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虫病是由姜片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儿童。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内发育为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扁卷螺并附着在水红菱、茭白、荸荠、藕等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人如生吃了这些水生植物,囊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姜片虫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营养,还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出血溃烂,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营养不良、浮肿、贫血、甚至发育障碍。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对姜片虫重症患者先进行积极的支持疗法,改善营养和纠正贫血,体力和精神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酌情驱虫,驱虫药的剂量也不宜过大。1.硫双二氯酚本品对肺吸虫囊蚴有明显杀灭作用,临床用于肺吸虫病、牛肉绦虫病、姜片虫病。2.呋喃丙胺本品为我国首创的非锑剂内服抗血吸虫病药物。内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其作用机制是对血吸虫糖代谢有明显影响,通过糖酵解的抑制,阻断虫体能源供应,使虫体麻痹,起到了直接杀虫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血吸虫、姜片虫和华支睾吸虫病。3.吡喹酮为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物。适用于各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以及绦虫病和囊虫病。4.噻苯咪唑本品为广谱驱肠虫药,对蛔、钩、鞭、蛲、粪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均有驱除作用;以驱蛲虫效果最佳;亦是粪圆线虫的常选药物。主要用于粪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以及皮肤和内脏蠕虫蚴(幼虫阶段)移行症。5.槟榔此药是祖国医学中最早用来治疗姜片虫的药物之一。槟榔中含有槟榔素,能够麻痹姜片虫体的神经系统,增进人的肠道蠕动,因此,有驱姜片虫的作用。槟榔治疗姜片虫的方法有多种。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 姜片虫成虫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实验证实姜片虫尾蚴可在水面上成囊,如自然水体中存在此种情况,则饮用生水可能引起感染。在荸荠里面有姜片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预防癫痫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日常生活中预防癫痫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