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疗法是从中华武术点穴功夫演变而来的一种经络榆穴治疗、保健方法。指针疗法通过术者徒手操作,以点、按、揉、抬、拍等手法直接施治于患者的脸穴、经络等部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以指代针的治法也克服了针剌不能随意变动的弊端,且能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灵活掌握针刺力度,达到“医患合作”,并让病人主动参与活动,术者以指针穴位作为患者活动的动力支点,从而达到“以动制静”目的。针对急性腰扭伤,随着医者指针和患者主动活动,其阻滞的气血得到畅通,腰痛逐渐减轻,指针穴处疼痛亦减,患者腰痛也随之缓解。
1.指揉太溪:用两示指左右太溪穴处,沿逆时针方向轻轻揉按旋转5~10分钟。
2.指压承山:右手拇指尖在承山区寻按点穴,并采用点按、揉压等手法,若感局部如锥刺样钻痛,此为指针点。然后在该处不断施术,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治疗2~5分钟后施术点压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再寻新的敏感点,治如上法。这样,在承山区可依次寻到3~5个甚至更多敏感压痛点。通过上述治疗,承山区敏感点渐少,压痛消失或不明显,腰痛也随之缓解。点穴时配合上下左右活动腰部疗效更佳,一般点穴以发病后1~2天为佳。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3.捏夹人中:站立位,用拇指和示指的指腹捏鼻唇沟处的人中,或用屈曲的示、中指夹人中,使产生较强的疼痛后,同时慢慢蹲下、起立、弯腰等进行腰部活动,一般施术2~3分钟腰痛可明显减轻或消失。此法适用于痛点在腰背正中,腰背僵直如板者。
4.揉按昆仑、攒竹:取患侧昆仑,用示指指腹前后按揉,指下可感知有根筋在滚动,并有麻木或触电感,向足尖和小腿放射。此时活动腰部,有明显舒筋止痛效果。同时,取患侧眉头处的攒竹穴,用拇指持续按压,使有胀痛感,配合腰部活动,施术约1分钟,亦有行气导滞,活血散瘀之效。此法适用于痛点在腰脊两侧者。
5.馅揉腰痛穴:全身放松,取患侧手的两个腰痛穴,分别用拇、示指由轻到重地掐揉,产生酸麻感,并配合由小到大的腰部活动,如左右旋转、前屈后仰,约3~5分钟,必要时再掐揉健侧穴。该法对两侧腰大肌处疼痛者效果较好。
6.按压扭伤穴:在阳池与曲池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阳池穴在第三四掌骨直上,腕横纹肌凹陷处。将肘弯曲成直角,当肘窝横纹肌尽头与肘边突起高骨即为曲池)。站立或坐位,用拇指垂直按压健侧扭伤穴,使产生酸、麻、胀感,随即做腰部由小到大的活动,一般施术2~3分钟,腰部即可减轻。另外,还可在足背第一、二趾趾缝上1寸处取腰痛特效穴,站立或坐位,用两手示指分别点压两侧穴位,一松一紧有节奏地进行,至有酸麻胀感,同时由小到大活动腰部,一般施术3~5分钟,腰痛即可缓解。
注意
1.指针的施术时间以1~3分钟为标准,亦可根据病情增减。
2.急性传染病、皮肤病、肿瘤以及腹痛拒按的患者,不宜使用指针。
3.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时,不宜用指针。
一般的面对电脑的上班族们每天都坐着工作,会造成脖子痛等问题,腰部肯定会受到很多的伤害,腰酸背痛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样的长时间肯定会形成腰肌劳损,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疾病就要采取措施,那么预防腰肌劳损有哪些方法?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有哪些?
