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虫又叫布氏姜片吸虫,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人因生食附有姜片虫囊蚴的菱、茭白等水生食物而感染。病人常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及吸收不良等症状。猪是本虫的保虫寄主,也是主要传染源。
姜片虫病的诊断依据
1、患者来自有食水菱、荸荠等水生植物的地区,曾有生吃的病史。
2、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度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重者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消瘦,浮肿,贫血,肝脾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粪检查有虫卵或见棕红色叶状成虫排出。
这种问题恐怕没有人能答,因为肠道寄生虫很多种,其生活史和传播途径不一样,怎么回答呢?建议你分开问。
肠道寄生虫病有多少种?
寄生虫病大致分为蠕虫病和原虫病,其流行与贫困相伴,因而高发地区主要在农村,感染率达50%~80%。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或水源污染较重,南北气候和居民的饮食起居不同,致使寄生虫种类较多。
(1)蛔虫病:多见于5~15岁儿童。轻者可无症状,稍重者有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上腹或肚脐周围疼痛、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引起胆道蛔虫或扭结成团而造成肠梗阻。
(2)钩虫病:虫卵随大便排出后,发育成感染期蚴虫,次蚴虫钻进皮肤,通过小静脉或淋巴管入血,依次到心、肺、支气管、咽喉、小肠上段,3~4周后发育为成虫。成虫叮咬在小肠壁上吸血,一面吸血一面排血,导致钩虫性贫血。
(3)蛲虫(线白虫)病:传播途径是由肛门-手-口,雌虫常在夜间爬出,在肛门或会阴部产卵而引起奇痒。卵经手、食物、空气等途径入口,在十二指肠或小肠发育为成虫寄生于盲肠。蛲虫病多见于幼儿,症状较轻,主要为肛周奇痒,尤在夜间更甚,其他有腹泻、恶心、消瘦、厌食等症状。如仔细查找肛周,有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的蛲虫。
(4)绦虫病:有猪、牛肉绦虫两种。猪肉绦虫的虫卵或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饲料被猪吞食后,虫卵进入猪的小肠,经孵化后在横纹肌上发育成囊尾蚴,人若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囊尾蚴便在人小肠内脱壳并发育,引起猪肉绦虫病。绦虫病有胃肠症状;眼囊虫病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脑囊虫病可致癫痫、瘫痪,甚至死亡。
(5)姜片虫病:生食附有姜片幼虫的荸荠、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后,幼虫则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并在肠内产卵,随大便排出,在水中变成蚴虫,继续污染水生植物。姜片虫病的症状为胃肠不适、恶心、营养和发育不良等。
http://www.cpha.org.cn/html/content/bbbkzt/content_69_1099.htm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蛔虫病·三虫 5 蛲虫病·三虫 6 姜片虫病·三虫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三虫的方剂 2 治疗三虫的穴位 3 治疗三虫的中成药 4 三虫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三虫 1 拼音 sān chóng
2 英文参考 three kinds of parasit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虫指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即长虫、赤虫、蛲虫[1]。《诸病源候论》卷五十:“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
4 蛔虫病·三虫 蛔虫病为病名。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静止时无自觉症状。在初期或有发热、咳嗽。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蛔虫具有一种鉆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治疗以驱蛔虫为主。宜用乌梅丸。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肠梗阻则应配合通利腑气,当蛔虫驱去以后,再予健脾。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健脾用异功散加减[2]。
5 蛲虫病·三虫 蛲虫病为病名。蛲虫,九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其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治以杀虫止痒为主。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6 姜片虫病·三虫 姜片虫病为病名。我国地方病的一种,因其虫形似姜片,故名。虫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虫。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长江以北很少。本病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本病因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成虫寄生肠道上部,上犯胃气,下扰肠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等症。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4]。
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下一篇: 非常见特殊类型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