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妇女生产后常见的症状,有时,还会迁延至产褥期,给产妇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一般来说,新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涨的感觉,那么,你就可能已经患上尿潴留了。
产后尿潴留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预防产后尿潴留,当然首先要了解患尿潴留的常见原因。
1、产妇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者由于外阴创伤,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导致尿潴留。
2、产程较长(尤其是第二产程)而未及时排尿,膀胱和尿道受胎先露压迫过久,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
3、腹壁由于妊娠时持久扩张,产后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4、产后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造成外阴创伤疼痛,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发生产后尿潴留。
5、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尿不尽、尿频,尿储留都是产后常见的一些并发症。产后尿不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后膀胱功能失调,这是分娩的时候手术或者是自然分娩伤到了膀胱,那么产后尿不尽该怎么治疗呢?它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产后尿不尽是什么原因 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内的尿全部或部分不能排出。是产褥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妇常因此感到异常的痛苦,重者易并发泌尿系感染、膀胱破裂等,中医称为“转胞”或“产后小便不利”。常发生于产后1~3d内,以及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后1~3d内,初产妇多见,尤其是剖宫产及行会阴切开术者。
妊娠晚期由于膀胱受子宫的牵拉及胎头的压迫,使膀胱壁平滑肌张力减退,弹性暂时性下降,易发生排尿困难。大多数产妇分娩后膀胱排尿功能均能逐渐自我恢复,部分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膀胱、尿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产后尿潴留。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宫缩乏力、枕横位或枕后位、臀位、产程处理不当等导致产程延长,胎先露压迫膀胱时间过久,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并且由于过度伸展的子宫下段将膀胱牵拉过高,使膀胱底部亦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尿道也充血、水肿,尿道口闭塞。部分产妇在产前(第一或第二产程中)尿潴留过多而未及时处理,进一步牵拉膀胱使其过度紧张、感受性降低,甚至发生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上述异常变化导致产妇排尿功能下降甚至暂时性丧失,患者不能排尿。另有一部分产妇因精神紧张、怕人、不习惯或对自己排尿缺乏信心而暂时不能排尿。还有一部分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曾应用各种麻醉药而影响排尿。
产后尿不尽怎么治疗 为了有效应对女性产后尿不尽老有尿意这种异常情况,我们首先要注意给产妇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排尿坏境,因为有些产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异常的排尿不畅症状是因为对排尿环境不适应所造成,因为女性朋友在产后需要在床上待一段时间不能下地,因此我们要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排尿适应性训练,从而有效处理尿不尽老有尿意的发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温开水来帮助产后清洗回音,以及热敷产后的下腹部使得膀胱肌肉在受到刺激之后发生收缩,或者是我们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来帮助产后顺利排出尿液。产妇在发生产后尿不尽老有尿意这种情况之后要注意多喝水,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产后尿不尽可能是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多数是由于细菌侵入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分娩时影响了神经感受系统,可以服用三金片配合氟哌酸来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内裤要勤换,最好放在阳光下暴晒,饮食要清淡,多喝水。
产后小便量少,点滴难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小便停留在膀胱,称为产后尿潴留。产科常用导尿管导尿,不导则闭。导1次则可,经久导之则使尿道感染肿痛,则痛苦难言。
本病属中医的“癃闭”范畴。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亦有始则涓流而量少,继则闭而不通者,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一、病因病机正常人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但究其三焦气化之本,则源于肾所藏的精气。肾主水液而司二便,与膀胱相为表里。肾主水液,是指它在调节体内体液平衡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液的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
在生理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而下达于肾,再通过肾的气化功能,使清者上归于肺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液代谢的平衡。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关门开阖不利,就可发生产后尿潴留。
