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层(脂膜)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总称。皮下脂肪层由脂肪细胞所构成的小叶及小叶间的结缔组织间隔所组成。按炎症的主要发生部位可将脂膜炎分为小叶性脂膜炎及间隔性脂膜炎两大类。脂膜炎是一谱宽的综合征,随临床特点、关连的疾病、病理改变不同而可分为不同亚类。诊断除尽量发现引起的疾病和病原外,最早期新鲜的活俭,切除足够量的标本,行系列性病理切片(以定间隔性、小叶性或混合性),很为重要。
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外伤、寒冷、注射某些药物,全身因素如结核感染、扁桃腺炎等可引起脂膜炎,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病也可引起脂膜炎。皮下脂肪血管的病变也常影响脂膜而出现炎症改变。
缺乏特异性,以淡红色至棕褐色的皮下结节或斑块较为多见,大小、数目不定,自觉疼痛和压痛。皮损可发生在身体各处,以双下肢及臀部为多见。病程大多慢性,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及程度不等的萎缩。
狼疮性脂膜炎也称为深部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者斑块儿,位于真皮的深层或者皮下脂肪组织,表面肤色可以正常或者淡红色,质地比较坚实,没有移动性,皮肤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颊部、臀部、手臂等等,其次是小腿和胸部,病程呈慢性的经过,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
治愈以后可以遗留皮肤的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也就是狼疮性脂膜炎,以后既可以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以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与它们同时存在。
脂膜炎的诱因有很多,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或者是一些特殊菌感染,例如结核菌等,有时则是由于局部反复受到寒冷刺激或者是外伤所导致的,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所引起的。
该疾病可以通过行病理活检来进行明确。
目前无明显的特效药,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不去过于寒冷的地方长时间待着。同时,如果病情较重时可以口服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龙片等进行治疗,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使用免疫制剂或者中药等进行治疗。
狼疮性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也叫深部红斑狼疮,它们在真皮深层或者是在皮下脂肪组织,大小、数目都不固定,小的像蚕豆,大的直径却可以达10cm,它表面的肤色是正常的或者是淡红色的,可以变红,也可以是色素加深。
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在脸颊部位、臀部、手臂上,小腿和胸部也可能有。它们可持续数月甚至是数年,治愈后会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因为它的性质不稳定,所以可单独的存在,然后可以转化成盘状的红斑狼疮,也可以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种病女性患者比较多,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深部皮下的结节或斑块,坚实、可移动,通常有压痛,皮损中央也有多凹陷并且有瘢痕。结节的边缘清楚,有时结节上方皮肤有时是萎缩,或者是角化过度、毛细血管扩张,还有可能出现典型的盘状红斑皮损,极少数还有可能发生皮肤溃疡。狼疮患者在基底膜通常带有免疫沉积物。
皮肤结节还有斑块,大多在在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组织。它的数目不定,大小不等形成结节或者斑块,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面颊,臀和手臂上最为常见,小腿和胸部也有,结节或斑块的外表呈皮色或棕红色,质地坚实,边缘清楚,没有流动性,少数结节有针刺样或者钻痛,触痛,并可伴有不规则发热和关节痛。
患者病情是缓慢的,有的结节持续不变,而在其它部位出现新的结节损害;有的结节逐渐扩大或与相近的结节融合成相对比较大的斑块;有的结节也可以自行吸收,而使表面的皮肤塌陷,或者是结节坏死后形成瘢痕;有的萎缩边缘呈堤状隆起,或坏死处结痂演变成盘状红斑狼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7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斑裂孔的症状
下一篇: 黄斑裂孔症状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