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凉、接触冷水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发、树木花草发芽、长枝、生叶、开花之际,也?quot;百病发"之际。这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我在接诊的病人中,述其因卧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长时凉水浸泡而发病者,不在少数。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另外,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当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4、注意劳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得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过,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6、预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预防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谨记在心: 一、适当的休息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充足的休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在白天尽可能有短暂的休息,晚上应有充足的睡眠。 二、保护受损关节 目的是避免关节出现永久行的变形;减轻日常活动时的关节疼痛;提供另一种方法以解决某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困难;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保护关节的原则: 使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关节发炎时,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受损伤。用力的时候,细小的关节如手指关节就更易出现变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手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不只用手指作支持,应以手掌来支撑。 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不要长时间站立,在适当时候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 避免关节处于变形位置,保持正确姿势:无论在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姿势。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留意关节的疼痛。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活动方法是否不当。 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安排好工作的程序。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使用手推车,以节省能量。 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并根据病情调整。如关节炎加剧时,应增加休息时间。 三、预防关节变形,增强肌肉力量 一些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为防止关节畸形盲目增加关节运动量,忍痛强迫关节进行过度的活动,而有些人却绝对地卧床休息,这两种方法或者加重了病情或者导致关节肌肉萎缩,因而都是不足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急性发作期以休息为主,加强营养,使肿胀关节处于功能位制动。炎症静止期则应该进行功能锻炼。可作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活动(如仰卧在床上作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曲运动)和理疗,需要提醒您的是每日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当然,这样的功能锻炼还可以溶入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职业技能训练、工艺制作训练等,以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 下面介绍的关节活动操,简单易行,应于起床后和睡前进行,每个动作最少做十次。 颈部运动:放松颈部,头向上下运动;慢慢向左右转动;头向两侧屈,耳朵尽量贴向肩部。 肩部运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运动;双手握在一起放在头后,双肘尽量向后拉。 手腕运动:手腕上下、左右活动。 手指运动:手指分开、并拢,手指屈曲、伸直;拇指与其他手指一个一个地对指。 下肢运动:分别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方法与上类似。 四、注意饮食。以下食谱对预防风湿类风湿有比较好的辅助作用: 辛热食品: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葱、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现代研究证明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及肠道感染。 豆类食品: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等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彻底阐明,所以,迄今缺乏明确的预防措施。祖国医学早就有"治未病"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地说明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和我的多年临床资料,提出几点预防措施: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凉、接触冷水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发、树木花草发芽、长枝、生叶、开花之际,也?quot;百病发"之际。这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我在接诊的病人中,述其因卧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长时凉水浸泡而发病者,不在少数。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另外,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当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4、注意劳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得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过,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6、预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1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风湿和类风湿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
下一篇: 风湿类风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