1、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1、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特别是长年坐着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因此,应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如做一些的屈、后伸、左右腰部侧弯、回旋以及仰卧、起坐的动作,使腰部肌肉发达有力,韧带坚强,关节灵活,减少生病的机会。肥胖者应减肥,以减轻腰部的负担。其次要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动作上和强制的弯腰动作,如站久了可以蹲一蹲,蹲下不仅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休息,而且也减少了体能的消耗。
2、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姿势
如从地上提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并使其贴近腹部,两腿微微下蹲;向高处取放东西时,够不着不宜勉强;睡眠时应保持脊柱的弯曲等。避免潮湿和受寒也是很重要的。
3、注意腰部姿势的正确性
坐位办公时尽量挺直腰板,避免弯腰时间过长而引起或加重腰部肌肉紧张度,增加腰痛机会。而且长期坐位工作时要注意调整桌椅的高度,尽量保持屈髋屈膝90度左右,靠背椅在腰部应当有一个向前的平缓突出,或者在靠背椅的腰部放一个靠垫。
4、注意劳逸结合
上班族预防腰肌劳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固定在同一个动作上进行工作,如坐久了可以起来走一走,站久了可以蹲一蹲,因为,蹲下不仅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休息,而且也减少了体能的消耗。
5、适当的活动
在长时间坐位工作时,要定时起来活动活动。一般在30分钟左右就要起来活动5分钟。伸伸腰、捶捶背或做工间操,这样对缓解及免除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具有良好效果。
6、防止腰部过度疲劳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预防腰肌劳损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7、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时,应当定时起来活动活动一般30-45分钟左右就要起来活动5-10分钟。伸伸腰、捶捶背,这样对缓解及免除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具有良好效果。
8、使用硬板软垫床
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个10厘米厚的软垫。
9、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10、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11、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2、治疗腰肌劳损方法
1.按摩疗法: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_、环跳、肾俞、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_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属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针疗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疗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户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门→腰阳关一段,肾俞→腰根、委中刮拭,再刮膈俞,三阴交穴。
在临床上,腰椎扭伤可以诊断为腰大肌损伤。出现这种损伤后,首先禁忌病人对局部自行按摩,应该在扭伤24小时内进行冰敷处理,超过24小时以后给予热敷处理。嘱托病人停止运动,卧床休息,局部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药,或者配合针剂,艾灸,穴位中药离子渗透等物理疗法,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
另外如果病人自觉疼痛较重,还可以给予封闭处理,或者进行小针刀松解,撬拨术等。如果病人血压正常,没有脑出血病史,还可以口服跌打损伤药,比如跌打丸等。
总而言之,出现腰椎损伤后,病人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给予对症治疗,才能够使扭伤尽快恢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急性腰扭伤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急性腰背部扭伤的病因 9.1 无准备活动 9.2 姿势不当 9.3 劳动方式不当 9.4 相互配合不当 9.5 其他原因 10 发病机制 11 急性腰背部扭伤的临床表现 11.1 被迫 *** 11.2 疼痛 11.3 活动受限 11.4 肌肉痉挛 11.5 其他 12 检查 13 急性腰背部扭伤的诊断 13.1 外伤史 13.2 临床表现 13.3 封闭试验 13.4 影像学检查 14 鉴别诊断 15 急性腰背部扭伤的治疗 15.1 腰背部制动 15.2 活血化瘀 15.2.1 理疗 15.2.2 药物 15.2.3 针灸 15.2.4 局部 *** 15.2.5 硬膜外药物注射 15.2.6 穴位 *** 15.3 封闭疗法 15.4 康复期功能锻炼 15.5 对症处理 16 预后 17 急性腰背部扭伤的预防 17.1 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17.2 掌握体育训练(锻炼)中的要领 17.3 动作要量力而行 17.4 腰部保护 18 相关药品 1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穴位 2 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剂 3 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中成药 4 急性腰扭伤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急性腰背部扭伤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急性腰背部扭伤 已经自动替换为 急性腰扭伤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jí xìng yāo niǔ shāng
