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鞘膜积液对生育的影响

祝由网 2023-11-17 04:52:07

鞘膜积液对生育的影响

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浆液存在,性质与腹腔内浆液相似,有滑润作用,能使睾丸在其中自由滑动。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并使其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使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则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本症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临床的重要性在于鞘膜内长期积液,内压增高,而使睾丸缺血,睾丸生精功能不良,导致不育。同时成人巨大鞘膜积液影响正常性生活,也可导致不育。

小儿鞘膜积液的简介

婴幼儿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腹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的一个鞘膜腔,它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梨形的腔囊。部分先天性鞘膜积液患者因鞘膜腔与腹膜腔有相通的管道而形成交通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液体能随体位的改变从鞘膜腔来回流动,临床常出现阴囊时大时小的变化。
长期的慢性鞘膜积液因张力大而对睾丸的血供和温度调节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引起睾丸萎缩,如果积液严重,影响双侧睾丸,很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对于小儿鞘膜积液,应该早一点采用保守(非手术)疗法,进行彻底的治疗。
因此,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是避免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左侧睾丸鞘膜腔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是指睾丸四周的鞘膜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而言。外观可见阴囊逐渐增大,恰似肿大的睾丸。有的柔软有的捏起来稍硬病人有下坠感。
  鞘膜积液的类型与鞘状突是否闭锁有关。其中以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其次是精囊鞘膜积液、混合性和交通性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形成的原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常常是无明显原因。起病较慢,病理检查可发现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慢性创伤和慢性发炎有关。如在小儿鞘膜积液多因淋巴系统发育迟缓,鞘状突闭合太早,鞘膜囊内的分泌液不能完全吸收,形成先天性积液。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液自行消失。后天性鞘膜积液多有急性睾丸炎、附睾丸炎、精囊炎、创伤等。慢性症状性积液多见于慢性炎症、损伤或肿瘤。在热带和我国南方地区常可见到由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
  如果将鞘膜积液的内含物抽出,外观常呈黄色,清亮,比重 1.010~1.025 ,蛋白 3~6% 为渗出液,含电解质、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急性鞘膜积液多浑浊。如为出血多呈棕色,有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甚至严重时呈脓性。
  慢性鞘膜积液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能力。
  鞘膜积液一般无症状,当积液量大时囊腔张力增加后可有牵扯痛或下坠感,巨大鞘膜积液可影响行动、排尿和性生活。 根据阴囊内的肿大的性囊肿物及透光实验阳性即可诊断,如穿刺出液体,可诊断该病,但应与于睾丸肿瘤、腹股沟疝、精液囊肿和鞘膜积血区别。
  发生了鞘膜积液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来定。
  (1)因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行吸收的可能,除外合并严重感染或伴有其他病变者,可暂不处理,观察到1岁以后(12~18个月)再说。
  (2)原发性鞘膜积液病程短,积液量少,囊内张力低,无明显症状,无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疗。
  (3)继发性鞘膜积液,宜同时处理原发病,如继发于睾丸、附睾炎症,宜控制炎症后再处理积液。比如局部可用热敷、理疗等促进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处理。
  (4)穿刺抽液,用于青年人、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者,但穿刺抽液多会复发,故需要反复抽吸。
  (5)手术
  ①切开鞘膜排出积液。
  ②切除多余鞘膜,翻转缝合鞘膜缘。
  ③交通性鞘膜积液,除切除鞘膜外,须在腹股沟内环处结扎与腹腔沟相通的鞘状突管。
  ④对于精索鞘膜积液,将积液部鞘膜仔细与精索分离,完整切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0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