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一种由副伤寒杆菌引起,与伤寒特征类似的传染病。是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暴发流行。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脉缓、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比熊犬(详情介绍)
患有副伤寒病的狗狗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治疗应对症治疗。脱水严重的狗狗需输液调节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补充能量,加强护理。
防治措施
第一,严禁给犬喂病死动物的肉。最好以煮热的内、蛋、乳类喂犬。
第二,对饲养管理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注意灭鼠灭蝇。
第三,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专犬管理,严禁病犬与健康犬接触。对病犬舍、运动场、食具应以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5%氨水等消毒液消毒。尸体要深埋,严禁食用,以防犬员感染。对病犬可用抗生素治疗。氯霉素有较好的疗效,用量0.02克/千克体重·次,每日2~4次,连用4~6天。呋喃唑酮,0·01克/千克体重,分2~3次内服,连用5~7天。磺胺类药物也有很好的疗效,如磺胺嘧啶(SD),首次量为0.14克/千克体重,维持量为0.07克/千克体重·次1日两次,连用1周;应用增效新诺明,0.02~0·025克/千克体重·次,1日两次。也可使用大蒜内服。即取大蒜5~25克捣成蒜泥后内服,或制成大蒜酊后内服,每日3次,连服3~4天。此外,适当配合输液,维护心脏功能,清肠制酵,保护胃肠粘膜等对症治疗。
(一)沙门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属菌为(0.7~1.5)μm×(2.0~5.0)μm,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直杆菌。除鸡沙门菌外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多数有菌毛。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上即能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在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5℃~37℃24h可形成直径约2~4mm的透明或半透明菌落,对胆盐耐受。产H2S者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
3.生化反应:除亚利桑那菌外均不能发酵乳糖,大多数IMViC试验为-+-+,KIA:K/A、产气+/-、H2S+/-,MIU:动力+、吲哚-、脲酶+.
4.抗原结构:主要由0抗原和H抗原组成,部分菌株有类似大肠杆菌K抗原的表面抗原,与细菌的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
(1)0抗原:即菌体抗原。沙门菌属的菌体抗原有58种,以阿拉伯数字依次标记:根据沙门菌有共同的O抗原这一特点,分类学者将有共同抗原的细菌归为一组,这就使沙门菌分成42个群(或组)。即A、B、C……Z和O16~O67群。每群都有群特异性抗原,如A群O2、B群04、D群O9等。
(2)H抗原:即鞭毛抗原。H抗原是定型的依据。
沙门菌H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用a、b、c……表示;第二相为共同抗原,用1、2、3……表示。
(3)表面抗原:已证实沙门菌属有Vi、M和5抗原三种。Vi抗原加热60℃30min或经石炭酸处理被破坏,其存在时可阻止0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
5.变异性
(1)S-R变异,菌落光滑型经人工培养传代后逐渐变成粗糙型。此时菌体表面的特异多糖抗原丧失,在生理盐水中可出现自凝。
(2)H-O变异,指有鞭毛的沙门菌失去鞭毛的变异。
(3)相位变异,具有双相H抗原(第I相为特异相,第Ⅱ相为非特异相)的沙门菌变成只有其中某一相H抗原的单相菌,称相位变异。
(4)V-W变异,失去全部Vi抗原的变异。
(二)致病性
致病因素有侵袭力、内毒素和肠毒素3种。临床上可引起胃肠炎、肠热症、菌血症或败血症等。其中肠热症属法定传染病。
1.肠热症:即伤寒与副伤寒病。由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慢性发热症状。为法定传染病之一。
2.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菌以鼠伤寒、肠炎、汤卜逊、猪霍乱、乙型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常见。
3.慢性肠炎:沙门菌可引起老人和儿童的慢性肠炎。
4.败血症: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
5.沙门菌的局部感染如颈部、腰部等。
有鼠伤寒沙门菌引起儿童的医院感染报道。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与培养。肠热症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食物中毒采集食物与粪便。
2.检查方法及鉴定
(1)分离培养
1)粪便:一般将粪便或肛拭直接接种于SS和麦康凯平板上,用两种培养基的目的是为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2)血液和骨髓:抽取患者血液5ml或骨髓0.5ml,立即接种于含0.5%胆盐肉汤或葡萄糖肉汤5ml试管中进行增菌,48h将培养物移种到血平板和肠道鉴别培养基上,若有细菌生长取菌涂片革兰染色并报告结果。对增菌培养物连续培养7天,仍无细菌生长时,则报告阴性。
3)尿液:取尿液2~3ml经硫磺酸盐肉汤增菌后,再接种于肠道菌选择培养基或血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亦可将尿液离心沉淀物分离培养。
4)局部感染的脓液。
(2)鉴定:沙门菌属的鉴定与志贺菌属相同,须根据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两方面进行。
1)初步鉴定:如为革兰阴性杆菌时作氧化酶试验,阴性时,挑取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KIA和MIU上。并作生化反应。以沙门菌多价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
凡符合KIA:K/A、产气+/-、H2S+/-、MIU:动力+、吲哚-、脲酶+,氧化酶-,触酶+,硝酸盐还原+,以沙门菌多价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阳性,鉴定为沙门菌属。
2)最后鉴定:沙门菌血清学鉴定主要借助于沙门菌O抗原多价血清与O、H、Vi抗原的单价因子血清。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分别属于A、B、D血清群。
(3)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0、H抗原,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
(四)防治原则
加强饮食卫生,防止污染食品及水源经口感染,携带者的积极治疗,皮下注射死菌苗或口服减毒活菌苗是预防沙门菌属细菌传染的几个主要措施。临床治疗是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保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对并发症积极处理,如肠出血、肠穿孔、胆囊炎、心肌炎等。对于伤寒沙门菌感染,可选择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氟喹诺酮类、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三代头孢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16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癫痫患者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