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贡献自己爱心的一种方式,同时很多未知的生命也会因为得到新鲜血液的供给得以延续,是人间大爱和生命的一场“交易”。
献血好吗?献血的好处和禁忌但是很多人对于献血的看法却各持所见,有些人认为献血是一种献爱心的真情表达,而有些人则认为经常献血会使人们的健康受损。那么到底献血对人们的健康有何益处?下面且看小编和大家详谈一二。
献血有何好处
1、利于血液的生成
很多人担心献血是一件有损身心健康的事情,献血就相当于易贫血?其实并不然,因为人体的血液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很多血细胞从衰老走向凋亡,但是与此同时又会有大量的新生细胞不断产生,从而更好的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的平衡。并且,当人体在献血之后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在逐步增强,有利于所失去的血细胞得到及时的补充。
其中,骨髓是人体内重要的造血器官,但是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及血液中的血细胞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充盈的血液能为人体全身的脏腑器官进行有效滋养,进而利于五脏六腑的机能调节,所以说若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下降,便很容易使得正常的脏腑器官机能受损。
而在献血的过程中便能对其产生极好的调节作用,因为在献血之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从而便会对骨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使得骨髓中所存储的血细胞能充分释放,还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组织,使得血液中血细胞有效生成,这也是增强人体自身造血机能的重要方法。所以说对于一个健康的人,如果按照规定的事项进行献血,对人们的身体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不会对“元气”产生不良的损伤,且还能利于体内血液的生成。
2、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的很多人几乎每餐饮食中都少不了大鱼大肉,而经常吃高油脂、高脂肪的食物也是诱发血液中胆固醇增多的重要因素。另外再加上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较少,体内难免会积存很多的脂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很容易使得血管壁上被一层层厚厚的脂肪堆积。
从而造成血液黏稠症状产生,长时间发展下去还会使得血管的弹性降低,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主要形式。而气血正常流通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保障,而一旦血液不能正常的流通,很容易诱发疾病的产生。
经常进行献血,能有效减少血液中的成分,其中最大的比例则是铁和蛋白,并对血液产生很好的稀释作用,促进血液的流速,血脂自然就会下降,这也减轻了人体罹患动脉硬化的隐患。因此,掌握正确的献血方法,是极好的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有效方法。
献血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第一可以刺激造血器官,也就是骨髓这些造血器官,产生白细胞以及血液的机能旺盛,有利于健康。第二经过研究表明,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当中铁等物质的含量,减少肝脏这些排毒器官的负担。第三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第四通过血流量的加快,血液代谢的增加,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的发生。
导语:献血是贡献自己爱心的一种方式,同时很多未知的生命也会因为得到新鲜血液的供给得以延续,是人间大爱和生命的一场“交易”。
但是很多人对于献血的看法却各持所见,有些人认为献血是一种献爱心的真情表达,而有些人则认为经常献血会使人们的健康受损。那么到底献血对人们的健康有何益处?下面且看我和大家详谈一二。
一、献血有何好处
1、利于血液的生成
很多人担心献血是一件有损身心健康的事情,献血就相当于易贫血?其实并不然,因为人体的血液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很多血细胞从衰老走向凋亡,但是与此同时又会有大量的新生细胞不断产生,从而更好的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的平衡。并且,当人体在献血之后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在逐步增强,有利于所失去的'血细胞得到及时的补充。
其中,骨髓是人体内重要的造血器官,但是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及血液中的血细胞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充盈的血液能为人体全身的脏腑器官进行有效滋养,进而利于五脏六腑的机能调节,所以说若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下降,便很容易使得正常的脏腑器官机能受损。
而在献血的过程中便能对其产生极好的调节作用,因为在献血之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从而便会对骨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使得骨髓中所存储的血细胞能充分释放,还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组织,使得血液中血细胞有效生成,这也是增强人体自身造血机能的重要方法。所以说对于一个健康的人,如果按照规定的事项进行献血,对人们的身体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不会对“元气”产生不良的损伤,且还能利于体内血液的生成。
2、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的很多人几乎每餐饮食中都少不了大鱼大肉,而经常吃高油脂、高脂肪的食物也是诱发血液中胆固醇增多的重要因素。另外再加上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较少,体内难免会积存很多的脂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很容易使得血管壁上被一层层厚厚的脂肪堆积。
从而造成血液黏稠症状产生,长时间发展下去还会使得血管的弹性降低,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主要形式。而气血正常流通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保障,而一旦血液不能正常的流通,很容易诱发疾病的产生。
经常进行献血,能有效减少血液中的成分,其中最大的比例则是铁和蛋白,并对血液产生很好的稀释作用,促进血液的流速,血脂自然就会下降,这也减轻了人体罹患动脉硬化的隐患。因此,掌握正确的献血方法,是极好的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有效方法。
二、献血的禁忌事项是什么
1、过犹不及
献血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同样也存在一些禁忌事项。适量的献血能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调节及保护作用,但是若献血过量则很容易造成贫血、心率不齐等缺血症状的产生,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献血时需要谨遵医嘱,量力而行。
2、不适宜人群
对于一些处于经期、贫血的人群则不适宜进行献血,因为处于此阶段的人群身体本身就处于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而此时进行献血易加重病情,身体缺血的症状,进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多休息
有些体质稍弱或者初次献血的人群很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产生,这和血压的突然变化产生重要的联系。所以在献完血之后,最好不要从事剧烈的体力劳动,而是应该多注意休息、静养。正常状态下,献完血之后的两天左右身体状况便能得到极好的修复。
2、食疗调养
对于献完血的人群,在饮食中需要加强食疗补血的事项。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其中动物肝脏、肉类、鱼肉等食物需要多吃一些。且在献完血之后的饮食事项中,尽量避免食用凉性、辛辣等刺激食物。
分类: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1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2 男士献血好处多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失血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复到原来水平。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提供足够的造成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大量进补又不活动,会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会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人体血液中的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大为降低。
适量献血,献血后保护好穿刺孔,适当补充营养就不会有什么坏处了。
好处 :
一、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
当血液粘滞处于较高水平时,适量献血,特别是适量捐献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
二、男子定期献血可防癌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男子献血可以防癌,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铁元素,而人体内铁元素含量水平持续过高会促会癌症,定期献血可有效地降低血液中铁血素的含量,因此健康男子定期献血可收到离癌的效果。
三、中年人献血可益寿
人到中年大多事业有成,经济状况良好,膳食也是味美质优,营养丰富,稍不留神,就会导致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和肥胖,特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中年人,此时如再不注意调整,就会出现血铁、血脂等指标超标,血液粘滞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等,从而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
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的是血铁和蛋白,还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健康的中年人在医生指导下适量献血或血液中的某种成份可以 *** 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状态,不断增加血液中年轻红细胞的比例,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那些人不可以献血 :
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有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 *** 者。
体检时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献血一般指无偿献血。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献血益处
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3、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扩展资料:
可以献血的人群。
1、 年龄:18-55周岁(可申请延续献血年限)。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无偿献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79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解放军总医院成立互联网外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