此外,肺失肃降,金令不及州都;脾失传输,升降失度;肝失疏泄,气郁不达,瘀浊内停,气化被阻等,均可影响三焦气化,导致产后尿潴留。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脸色、唇甲苍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常因外感热邪,湿热滞于三焦,小便淋沥不通,经多种方法才娩出小孩。分娩后排便困难,逐渐点滴不通,小腹胀满,腹部拒按,大便常干燥,小便不通,腹胀腰痛,片刻难出,四肢厥冷。用导尿管导尿,尿色深红,1天导4~5次,保留导管尿道逐渐肿痛。体温升高,听诊心肺正常,呼吸、脉搏变化不大,血压常偏低。血红蛋白低,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多。小便镜检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妇科检查可见子宫有压痛,膀胱胀大。
2.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以产后小便量少,点滴难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小便停留在膀胱即可诊断。
产后尿潴留需与淋证、关格、水肿、臌胀、转胞等病证进行鉴别。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产后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施治】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味:瞿麦、萹蓄、大黄、栀子、木通各10g,车前子、滑石、生地各15g,知母、黄柏各10g,甘草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小腹胀痛者加枳壳、腹皮各10g;口渴不欲饮者加葛根、芦根各10g。
2.肺热壅盛型
【辨证】产后小便涓滴不通,或点滴不爽,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施治】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味:桑皮、黄芩、木通、栀子各10g,茯苓、麦冬、车前子、瓜蒌、石韦各15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咳喘甚者加麻黄6g,杏仁10g。
3.肺郁血瘀型
【辨证】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产后小便闭阻,点滴不通,小腹胀痛如刺,片刻难安,面色苍白,口唇深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施治】导瘀清热,以利下焦。
【方药】活血利尿散加味:桃仁、栀子、滑石、萹蓄、瞿麦、车前仁、木通各10g,升麻5g,甘草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肝郁甚者加柴胡6g,郁金10g;小腹胀痛如刺者加枳壳、槟榔、莱菔子各10g。
4.尿路阻塞型
【辨证】产后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施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抵当丸加味:黄芪20g,丹参15g,当归、牛膝、穿山甲、桃仁、大黄各10g,芒硝6g。
【加减】血瘀甚者加京三棱、莪术各10g;身现紫癜者加生地、丹皮各10g。
5.中气下陷型
【辨证】产后少腹坠腹,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舌质淡,苔薄,脉象细弱。
【施治】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春降汤加味:黄芪30g,白术、当归、猪苓、柴胡、泽泻各10g,西党参、茯苓各15g,陈皮、升麻、甘草各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气虚大甚者加人参、太子参各10g;兼有口干舌燥者加麦冬20g,花粉10g。
6.肾阳衰惫型
【辨证】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咣白,神气怯弱,畏寒,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欠弱。
【施治】温阳益气,补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味:熟地、茯苓、淮山、车前子、牛膝各15g,山茱萸、泽泻、丹皮各10g,附子5g,肉桂3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身疲无力甚者加黄芪20g,党参10g;小腹胀痛甚者加枳壳、腹皮各10g。
7.肾阴亏耗型
【辨证】产后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咽干心烦,手足心热。舌质光红,脉细数。
【施治】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味:熟地、山药、茯苓各15g,山茱萸、泽泻、丹皮、猪苓、阿胶(烊化)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咽干心烦甚者加麦冬、玄参各10g;脸色苍白兼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川芎各10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金匮肾气丸、通闭灵。
2.验方
(1)对产后尿潴留者,先采用诱导排尿法,如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
(2)柳树(垂柳)叶7片,洗净、擦干后直接嚼食,开水送服或炖服,30分钟后一般可排尿。
3.外治方
(1)鲜葱白100g,捣碎敷脐(适用于实证的肝郁血瘀型)。
(2)姜皮15g,大蒜2瓣,葱白10根,食盐适量,加水少许,共捣烂为糊状。用时敷肚脐上,盖上塑料纸,用胶布固定,再将热水袋放其上面。用药后有热气窜入腹内之感。如有灼痛,可将热水袋去掉。
(3)取大葱或大蒜300~500g,捣烂成泥状,用纱布包裹,敷在脐下耻骨上膀胱充盈处(也就是中极、关元、气海穴位),15~30分钟后取下,嘱患者排尿,在便盆内放300ml左右开水效果更佳。
五、调护
(1)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下腹部可作热敷,也可按摩膀胱区,以温通气血。
(2)保持心情舒畅,向病人解释清楚,防止思想负担过重而加重病情。
(3)尿潴留严重时,可用导尿管导尿,但要消毒严密。待中药内服外敷生效时,可取出导尿管。
(4)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忌食生冷或辛辣、酸涩、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5)注意外阴清洁。阴部分泌液多或不清时,最好每日用温水洗涤数次,用干净布将阴部拭净。
(6)病室宜安静,暗淡,避免刺激。护理人员要注意病人的脸色、脉搏和血压变化。
(7)产后尿潴留的患者,可将新生儿另作喂养,以免加重病人负担。
(8)中药内服不要因小便未解而不敢服,必须坚持每日服3次。
(9)久病体虚者,要进行体育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0)忌房事,注意衣服的增减,防止感冒。
腰疼,估计很多人平时都有发生过,产后腰疼更是几乎每个产妇都会遇到过的情况,这与产后子宫收缩复旧引起的反射痛有关。那么产后腰疼是怎么回事呢?产后腰疼应该怎样治疗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女人产后腰疼的原因?
