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六礼” 在各朝代的传承中,哪些传统被坚守,哪些又被舍弃?

佚名 2025-04-26 10:18:0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婚姻这桩事儿,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其中的“六礼”,则是那画卷上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了古代婚姻的独特风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它就像是一套严谨而又充满仪式感的程序,规范着古代男女的婚姻大事。这“六礼”在各朝代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变迁,其中的故事,可真是耐人寻味。

咱先说说周朝,那可是“六礼”初步成型的时期。在那时,“六礼”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制度,严格地遵循着。纳采,就是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要是女方家答应了,这事儿就算有了个开头。问名呢,媒人就会进一步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拿回去给男方家占卜。这一套流程,透着一股庄重和神秘。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当时的一个小封国里,有个年轻的公子到了适婚年龄,他的父亲便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媒人去邻邦的贵族家中提亲。媒人带着公子家精心准备的大雁作为纳采之礼前往女方家。在那个时代,大雁被视为忠贞之鸟,用它作为纳采礼物,寓意着对婚姻的忠诚。女方家见媒人诚意满满,且公子家世清白,便答应了这门亲事。随后,媒人问得女方小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带回。男方家立刻请了占卜师进行占卜,结果显示这对年轻人八字相合,是天赐的良缘。于是,一桩婚事便在这严谨的“六礼”开端中定下了基调。这周朝的“六礼”,就像一颗刚种下的种子,在婚姻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到了汉朝,“六礼”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逐渐繁荣,这婚姻中的“六礼”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纳征的时候,男方家送去的聘礼可不再是简单的几样东西,而是变得五花八门,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成了常见的聘礼。

话说当时长安城里有一户富商,为儿子求娶一位官家小姐。在纳征环节,这富商可下了血本。他准备了十箱金银、二十匹上等的丝绸、还有各种精美的玉器和珠宝首饰。那送聘礼的队伍,从自家门口一直排到了女方家的巷口,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这一场奢华的纳征,不仅彰显了富商的财力,也让女方家在亲戚朋友面前赚足了面子。这时候的“六礼”,多了一份奢华和热闹。就像城里的大户人家,嫁女儿娶媳妇,那场面可是相当的气派,聘礼堆成了小山,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这“六礼”在其中,彰显着家族的荣耀和地位。

唐朝,那可是一个开放而又包容的朝代,“六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唐朝,问名和纳吉这两个环节,不像以前那么严格区分了,有时候甚至合二为一。而且,唐朝的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在婚姻中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有一回,在洛阳的一个书香门第,李家有女初长成。当地一位年轻的才子听闻李家小姐才貌双全,便托媒人上门提亲。在议亲过程中,李家小姐亲自与媒人交谈,表达了自己对才子的欣赏。于是,双方很快就将问名和纳吉环节合并进行。男方家不再繁琐地先问名再占卜,而是直接定下了这门亲事。在之后的纳征等环节中,李家小姐也参与了聘礼的商议,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唐朝的“六礼”,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在时代的微风中摇曳生姿。

宋朝呢,理学兴起,对“六礼”又产生了新的影响。这时候的“六礼”,更加注重礼仪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请期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而且这个日子的选择,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家族的兴衰、新人的属相等等。亲迎的时候,新郎要穿着庄重的礼服,去女方家迎娶新娘,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

有个姓赵的世家大族,为家中幼子举办婚事。在请期时,他们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经过反复推算,才定下了一个良辰吉日。到了亲迎那天,新郎身着崭新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迎亲队伍中,有人抬着花轿,有人提着灯笼,还有乐师一路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到了女方家,新郎按照严格的礼仪程序,拜见女方父母,然后才将新娘迎娶上花轿。这宋朝的“六礼”,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守护着婚姻的神圣和尊严。

到了明清时期,“六礼”在民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虽然基本的流程还是那“六礼”,但在细节上,却更加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有的地方,在亲迎的时候,会有一些独特的风俗,比如唱喜歌、撒喜糖。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新人成亲。亲迎当天,新郎的迎亲队伍刚到女方家所在的街道,就有一群小孩子围了上来。原来,当地有个风俗,迎亲队伍要给孩子们撒喜糖,寓意着将幸福传递给大家。新郎的家人一边笑着给孩子们分发喜糖,一边唱着当地的喜歌。新娘上了花轿后,迎亲队伍在回男方家的路上,还会经过一些特定的地点,每到一处,都要燃放鞭炮,向邻里宣告喜事。这明清时期的“六礼”,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不同的土地上,绽放出不同的光彩。

这古代婚姻里的“六礼”,恰似一条悠悠流淌的潺潺溪流,从岁月的深处蜿蜒而来。源头之处,清澈见底,那是初始的庄重与神圣,纯粹而美好;而在流经各个朝代的漫长旅途中,它又不断吸纳着时代的养分,经历着或缓或急的变化,时而奔腾,时而舒缓。。在每一次的传承与变迁中,它都承载着人们对于婚姻的那份美好期许,那是对相濡以沫的渴望,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605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