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而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1)腹水型:腹水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体征之一。病人腹大如鼓,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消瘦苍老。
(2)巨脾型:脾肿大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脾脏明显肿大。常有左侧腹部肿块及下坠感。巨脾的病人的脾脏可超过脐平线,甚至进入下腹部的骨盆腔内。同时伴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现象。
(3)侏儒型:儿童或青少年得了晚期血吸虫病后,可有生长发育障碍。青春期身体矮小、性器官不发育、没有生育能力,成为先衰的“小老人”,被称为侏儒。有的侏儒同时伴有腹水、巨脾等症象。
(4)结肠增殖型: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有血便和粘液便,大便之后仍有排便的感觉,严重者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在病人下腹部可摸到条索状的肿块,有压痛感。有的病人结肠内有肉芽肿,可诱发肠癌。
晚期血吸虫病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昏迷。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急性血吸虫病:大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1.发热 患者均有发热,在38℃~40℃之间,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热。热度下午或晚上较高,可达40℃,伴畏寒,清晨汗出热退,发热可持续数日至3 ~4个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甚至谵妄、昏迷。较久者常有消瘦、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2.敏反应 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 3.症状 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4.肿大 肝肿大,压痛,以左叶明显。半数以上有轻度脾肿大。 血吸虫病的危害有哪些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 血吸虫病主要引起肝纤维化,以后发生干线型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多有门脉高压,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吸虫性肝硬化见于血吸虫病的晚期,是由虫卵大量沉积引起肝内纤维化,重者可引起干支闭塞,这些团块的收缩可使肝脏变形,由于肝腺泡的主要血供来自门静脉小支,血供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变性,肝小叶有塌陷和纤维隔形成。也有人认为,虽然进入肝窦的门脉血流被阴,导致门脉高压,但肝动脉仍可进入肝窦,维持叶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而肝小叶完整,肝细胞受损很轻,还可以有正常的功能,现在治疗主要是减轻肝内的纤维化程度,使肝内的纤维组织吸收,现在西药还无法治疗而中药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血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家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使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980年,湖南省君山农场购入的200多头菜牛,不久就感染上血吸虫而无一存活。
麻烦采纳,谢谢!
一、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可与疟疾、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肝脓肿、结核性腹膜炎等发热性疾病相混淆,需注意鉴别。
⑴疟疾:急性血吸虫病的间歇性发热及大量出汗,酷似疟疾。但大多数疟疾患者有寒战,而急性血吸虫病仅有畏寒,极少数有寒战;疟疾的间歇型发热可每日发作,亦可隔日发作,而急性血吸虫病的间歇发热是每日发作;其肝肿大较疟疾明显。疟疾的白细胞计数往往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增高,而急性血吸虫病的白细胞计数往往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疟疾可在血片中找到疟原虫等。
⑵伤寒、副伤寒:严重的急性血吸虫病可出现显著中毒症状,如弛张型或持续型高热,显著衰弱,胃纳减退,腹胀,腹泻或伴有神志淡漠及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类似伤寒。但伤寒患者的特点为白细胞计数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减低或降至零。肥达反应在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亦可出现阳性,但如病程中凝集价持续增高,则伤寒的可能性较大。
⑶肝脓肿:急性血吸虫病常有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发热、下痢史等症状,这些症状也是肝脓肿的常见症状。但是肝脓肿患者常有肝区疼痛,压痛极为显著,且较局限,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肝区疼痛较少,压痛亦较轻,没有明显的压痛点。肝脓肿患者在X线透视下,常见到右侧横膈抬高,表面不整齐以及运动障碍等现象,而急性血吸虫病横膈的位置,形态及运动均正常。超声检查,肝区探查可见到液平段,急性血吸虫病则见到中小波或微波。
⑷败血症:急性血吸虫病往往伴有弛张热,白细胞增高及全身中毒症状,易与败血症相混淆。但败血症以嗜中性粒细胞增高及全身关节酸痛为其特征,且常伴有皮疹,皮下脓肿、肺炎、胸膜炎、胆道炎症或泌尿道感染等,血培养常可出现阳性。
⑸结核病:急性血吸虫病伴有腹膜刺激症状者,其腹部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肌阻力增加,腹部压痛,甚至出现腹水等,均类似结核性腹膜炎。但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本人或家族中常有结核史。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常可见到肺部结核病灶,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增高,嗜酸性粒细胞亦不增多。急性血吸虫病有弥漫性肺部病变者,其症状如咳嗽、气急及盗汗等与肺结核相似。但肺X线摄片病变视急性期不同阶段而异,以中下肺野为主。肺门边缘模糊,肺纹理增多,粗糙紊乱,伸展至肺外侧,其病变持续3~6个月可消失,如通过有效抗血吸虫治疗消失过程加快。
二慢性血吸虫病:需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结肠癌等相鉴别。
⑴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及肠结核:慢性痢疾或肠炎可凭粪便培养检得痢疾杆菌,其他致病菌或阿米巴原虫而确诊。肠结核多继发于肺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因此常伴有发热等毒性症状,胃肠道钡餐或内镜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⑵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大多有食欲减退、肝区胀痛、明显乏力等表现,转氨酶常反复增高,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食欲、肝功能无明显减退,转氨酶在正常范围,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尤以IgM(抗HBeIgM)的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8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胃肠神经官能症的自我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