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最为引人瞩目的往往都是强大的兵器与兵力,不过其实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决定于战场之上,更决定于战场之外,在各国的军粮上就可以看出战争胜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二战各国的军粮。
轴心国的人体石油如果说各国在二战时期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之一——石油,是工业血液的话,那么各国的军粮就堪称是人体的石油,为了能够推动战争机器的最重要构成部件——人类的运转。各国在军粮上面都下了功夫,其中轴心国和同盟国的军粮是各有特色。我们不妨分开来讲讲。
上图_二战国军伙食
相比而言,同为同盟国的国军口粮简直是惨不忍睹。
根据规定,国军口粮的名义内容包括:米:27.3盎司(850克)蔬菜:11盎司(340克)大豆:2.2盎司(70克)花生:1.1盎司(35克)肉类:1.1盎司(35克)植物油:1盎司(30克)盐:0.35盎司(十克)。其实这个标准已经相当低了,基本上不能满足战斗需要,然而国军还是根本满足不了。
战场上国军的真实口粮非常低劣,大部分都是掺杂着老鼠屎和石子的糙米饭,美国来华的将军史迪威曾经亲眼见过国军士兵吃饭,很多士兵都是吃的高粱米饭甚至更加没有营养的食物,至于说蔬菜也是仅有的几片菜叶,但是国军的高官们都是非常奢华的饮食,完全和士兵们不在一个层级。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上图_ 二战苏军的黑面包
军粮的差距到最后反映出的就是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在都梁的小说《大崩溃》里面曾经提到国军士兵作战的一种迷茫:到底为什么而战?吃着低劣的饭菜,没有受到任何教育,被长官鞭打,遭遇抓壮丁背井离乡,战斗意志可想而知。
对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作战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但是也得保证这份理想的纯粹,不是吗?
作者:三清妙音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 《太平洋战争史》日本历史学研究会
【2】 《大崩溃》方舒
【3】 《东史郎日记》 东史郎
【4】 《二战各国军粮大全——美国篇》
【5】 《二战军需研究》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史故事——朱瞻基任性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