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神经官能症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以胃肠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在治疗此病时,常常是对症治疗,而中医中药在治疗此病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选方用药时需强调明辨虚实寒热,治疗则重视调理气机为主。
虚寒体质者常表现为畏寒、腹胀、食少、脉沉,或见腹痛剧烈,或有呕吐,腹部冷凉,可扪及痉挛的肠曲,甚则手足厥冷。常是因中阳不足、阴寒内结所致,治则当温补中阳、散寒破结为主,方可用大建中汤(干姜、川椒、人参、饴糖),服药后进热粥,加被静卧。
寒实体质者常表现为畏寒、腹胀、大便秘结、脉实,或见上腹部疼痛剧烈,大便不通,舌苔白腻或灰腻,脉弦紧。常是因寒实内结,腑气不通所致,治则当散寒破结、通腑理气为主,方可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便通则痛止。
若情志抑郁,性情易怒,可见腹泻前腹痛,泻后痛减,伴胸胁满闷、嗳气、喜叹息、脉弦者,常因肝气犯脾、肝脾不调所致,治则当理气开郁、调理肝脾为主,方可用痛泻要方(白芍、白术、防风、陈皮),缓缓调之。
若脾胃虚弱、食少、大便不调、腹痛间断发作,伴有心胸烦热、口干、呕吐、腹中冷、舌苔黄白相兼者,常因中阳不足、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序所致,治则当温补中阳,散寒清热、宣通气机为主,方可用黄连汤(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
若胃肠道功能紊乱日久,时常腹痛,心悸,汗出,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常因中阳不足,气血亏虚,阴阳失和,宜补益中气、调和阴阳为主,方用黄芪当归建中汤(黄芪、当归、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饴糖、炙甘草)调理。
如果胃肠功能的不好的时候,中国相对来说用传统的中药或者汤剂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中药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有很多成分,有化瘀的,有泻下的,有助消化的等等一系列的,但是里头的一些化学成分实际上是和现在的西药是类似的,甚至有些西药也是从一些中草药提取的化学成分。
所以中药是可以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但是如果从西医的角度,现在多数是两方面,一个是泻下,一个是帮助消化不良,肚胀、胀满,一种类似于通便,一种是助消化的,就是大便稀,帮助大便能成形,有点收敛的作用。现在西药里头也有类似的这些成分,只是相对单一,但根本还是要改变胃肠道的环境以及菌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