2 英文参考 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急性腰扭伤即急性腰背部扭伤。急性腰背部扭伤(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1])为病名[2]。是指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1]。急性腰背部扭伤在民间俗称“闪腰”。
急性腰背部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尤其是在体力劳动者、偶然参加运动或劳动而事先又未做体力活动准备者发生尤多(此种情况则多见于常年坐办公室者)。
急性腰扭伤的发生率根据各医院的收治范围不同相差较大,约占骨科门诊病例的5%~20%。但近年来由于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其发生率已明显降低。急性腰扭伤患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年幼及年老患者均较少。本病患者虽可见于各行各业,但60%以上为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等活动量较大的人,偶然干重活的脑力劳动者亦易发生。
4 疾病名称 急性腰扭伤
5 英文名称 acute lumbodorsal sprain
6 急性腰扭伤的别名 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急性腰背部扭伤;闪腰
7 分类 骨科 > 脊柱脊髓损伤 > 椎旁肌肉韧带的急性损伤
8 ICD号 S33.7
9 急性腰扭伤的病因
10 发病机制 脊柱为承重的支柱结构。在胸椎,有肋骨与胸骨所构成的胸廓在其两侧及前方起保护作用,因此胸椎不易发生扭伤。而在腰椎,由于无其他骨骼支架支撑,前方为松弛的腹腔,因此腰椎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与肌肉维持。假如肩负重物时,由于路滑、跳跃或跨沟等突发因素使身体失去平衡,则沉重物体通过脊柱的杠杆作用产生强大的拉力或压力,使腰椎所附着的韧带、筋膜、肌肉、关节囊遭受损伤。通常是在韧带、筋膜附着的骨骼处引起撕裂伤,此时大部或一部分纤维断裂,局部有出血、水肿及渗出等病理改变。
另一方面,从生物力学的观点观察,腰背部的任何活动均受力学关系的制约与协调,在保持腰背部内、外平衡的同时完成各种动作。例如,在提携重物时,如果物体的重量、提物方式及用力程序均相适应,则易于完成:反之,物体重量或体积过大、提物时距中线过远、未采用膝关节先屈曲的方式等,则不仅增加了胸腰段及腰椎的负荷,且椎旁肌组织亦易扭伤。
11 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表现 本病病变的范围包括下背部至骶髂部的肌筋膜组织,即胸腰段及腰骶部两个解剖区。患者多呈被迫 *** ,自觉局部疼痛剧烈,痛点固定,活动受限,随局部活动疼痛加剧,受损肌肉可发生反射性痉挛。
12 检查 X线平片上主要显示下胸及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及侧弯征,一般不伴有其他改变。MRI检查可显示肌组受损范围及程度,可酌情选用。CT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13 急性腰扭伤的诊断
14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主要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其要点见表1。
此外,本病尚应注意与胸腰部韧带断裂,横突骨折或其他损伤等进行鉴别。
15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包括腰背部制动、活血化瘀等,疼痛剧烈伴有肌肉痉挛者可在痛点处封闭,损伤处逐渐愈合时可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经正规治疗者,95%以上可完全愈合而不遗留有任何后遗症。治疗不当时,则易转为慢性劳损性腰背痛。
对严重损伤者,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2~3周,原则上不应少于7~10天,而后行石膏腰围(下背部扭伤时石膏范围应上移)固定3~4周,并在不增加患侧拉力情况下适当活动。中度扭伤者除可采用卧床休息外亦可选用石膏制动的方式,这对需坚持工作而难以卧床休息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石膏固定一般持续3~4周。
对病情较轻者,休息数天后,再带一般腰围、胸背支架或简易腰围起床活动即可。
手法推拿及各种促使腰部活动的疗法,对早期及损伤严重者不适用,以免延长病程或转入慢性。
15.2.1 理疗 可根据病情选用超声波、高频电疗、离子透入、电动 *** 及红外线照射等。
15.2.2 药物 可口服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活络丹、三七粉及红花等,亦可选用各种药物外敷,包括各种跌打损伤膏药、坎离砂(风寒砂)及药酒等,上述诸药均具有一定作用。
15.2.3 针灸 以灸阿是穴方便易行,且有一定疗效。此外,尚可选用肾俞、殷门、承山、足三里及合谷等穴位。
15.2.4 局部 *** 以轻手法为宜,用重手法可加重损伤,不宜选用。此种疗法主要用于后期病例。
15.2.5 硬膜外药物注射 在腰骶段硬膜外注入少量皮质激素和适量 *** 可改善受损局部肌肉组织的痉挛状态,有利于改善血循环。但实施时应注意安全,原则上由麻醉师操作。对椎管内有病变者,不宜采用。
15.2.6 穴位 *** 以下方法适用于腰部僵硬、疼痛剧烈、不能活动者[3]:
①用拇指点按委中30次,力度以能够耐受为度。
②用拇指揉按手背的腰痛点3分钟。
③用拇指、中指和食指指腹同时拿捏太溪和昆仑(见32页)30次,力度要重。
④用双手拇指指腹点按环跳3分钟。
16 预后 急性腰扭伤患者经正规治疗,95%以上可完全愈合而不遗留有任何后遗症。治疗不当时,则易转为慢性劳损性腰背痛,主要是由于撕裂伤处愈合不良、瘢痕过多及肌肉松弛等因素引起。
17 急性腰扭伤的预防 在此种损伤病例中,约50%以上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主要措施如下所述:
18 相关药品 普鲁卡因、复方丹参、丹参、复方丹参片、丹参片、云南白药
19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1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急性腰扭伤喷水疗法
下一篇: 急性腰扭伤耳穴压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