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做到防风、祛寒,注意保护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情况发生。
(1)防风御寒:春天养阳,根据初春气候乍寒乍暖,气候多变的特点,衣物不可顿减,以顺应气候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否则,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而加重重症肌无力病情,因此,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
(2)调节饮食: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再者,春天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忌过于酸涩,忌油腻,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以免助热生火。重症肌无力病人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瘦肉、豆制品、蛋类、牛奶、韭菜等有利于散寒邪、扶阳气。忌食寒凉生冷等食品,以免伤胃败阳,耗伤正气。
(3)晚睡早起:“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晚睡早起,顺应自然。清晨起床,穿着适宜,宽松得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适应春天的到来;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每日中午能够午休半小时,以调节“春困”,以使身心和谐,精力充沛。重症肌无力病人只要按照春季养“生”的原则,做到顺应自然,那么必将达到助阳气生发,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抗病能力等目的。
(4)精神愉快:春季重在养“肝”。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养“肝”贵在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重症肌无力病情的波动,所以,春天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保持精神愉快,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和谐。在调节情志时还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遇事戒怒,以促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5)运动强体:春日养“阳”贵在锻炼。春天,万物复苏,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大好时机,而“动”则为养“阳”的重要一环,因此,春天应加强锻炼,重症肌无为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这样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锻炼时要注意运动适量,以运动后感到精神焕发健旺、身体松快舒适为度,特别是运动后不能加重重症肌无力病情。
重症肌无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熟悉,这种疾病在我们生活中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对于这种疾病患者一定要特别重视治疗,以免给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么,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到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我们专家对此是怎么说的。
重症肌无力的3大饮食禁忌:
重症肌无力病机与气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重要,不能过饥或过饱,同时各种营养调配要适当,不能偏食。
1、少食寒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之寒凉品。
2、下列食物食用后使本病加重,应避免食用:萝卜、芥菜、绿豆、海带、紫菜、剑花、西洋菜、黄花菜、西瓜、苦瓜、冬瓜、白菜、豆浆、豆奶、冷饮等,特别是萝卜和芥菜最为关键;
3、少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苦味食品也应少吃,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建议:肌无力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疲劳后加重,休息后部分恢复,朝轻夕重.受累肌群的范围和程度变异很大.1,起居有常,首先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2,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3,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4,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5,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 6,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7,忌食:生,泠,辛,辣性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服药其间禁食绿豆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4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疟疾的偏方治疗方法
下一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