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贫血该怎么办)

祝由网 2023-11-14 14:53:44

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

症状:口唇色淡,爪甲无泽,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治法:滋肾养肝,养阴清热。

成药:①六味地黄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②大补阴丸,口服,水丸1次6g,1日2次。③左归丸,口服,蜜丸1次1丸,1日2次;水丸1次6g,1日2次。

方药: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15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0g,炙甘草6g。

贫血该怎么办

(l)猪肝粥 取猪肝150克洗净切成小块,放入100克洗净的粳米中,加 适量清水并放入葱、姜、盐等调味品,共煮成粥。此方源于民 间经验,宜温热空腹眼食,早晚各1次。具有养血明目、益气 补肝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型贫血,对瘠眼、夜育症等亦有一 定疗效。 (2)鸡汤粥 取母鸡1只去毛,剖洗干净,加适量清水煎煮成浓汤备用 取原汁鸡汤100克并100克洗净粳米,加适量清水煮粥,大火 煮沸,小火熬稠即可。此方源于民间经验。具有补肝养肾、明 目补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贫血患者。症见心悸气短,头 晕目眩,舌红首白,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 (3)鸡肝粥取鸡肝1具洗净切成小块;将小米50克洗净入锅,加入适量豆豉及生姜片煮粥;水沸时加入鸡肝,快熟时放入盐、味精等调味,再煮至粥熟。宜温热眼含,日服1剂,常食为佳,具有养血明目、补肝养胃功效。实用于肝血不足.头晕眼花及夜盲症患者。 (4)蒸鸭血取活鸭1只宰杀取血,加清水、食盐适量,隔水蒸熟.放入15毫升黄酒,再蒸片刻即可.此方源于民间经验,宜饭后食用,每日I剂,连食5日为l疗程,具有益血养肝补肾益气功效。适用于肝肾明虚型贫血。症见舌红少苔,头晕耳鸣,睡眠多汗,牙龈出血,手足心热等。 (5)猪血粥 取猪血100克放入开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切成小块;再新鲜菠菜250克洗净放入开水中烫3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将猪血块、菠菜及50克洗净的粳米共人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昧精、葱、姜调味即可。宜温热服食,作早晚餐。具有润肺养血、消烦去燥功效。适用于贫血及痔疮便血、老年便秘等症。 (6)蜂蜜桑葚膏 将鲜桑葚1000克洗净绞汁,小火熬成稀膏,放人蜂蜜25克熬至稠厚,冷却贮藏备用。日食2次,每次取10?15克以者水冲服,连眼半月为1疗程。具有补肝肾、润五脏、养气血Z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贫血。症见头晕耳鸣、舌红苔少,手足心热等。 (7)阿胶大枣粥; 取阿胶10克捣碎;大枣8枚与50克洗净的糯米煮粥,快熟时放入阿胶及适量白砂糖,再煮片刻即可。此方源于《寿也青编入直温效服食,早晚餐备食1剂。具有滋阴润肺、补肝纳血、止血安胎功效。适用于晕眩心悸,虚劳咳嗽,贫血面黄,尿血便血等症。 (8)虫草炖鸭。 取推鸭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内,加人割虫夏草6枚及食盐、葱、姜等调料,放入适量清水偎炖,先q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偎至熟烂。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固精、用血润操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贫血患者。症见舌淡苔白,*悸头晕,肢冷怕寒,面色苍白,阳痉造精,月经不调等。回D (9)加味羊骨粥l取羊骨 750克洗净打碎,与 20克黄茂、 7政大枣同入砂锅,b适量清水煎煮,取汤代水与50克洗净的粳米同煮为粥,粥快D熟时加入适量生姜、葱白、食盐搅匀,再煮片刻即可。此方源l于《千金翼方》,宜温热空腹眼食I连食15日为1疗程。具有D强筋壮骨、养胃健脾、补肾益气功效。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D及血小板减少性紫麦等症。感冒发烧患者忌眼。D (10)花生牛筋粥l取牛蹄筋 80克洗净切成小块,与 80克花生米和 100克洗D净的糯米共入砂锅,加清水适量煮粥,至蹄筋烂熟、米开汤调;为止。宜温热空腹眼食,日食1次。具有养血补肝、益气健脾D功效。适用于贫血及白细胞低下患者。 贫血食疗方: 菠菜枸杞粥 【原料】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 【制作】将菠菜去杂,连根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码齐后将菠菜切成小碎段(0.5厘米以内),盛入碗中备用。将粟米、枸杞子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粟米酥烂,调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匀,加精盐、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麻油,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养肝肾,补血健脾。对幼儿生长期及中老年贫血患者尤为适宜。 摘自《蔬菜食疗方》 贫血食疗方 2004-10-21 作者(来源):网络 1.菜包肝片 [原料]新鲜猪肝250克,鸡蛋3枚,卷心菜叶150克。 [制法]先将猪肝去除筋膜,洗净,用快刀剖成薄片,放入碗中,加精盐、味精、料酒、淀粉各适量,抓揉均匀,备用。将卷心菜叶洗净(保持其完整状),入沸水锅中烫软,取出,清水过凉后切成20厘米见方的卷心菜片,待用。另碗放入鸡蛋清,加适量干淀粉调拌成稀糊。将卷心菜片铺放在案板上,抹上一层蛋清稀糊,再将猪肝片分成6份,逐一放在卷心菜叶片上,包裹成长短、粗细一致的卷状,沾上一层薄薄的干面粉,待用。炒锅置火上,加植物油烧至六成热,将生肝片卷胚入锅,微火炸至外酥里透,捞在漏勺中沥油,切成3厘米长的段,码放在盘内,即成。 [吃法]佐餐当菜,随意食用,当日吃完。 [功效]补虚养血。适用于胃癌气血两虚引起的贫血。 [评介]卷心菜又称“结球甘蓝”,性味甘平,现代研究资料提示,卷心菜所含的二巯基化物等成分,具抗癌作用。猪肝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之外,还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B1、B2、B6等多种维生素,猪肝中铁的含量是猪肉的14倍,人体的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是补虚养血的好原料。本食疗方对胃癌患者气血两虚引起的贫血有显著疗效。 2.黑木耳红糖饮 [原料]黑木耳30克,红糖30克。 [制法]先将黑木耳拣杂,用冷水泡发,清洗干净,撕成小朵状,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待黑木耳熟烂时,放入红糖,煨煮至沸,红糖完全溶化即成。 [吃法]当点心,随意服食,当日吃完。 [功效]养阴补血。适用于胃癌伴缺铁性贫血患者。 [评介]黑木耳含铁量较高,居各种荤、素菜食物之首,为补血之佳品。据日本的一项试验报告指出:黑木耳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红糖,又名赤砂糖,含有较为丰富的铁质。中医认为,黑木耳可补气,红糖能补血,上二味组成的本食疗方对气血两虚的贫血有效。而且,黑木耳、红糖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铁、硒、锰、锌等均具有抗癌活性,本食疗方对胃癌伴缺铁性贫血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可在胃癌防治中发挥辅助治疗功效。 3.阿胶牛奶 [原料]阿胶15克,牛奶250毫升。 [制法]先将阿胶拣杂,研成细粉状,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烊化,兑入刚煮沸的牛奶,拌和均匀,离火即成。 [吃法]随早餐,与早点同时服食。 [功效]益气养血,滋补强壮。适用于胃癌气血不足所致贫血。 [评介]阿胶为滋补阴血佳品。牛奶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中老年胃癌患者,气血虚弱者的理想滋补品,与阿胶烊化后同时服食,对胃癌气血不足所致贫血的补血作用更强。唯需注意的是,伴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者慎用。 女人贫血的经典食疗方 health.huash.com 2005年07月01日 11:22:50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贫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治疗贫血的几款食疗方 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红细胞过度破坏,造血不良和失血。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 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 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女性补血的食疗菜单 2、新鲜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 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壮骨。 得了贫血就要先补血吗?--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功效:滋阴补血。 4、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警惕孩子缺铁性贫血--当减肥瘦身成为都市生活的主题时,另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了现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员,这就是缺铁性贫血。 6、猪肝150克,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给孩子吃一款“补血菜”。 治疗贫血的几款食疗方 2005-04-01 08:10:00 21cn健康 贫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红细胞过度破坏,造血不良和失血。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 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 2、新鲜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功效:补肾壮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功效:滋阴补血。 4、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6、猪肝150克,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给孩子吃一款“补血菜”。

