第一种人:脾气暴躁,太过狂妄的人。

有福气的人,大多面容和善,为人宽厚,他们从来不会轻易地向人发脾气,更不会狂妄地向别人吹嘘自己,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温和有礼的,这使得别人在与他们交往时,察觉不到距离感,这样,别人才愿意亲近他们,帮助他们。

相反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有人夸赞脾气暴躁的人有福气,倒是经常听人说,你这个暴脾气得改改,不然今后肯定会吃亏。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性格狂妄,脾气暴躁的人,只会使得别人对他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从而不愿意与之交往。曾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她老公性格不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地和她吵一架,虽然她心中对老公仍有爱意,但最后还是因为忍受不了老公的坏脾气,终于选择了与老公离婚。由此可见,脾气暴躁,性格狂妄的人,只会使爱他们的人对他产生距离感,并最终离开他,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福缘呢?

所以说,脾气暴躁,太过狂妄的人,只会使得自己众叛亲离,注定了福缘浅薄。

第二种人:顽固不化,不明事理的人。

有福气的人,大多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懂得处世的道理,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值得信赖的亲切感。在现实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以驳斥别人的观点为乐,以坚持自己的方式为荣,尽管有些时候,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仍死不认错,也不愿做出改变,这样的人,除了让人感觉到气愤以外,今后也没有人再愿意与之共事了。

第三种人:贪图利益,轻信人言的人。

有福气的人,大多懂得知足常乐,因为知足,所以他们的幸福感很强,因为常乐,所以他们的身体健康。而太过贪婪利益的人,常常会被利益迷失了双眼,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使得自己原本的“福气”,损失消耗掉。一个人的出身是先天决定的,但是,一个人的福缘却是可以通过后天修来的。

有福缘的人,大多内心谦和善良,处世有量能容人,与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长此以往,他的福缘就会越来越深。而脾气暴躁,太过狂妄的人;顽固不化,不明事理的人;贪图利益,轻信人言的人,注定福缘浅薄,希望这三种人里面没有你。

《太上感应篇》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并非命运规定不变的,而是看的所作所为。简言之,是祸是福,完全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既然福祸操之在己,那怎样才能得福避祸呢?

《周易》告诉我们:守住三点,就能离祸得福。

守住嘴,不惹祸

《周易·系辞传》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修养的吉利的人,言辞真善而正直,故很少说话;浮躁的人,较为轻浮,故喜欢多说话。庄子曾感叹:“夫言者,风波也!”自古以来,祸从口出的例子数不胜数,轻则得罪人,重者甚至会丢掉性命。守住自己的嘴,多听少说,方为吉祥之人。《艾子后语》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他自称自己已经活了几千年了,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苍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等上古神仙。有一天,赵王从马上摔下来,伤得不轻。医生说,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于是赵王就命令把方士杀了取血。方士一听,吓得赶紧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赵王不信他,认为他是为了保命而撒谎,还是把他杀了。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老子则曰:“大辩若讷。”守住自己的嘴,不是不说话,而是会说话。“讷言”,就是要忍而少言、谨慎慢言、三思而后言,切忌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守住嘴的要义,就是在不高兴时不说话、心不平时不说话、有牢骚时不说话。

守住自己的嘴,少说话,才不会祸从口出、伤及性命。

守住位,不逾矩

《周易》中讲:“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大亨大通,利于坚持下去。不正当的行为会带来灾祸,不利于向前发展。做人,要安守本分,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否则大祸必至。所谓守本分,就是孔子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曾子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长短经·反经》里记载了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之间的一件事:有一次子路去做邵这个地方的长官,鲁国的卿大夫季氏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由子路主管这件事。为了要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子路就自己掏腰包把薪水贴上,乃至从家里弄粮食来,供给大家吃。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铁锅给砸破。子路气坏了,跑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先生天天教我们要做好人好事,推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却让子贡来捣乱,您这是嫉妒我行仁义吗?”

孔子却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天子,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能爱天下;当了诸侯,就爱自己国家的人民;当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人,就爱自己的家人。仁义之举当然是好事,但是超过了范围的仁义,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威,对你自己、对大家、对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孔子这样做,体现对子路无比的慈爱,因为子路这样一做,虽然会大得人心,但必然会引起嫉妒,有人非把子路害了不可。

就连实施仁义爱人这种事情,都要晓得自己的本分,所以,在哪个位置,就想哪个位置的事,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守住自己的位,不逾矩,才不会引发嫉妒、招来祸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jia/1571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