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其发病率为0.6-0.7%。常见于老年人、眼外伤、高度近视等。黄斑裂孔可因外伤、变性、长期CME、高度近视、玻璃体牵拉等引起。在老年人相对健康的眼,无其他病因发生的黄斑裂孔,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常发生于60-80岁。
黄斑裂孔有以下表现:
1、中心视力明显下降,一般为0.1左右。
2、B眼底可见裂孔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并稍内陷,底部呈深色,有黄白色小点。
3、裂孔缘视网膜呈灰白色,四周可见放射状条纹。裂孔小 者1/4、大者1/3乳头直径。有时裂孔附近可见到半透明的盖膜。
黄斑裂孔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黄斑裂孔不伴有网脱者,严密观察;伴有网脱者,手术治疗。对有网 脱倾向者,予氩激光治疗,封闭裂孔,预防网脱。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
黄斑裂孔视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 裂孔处无视网膜感光细胞。② 裂孔周围视网膜浅脱离。③ 裂孔周围囊样水肿。④ 裂孔周围视细胞不同程度变性。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松解裂孔前后方向以及切线方向的牵拉,从而消除病因;通过气体填充和生物因子使黄斑裂孔闭合,促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复位,因而可以改善视力及视物变形等症状。
对于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 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Kelly(1991)等单纯使用玻璃体切割术(52例), 裂孔闭合率为58%,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42.3%, 2年后该作者的病例累积达170例, 此时的裂孔闭合率为73%,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55%。近年来研究发现, 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小板、自体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2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 TGF-β2)、纤维蛋白原等填充于黄斑裂孔内,可增加裂孔处脉络膜视网膜粘连愈合,并有效地提高视力。文献报道,使用玻璃体切割联合TGF-β2封闭黄斑裂孔的裂孔闭合率为91%~100%,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83%~90.1%, 但也有术者未能重复出相同结果,并发现术后眼压升高反应明显。最近Thompson 等报导,使用TGF-β2与安慰剂对照比较,二者在黄斑裂孔的解剖复位与视力改善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Gaudric(1995)等首先报导使用自体浓缩血小板封闭黄斑裂孔, 并用单纯玻璃体切割作对照(各20例), 结果血小板组裂孔闭合率为95%,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85%, 而单纯玻璃体切割组裂孔闭合率仅为65%。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使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即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Christensen等人[10]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期与3期特发性黄斑孔,内界膜剥除后黄斑孔封闭率显著高于不剥除内界膜组(2期黄斑孔,100%比55%,3期黄斑孔,91%比36%)。
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有如下几点:① 裂孔是否闭合。 裂孔闭合差者视力恢复不满意。术后裂孔是否完全闭合, 可能与术中黄斑前玻璃体后皮质是否清除干净、裂孔周围的膜是否剥除、裂孔周围是否还有张力以及与患者术后头位保持有关。② 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视力恢复亦有影响, 如白内障形成, 发生医源孔时经巩膜冷冻后出现视网膜前增生膜等。③ 术中在黄斑孔区操作时注意避免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的器械损伤。
随着OCT技术的进展,人们对特发性黄斑孔预后的认识也不断加深。Inoue等人[11]使用频域OCT对53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光感受器内节与外节的连接可能对黄斑孔术后视力恢复起重要作用。术后内外节间连接缺损越严重,视力预后越差。随着时间发展,某些患者内外节间的连接可以部分恢复,而在另外一些病人则持续存在。
黄斑病变治疗方法
黄斑病变治疗方法,黄斑病属于一种网膜静脉阻塞或时葡萄膜炎性疾病,这种疾病分为了干性,还有湿性两种,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以下是关于黄斑病变治疗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黄斑病变治疗方法1 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是根据黄斑病变的性质来决定它的治疗方法,通常来说最常见的黄斑病变就是老年黄斑变性,研究证实老年黄斑变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黄斑部出现了新生血管,是一种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所导致的。后来就有研究者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生产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抗体去中和它,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减轻黄斑的水肿、渗出和出血,最终来改善视力。
引起黄斑病变的原因也很多,比如视网膜的炎症、病变、血管的病变都会波及的黄斑,出现黄斑的病变。平常说的黄斑病变多数情况下是指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两种类型
一个叫干性黄斑变性,一个叫湿性黄斑变性。有哪些治疗的办法?如果是因为眼底有病变,波及的黄斑引起的黄斑病变,首先要治疗眼底的那些病变,比如有糖尿病,一定要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然后如果是有血管炎症要根据情况做恰当的`治疗。
如果是老年性黄斑变性,干性的黄斑变性,主要是因为黄斑区出现了退行性的变化,这个病变的发生过程比较漫长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定期到医院去检查,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当然可以用叶黄素类的营养药补充叶黄素、β-胡萝卜素,这一类的营养品对黄斑的营养是有帮助的。
另外,如果是湿性黄斑变性,这个时候黄斑会出现出血、长新生血管,黄斑会水肿,我们就需要做抗新生血管药物的眼球里边的注射,这个叫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药物注射。在做这些治疗和接触之前都一定要做详细检查把病变的性质、位置弄清楚了以后,在医生的帮助下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黄斑病变治疗方法2 症状概述
黄斑是人体视网膜的一个正常结构,位于眼球视网膜后极部,在充足的照明条件下,负责中央视觉,可以帮助分辨微小的细节和颜色。一般来说,发生在视网膜黄斑区的病变则称为黄斑病变(maculopathy)
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眼前黑影等症状。临床上可以将黄斑病变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老年人易得老年性黄斑病变,中青年人易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目前黄斑病变的具体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年龄、眼部基础疾病、外伤或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相关中医疾病
视瞻有色、视直如曲、视瞻昏渺
遗传性
部分有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明确
检查项目
眼底检查、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阿姆斯勒方格表
重要提醒
患有黄斑病变的患者外出时最好戴太阳镜,防止眼睛遭受紫外线的刺激。
临床分类
临床上常见的黄斑病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3、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4、近视性黄斑变性;
5、黄斑囊样水肿;
6、黄斑裂孔;
7、黄斑视网膜前膜。
黄斑病变治疗方法3 1病因病理
黄斑病变的眼底表现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遗传性黄斑病变可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治疗上比较棘手;
年龄性黄斑病变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
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某些病变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造成黄斑区水肿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损害。
由于多种因素可导致黄斑病变,因此要注意避免造成黄斑区损伤的因素。一旦视力出现改变或视物变形,要及时到专科诊治,明确病因及诊治,保护好视功能。
2病变原因
眼睛黄斑病变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病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影响黄斑的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可能与遗传、血管硬化、氧化损伤、慢性光损伤、炎症、代谢营养等有关。据介绍,引发黄斑病变因素有以下几种:
1、年龄:年龄越大,发生黄斑病变的危险性越大;
2、 性别:女性湿性黄斑病变略多于男性;
3、 家族史:有些家族易患,尽管尚未发现该病的特异基因;
4、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等人群易并发黄斑病变;
5、 吸烟、饮酒、营养缺乏(如胡萝卜素)也可引发黄斑病变;
6、 暴露于蓝光和日光;
7、 环境因素。
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由于多种因素可导致黄斑病变,因此要注意避免造成黄斑区损伤的因素。一旦视力出现改变或视物变形,要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诊治,明确病因及诊治,保护好视功能。[1]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脂膜炎的常见类型
下一篇: 什么是脂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