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近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儿童与青少年肥胖学术会议资料表明,近十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较以前升高50%以上,儿童肥胖症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还将成为成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结肠癌,前列腺癌症,子宫,卵巢及乳腺癌症等疾病的高危诱因。因此,如何防治儿童肥胖症成为了社会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儿童肥胖症呢?儿童肥胖到什么程度才叫肥胖?有什么方法来衡量肥胖程度吗?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当体重(KG)/身高(M)2大于20,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即为肥胖症(相关数据可通过查相应表格查得)。肥胖程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实例体重-标准体重×100%,在20-30%为轻度肥胖,标准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人体脂肪组织发育分为2个阶段。即胎儿期的脂肪细胞大小发育阶段及出生后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发育阶段。目前认为导致儿童肥胖有3个关键期,即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孕后期为妊娠后期3月,母亲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快,过大。产后期为生后1-2月内,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如米糊,八珍糕,鸡蛋,肉类等,断奶过早。青春期摄食量过大,活动过少等,均易导致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的治疗目的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科学、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去除成年疾病危险因素。在治疗儿童肥胖症时应注意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以控制体重为基本概念,不进行以减轻体重为目标的所谓“减肥”“减重”治疗,禁止使用禁食,饥饿,半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禁止短期,快速“减肥”,“减重”,禁止使用减肥药及减肥食品,禁止使用手术治疗或所谓的物理治疗,如“脂肪运动”“振荡法”等。治疗方案应以运动为基础,结合行为矫正,健康教育,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场地实行综合治疗。运动训练应结合儿童趣味性,可行性,应长期坚持,使运动成为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训练强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短期,高强度训练,运动方式可多种多样,如跳绳,步行,骑童车,慢跑,踢球等。行为矫正应强调家长,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如疏菜,水果,玉米,粗粮及多渣饮食。少吃或不吃含热量高,体积小的食物,如糖,巧克力,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奶油制品等,每天热卡控制在800-1200Kcal之间,但应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供应。
儿童肥胖症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在出生前、出生后关键期做好预防工作,出现肥胖症后,应注意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多了解有关肥胖症的知识,强调儿童、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建立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能为儿童接受的减肥计划,减少或减轻肥胖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一、出生前和婴儿期的预防
出生体重,出生后体重增长和后来的肥胖 人类和动物数据说明子宫内环境与出生后的健康有关,其原因尚不清楚。出生体重与成年初期肥胖之间存在U字形相关关系。由于母亲营养不良、吸烟、胎盘不足而引起低出生体重,或者由于母亲妊娠糖尿病,出生时的巨大儿都与肥胖相关。此外,出生前营养不良对于将来出现的肥胖也显然重要。肥胖及其随后的代谢并发症常常持续进入中年。伴随以迅速的出生后生长的子宫内生长障碍,可能是成年期疾病的主要原因。这很可能是遗传因素结合子宫内的“程序设计”影响的结果。虽然母乳喂养具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完全能够预防将来儿童肥胖。
二、学龄儿童肥胖的预防
促进儿童健康的饮食 预防肥胖的公共健康策略应当从学校开始,并扩展到全社会。学校必须认真检查促进健康饮食的政策和规程,这包括检查自动贩卖机、学校自助餐厅的食物、允许学生携带的食物类型。由学龄前到中学设立促进健康饮食习惯、健康体型和体重管理的营养教育课程。健康进食的时机包括学校餐厅和自动贩卖机提供新鲜水果蔬菜和低脂肪食物。管理机构应当禁止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速食广告,限制针对学龄儿童的广告。
鼓励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缺乏并不限于市中心的人群,而是涉及到了所有社会经济、性别和种族的人群。增加体育活动的第一步是限制坐位,对于儿童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学校和居民区安排所有年龄儿童都乐意接受的运动。与年龄相适宜的运动应当是娱乐性的、非惩罚性的。学校应当要求最低的体育标准,即每周两次30-45分钟剧烈运动。
三、 筛选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并及时提出健康指导
任何儿童单一预防肥胖的策略是否长期有效,都缺乏坚实的证据。初级保健医生应当筛选所有的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BMI表现超重状态的儿童都应当接受体重处理咨询,对于肥胖者,应当检查其是否患有肥胖所带来的相关疾病,如果检测出了问题,应当提交给适当的专家。
四、 贯穿生命周期的预防肥胖的建议
1. 妊娠期(孕妇):
i. 注意保持妊娠期BMI的正常
ii. 不要吸烟
iii. 保证能够耐受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iv. 妊娠糖尿病,要注意控制血糖
2. 产后和婴儿期:
i. 最少三个月的母乳喂养
ii. 推迟固体食物和甜液体的喂养
3. 家庭用餐习惯
i. 和家人在固定地点和时间进餐
ii. 不遗漏进餐,特别是早餐
iii. 进餐时不看电视
iv. 使用小器皿,盛食物的大器皿远离餐桌
v. 避免不必要的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及软饮料
4. 在学校要注意的
i. 取消糖果和甜点
ii. 检查自动售货机销售的食品,保证健康食品。
iii. 安装饮水器
iv. 对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进行基本营养和身体活动益处的教育
v. 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当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教育
vi. 达到最低的体育标准,每周2-3次20-45分钟剧烈运动
vii. 鼓励步行到学校
5. 在社区
i. 增加家庭间的友好运动(适合于所有年龄儿童)
ii. 少乘坐电梯
iii. 购买有益健康的食物
小儿肥胖症是一种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不过为什么小孩子会患上肥胖症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小儿肥胖症的病因有哪些?
1.营养过度
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3.缺乏活动
儿童 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4.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预防小儿肥胖症的 方法 :
第一,家长以及亲友们,都要认识到小儿肥胖病是种疾病,必须进行治疗,不治疗会给小儿带来许多害处。
第二,肥胖病儿的父母、祖父母和亲友们,甚至邻居、学校的老师和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等,都对治疗小儿肥胖病有统一的看法,一致的言行。尤其在对肥胖病儿采取饮食治疗时,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共同协助病儿渡过减肥难关。
第三,家长要做好病儿的思想工作,使病儿能配合治疗,能自觉地控制饮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0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医14妙招教你治腰酸背痛
下一篇: 灵芝的简便常见食用方法