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某些临床表现是急性风湿热的特征性表现,并对诊断起决定作用,称之为主要表现或主征,包括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另一些表现虽也常出现,但并无特异性,且对诊断只起辅助作用,称之为次要表现或次征,包括关节痛、发热、风心病和以前的病史。某些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血液中急性反应物的出现,包括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也可作为次要表现。
急性风湿热,可根据发病先后次序不同,分为三期:
(1)链球菌感染前驱期: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潜伏期:在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风湿热发作之间有一段潜伏、缓解和静止的期间,约为 1~4周。此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3)急性风湿热发作期:多数起病较急,也可较缓慢,甚至无自觉症状而呈隐袭方式进行。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多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以及受损害器官的症状。如有心脏炎时,可有心悸、气短、胸闷,甚至出现苍白、焦虑、烦躁等。有关节炎时,可有关节红肿、游走性疼痛、活动不利等。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小儿常有鼻出血、腹痛等症状。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
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
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风湿热是一种与溶血性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显著。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多数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和中度发热,伴大量出汗,疲乏无力;典型者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常累及肩、腕、髂、膝、踝等大关节。关节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00~140次/分之间,与体温不成比例。心脏增大,第一心音减弱,常伴有舒张期奔马律,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皮肤受损时可出现环形红斑,多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时隐时现,或出现皮下结节(如豌豆大小、质硬、不痛,多附着于筋膜或腱鞘);舞蹈症多见于5~12岁儿童,尤以女童多见。表现为肢体和躯干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常伴有肌肉软弱和行为异常。
风湿热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卧床2~3周;有心脏炎者,应卧床4~6周;有心衰者应绝对卧床至心力衰竭完全纠正,然后逐渐起床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眼底病变的鉴别
下一篇: 眼底病变的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