最近因为减肥老是头晕,朋友都说是贫血,如何才能改善?

贫血,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症状,很多人根本就不将其当做是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有或多或少的贫血症状,其实贫血也是分为很多种的,一般需铁量供不应求、生活无规律、长期剧烈运动、疾病影响或者是女性月经失血过多都可以引起贫血的。其中一些贫血的疾病是很严重的,因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贫血的症状有很多,可能因人而异,但是总结起来还是有很多的相似处的。贫血的一般表现症状,耳鸣,眼花,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唿吸困难,往往会伴有脸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发生晕厥。
根据贫血发生的原因,可以将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还有失血性贫血三大类。贫血在医学上的表现为,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下线,因为血液是人体正常运行的一切动力,所以贫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孕妇贫血会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畸形等,所以怀孕前要先治疗贫血。
对于轻度贫血的患者,可以从日常的饮食之中得到一些补充,平时注意饮食规律些,加强营养摄入,多吃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些猪血,猪肝,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富含营养的同时,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
缺铁性贫血平时不要挑食,不要节食,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含铁剂高的食物。治疗上建议首先可以增加富含铁多的食物等的食用量,
如黑木耳、紫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青菜、水果等,必要时再口服铁剂进行治疗,但建议饭后服用,因为其胃肠刺激大。
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餐后不宜饮用浓茶,因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会影响铁的吸收。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都含有丰富的叶酸。另外,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这类患者的情况就比较严重,最好到医院诊断治疗。
贫血西医治疗
一、病因治疗:
治疗贫血的原则着重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病因。很多时候,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例如胃肠道癌肿),其治疗也比贫血更为重要。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
二、药物治疗:
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睾丸酮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输血:
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四、脾切除:
脾脏是破坏血细胞的重要器官,与抗体的产生也有关。
五、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医疗技术,目前仍在研究试用阶段,主要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早期未经输血或极少输过血的病人,如果移植成功,可能获得治愈。
贫血中医治疗
1、气血亏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多者。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养肝。
【方药】人参 、灵芝、黄精、玉竹、补骨脂、菟丝子、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枸杞,川芎、白术、炙甘草。
2、肝肾阴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唇甲色淡,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咽干口燥,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
【治疗】滋养肝肾,养血清热。
【方药】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山药、枸杞、牡丹皮、茯苓、炙甘草。
3、脾胃虚弱型贫血
【主症】症见体质羸弱,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华,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多见于慢性胃肠病患者及妇女、儿童。
【治疗】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黄芪、茯苓、当归、鸡内金、白术、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后下)、炙甘草。
4、脾肾阳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色淡,周身虚浮,腰膝冷痛,便溏或五更泻,小便清长,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
【治疗】益气健脾,温补肾阳。
【方药】黄芪、茯苓、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制附子(先煎)、白术、大腹皮、厚朴、补骨脂、当归、木瓜、肉桂、炙甘草。
针灸疗法
体针:身体的中脘、隔俞、肝俞、脾俞、足三里、血海用针;耳针:胃、脾、肝、交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3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