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反流性食管炎的概述(什么叫反流性食管炎、是些什么症状。)

祝由网 2023-12-11 14:08:59

反流性食管炎的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eal reflux disease,GERD)。其临床表现为:

(一)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制酸剂后多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著。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二)胃、食管反流: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三)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四)出血及贫血: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诊断: 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者,可通过食管腔内pH测定、食管腔内测压,以及胃-食管闪烁显像,以确定有无GER。应用食管滴酸试验,则可确定症状是否由GER所致。必要时可作食管内镜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应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食管癌和食管真菌感染等病相鉴别。

什么叫反流性食管炎、是些什么症状。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与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引起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从而引起食管炎症的病变。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 中医对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反流性食道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情志不畅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胃脘及胁胀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疗采取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5克,乌贼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苏梗、半夏、枳壳各10克,甘草5克。 肝郁化热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性情急躁易怒、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可采用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大黄、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蒌各20克,石决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虚气滞型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食欲减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等。治疗采用健脾理气、温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白术、元胡、生姜各10克,党参、茯苓、苏梗各15克,半夏12克。 气虚血瘀型症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以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为治法,方选启隔散加减:丹参、茯苓、太子参各20克,浙贝母15克,荷叶、蒂各15克,当归、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脾虚胃热型症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欲吐清水、嗳气等。以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治法,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半夏、黄芩、元胡、大枣各10克,干姜、黄连、炙甘草各5克,乌贼骨20克,茯苓15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应尽量保持直立位或躯干直立,还应注意减轻腹压,避免剧烈的活动,不要穿紧身衣和束腰带。睡前少进热茶或饮料,戒烟,平时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对于较严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总之,调情志,适寒温,配合适当的治疗,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建议服用洛赛克,每天晚上临睡前服一片(20毫克),第二天早晨再服用一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坚持服用洛赛克半年,当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好转后,可以减量至每天临睡前服一片。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也可用高舒达代替。另外,从来信中得知您朋友还患有浅表性胃炎,这种病容易治疗,请她不要有心理压力,她的疼痛主要还是由于反流性食道炎造成的。可以服用丽珠得乐等药,症状好转后可以停药,即最多服用2个月的时间。除吃药以外,还要注意不能饱餐,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办法,不能吃大量的、稀的食物,以免把胃撑大,不能吃高脂肪、油炸、刺激性的食物,还应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平卧。减少粗粮的食用,粗粮容易造成胃酸,易反胃,但又需保持大便通畅,因此,可以通过多吃蔬菜来保证大便通畅。反流性食道炎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您朋友才30岁,应该一次性治好,不然以后会复发。

胃食管反流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13个(含子类)。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已知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最为重要。

与反流相关的症状称为反流症状群。典型和常见的反流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或反流(胃灼热系指胸骨后烧灼感,反流系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其他少见或不典型的相关症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如上腹痛、胸痛、暖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等,此外还有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

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和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三种类型,也可称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疾病。非糜烂性反流病系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和食管黏膜破损。糜烂性食管炎系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段黏膜破损。Barrett食管系指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三种疾病形式中, 非糜烂性反流病最为常见,糜烂性食管炎可合并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有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这三种疾病形式之间相互关联和进展的关系需作进一步研究。

反流性食道炎的症状有哪些

  反流性食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食道疾病,那么患上这种疾病会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反流性食道炎的症状,欢迎大家阅读。

  反流性食道炎的症状有哪些   反流性食道炎的症状,反流性食道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

  症状一:反酸

  每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疼痛发生前出现。

  症状二: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道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症状三:出血及贫血

  严重食道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症状四: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

  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该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用酸剂后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而服用酸剂的效果显著。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道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关于胃食管反流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前一阵中央十台报道过的关于胃食管反流的报道,是关于北京二炮总医院的,请帮我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关于医院以及这个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

解析: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也可单独存在。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胸骨后烧灼不适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吞酸”、“吐酸”、“胸痹”、“噎食”、“噎腮”、“吐血”等范畴。其病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饮食不节可直接伤及食管与胃,并可助热化火,化燥伤津,食管失于懦养,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热,湿热蕴结,痰结气阻,食道不利,胃气不降,甚则上逆而发生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 肝胃不和型:证见胸脘、胸脯灼热或灼痛,胺闷反酸,吞噎食格,苔薄、脉弦。

2.痰湿郁阻型:证见胸烷、胸膈灼热或灼痛,脘闷泛恶,肢体困重,心悸头晕,苔腻,脉滑等。

3.胃虚气逆型:证见胸脘、胸脯灼痛不适,吞噎食格,脘痞吐酸,纳呆少食,面色苍白,乏力,舌淡,脉濡弱。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抗酸剂:包括单一的或复方的碱性药物,可任选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8—12周为一疗程。