引起产后腰疼的原因有不少,产妇可以找出引起自己产后腰疼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预防治疗。
1、生理性缺钙:怀孕以后,孕妇常规的饮食已经不能满足母亲和婴儿两者的钙需要量,孕妇需要补钙。产后的妈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很多妈妈都在坚持母乳喂养,钙流失也非常严重,缺钙容易引起腰疼。
2、劳累过度:怀孕生产会使得骨骼系统会发生变化,骨关节略宽松,肌肉韧带拉长,弹性下降。女性的肌肉、韧带张力与男性相比显得相对较弱,加上有些妈妈平时身体素质较差,产后休息不当,过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妊娠时所松弛了的骶髂韧带不能恢复,引起肌肉、韧带、结缔组织劳损而引发疼痛。
3、喂奶姿势不当:很多新妈妈在给小孩喂奶时,都喜欢低头看着小孩吮奶,由于每次喂奶的时间较长,且每天次数多,容易疲劳;此外为了夜间能照顾好小儿,或为哺乳时方便,习惯固定一个姿势睡觉;面对弱小的婴儿爱不释手,为了更好照顾宝宝,新手妈妈无暇顾及自己,总是把宝宝抱在怀里;长时间固定姿势引起单侧的肌肉疲劳,导致产后腰疼的产生。
4、产后受凉,起居不慎,闪挫腰肾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或者受凉都可能引发产后腰疼。
解产后腰疼的方法
由于女人生完孩子后子宫和盆腔组织状态很难快速完全恢复至怀孕前阶段。而且在此期间,接连骨盆的韧带还处于比较松垮无力阶段。倘若此时产妇再出现恶露无法顺畅排出的情况,从而使血液淤积在盆腔中,便会导致产妇产后腰痛状况。
在女性怀孕阶段,子宫逐渐变大,因此腰部就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使得盆腔血管及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腰部疼痛,一直延续到产后。产妇生产后,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产生较大的改变,很难较快恢复至原样。骨盆韧带处于松弛无力期间,肌肉也会十分柔软,较易导致产后腰痛。很多产妇分娩后很少活动,经常处于待在床上的状态,导致腰部缺少一定的锻炼。另外产妇产后对身体进补较多,从而使体重加重,腰部负荷过大,因而产生腰痛状况。
宝妈产后可能出现风湿的情况,如果没当回事,就没有治疗,久了就变成风湿病的,这个也是腰疼的一大原因。此外分娩后着凉、姿势不正确、过于疲劳等都会导致产妇分娩后腰痛。
如果是由于缺钙引起的腰疼,就可以适当地补钙,这样能一定程度缓解妈妈们腰疼和腿抽筋的情况。先可以多喝牛奶、酸奶,或者吃含钙高的食物,如海带、虾皮、豆制品都可以多一些是可以起到效果的。如果还不行的话,可以直接吃钙片。这样不仅能缓解女人腰疼的情况,如果还在喂母乳的妈妈,对孩子也好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0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鞘膜积液对生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