(1)氢氧化铝凝胶剂:每次服用4—6ml,一日3次,饭前1小时和睡前服用,病情严重时剂量可加倍。

(2)氢氧化铝片剂:使用较少,服法为每次0.6—0.9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复方氢氧化铝: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或胃痛发作时嚼啐后服用。

(4)胶体次枸橼酸钮:每次1包,一日3—4次,化水冲服,饭前半小时和睡前服用。共用药4—8周,一般用药不要超过8周。开始下一个疗程前的2个月内不要服用任何铋剂。

2.抑酸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但治愈后一旦停药,症状可复发。因此长疗程维持治疗十分必要。维持治疗的用药剂量一般采用治疗量的半量,维持地间愈长,复发率愈低。

(1)西咪替丁:成人每次0.2g,一日3次,吃饭时或饭后服用,临睡前再服0.4g,6—12周为一疗程。儿童每日按每千克体重服用20—40mg,分次服用;也可于每日睡前顿服800mg。

(2)法莫替丁:每次20mg,一日2次,饭后或睡前服用。8—12周为一疗程。

(3)奥美拉唑:每日用药20mg,一日1次。

(4)雷尼替丁:每次口服0.15g,早晚各服1次,连服8—12周为一疗程。

3.胃动力药物:

(1)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10—2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2)甲氧氯普铵(胃复安):口服每次5—10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肌肉注射每次10—20mg,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用药量不宜超过0.5mg。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每次5一10mg,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4.胃粘膜保护剂:

硫糖铝:每次1g,一日4次,餐后2—3小时服用,需嚼碎吞服。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肝胃不和型:

(1)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宽胸利膈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3)气滞胃痛片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2.痰湿郁阻型:

(1)清涎快膈丸:每次1.5—3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沉香利气丸:每次2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胃虚气逆型:

(1)香砂养胃丸:每次水丸型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

(2)香砂养胃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3)香砂养胃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口服2次。

烧心

烧心为酸性反流物对食管上皮下感觉神经末梢的化学性 *** 所致。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后,正常情况下,胃内的食物和胃液是不会逆行进入食管的,但在某些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疾病以及手术、药物等作用下,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关闭不严,或胃逆蠕动或者胃酸分泌过多,胃液就会反流进入食管导致烧心。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的温热感或烧灼感,多出现在饭后1~2小时或躺下时,有时会伴随有胃内食物返流到口腔或表现为唾液过多。

另外,身体屈曲、弯腰、咳嗽、用力排便、头低位仰卧或右侧卧位等姿势均可诱发或加重烧心。还可由于进食过量或过快,或摄入茶、酒、咖啡、果汁、阿斯匹林等诱发。慢性消化不良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睡前进食也会使烧心症状加重。因为入睡后食管无活动,清除较慢,无重力作用帮助消除反流物,又缺乏唾液的中和作用,夜间更易出现烧心,如果伴有嗳气和反酸时,有酸味的食物还会反流入口腔,夜间常因烧心惊醒。由于食管为粘膜属复层鳞状上皮,一旦受到酸的侵蚀、消化,通过神经反射就会出现烧心症状。所以说有烧心就意味着有胃向食管的反流,轻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出血,久之也可发生食管狭窄而致吞咽不利。

对于偶尔出现的烧心可选用有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作用的药物预防食管炎的发生。复方药物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三硅酸镁复方制剂等使用起来比较安全。粪便稀软者宜选用有收敛作用的含铝药物如氢氧化铝等,便秘的人则选用含镁的如铝碳酸镁、三硅酸镁等既可以中和胃酸又可导泻。如果中和胃酸的药服用后效果不好,可选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

除了用药物治疗烧心外,应避免精神 *** 还要注意平日的饮食。避免进食过快,进食勿过饱以免使胃内压力升高,晚餐勿过晚,最好在睡前2~3小时内进食,尽量少吃肥腻酸性食物、辛辣 *** 性食物及过冷、过热饮食,不喝含咖啡因成分的饮料,如咖啡、茶叶等。饭后不要马上卧床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另外,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睡眠时上身就会抬高10~15度,可减少食管返流减轻烧心症状,但不能靠垫高枕头来抬高头部,因垫高枕头无法来抬高整个上身。常出现烧心可随身携带一点生花生米,嚼服一把带红皮的生花生米,烧心症状会马上消失。如果经常有严重的烧心或烧心持续存在的话,去医院详细检查及时治疗才是上策而且越早越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3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